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顶板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来源:化拓教育网


顶板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加强顶板管理,进一步提高顶板管理水平,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办法

公司顶板管理考核领导小组每月对所属矿井各采区进行一次顶板检查,按考核标准逐项打分进行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考评结果报矿务局顶板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考核标准

各采区顶板管理采取百分制进行考评,其中掘进方面40分,回采方面60分,打分标准见后掘进、回采顶板管理评分表。

三、奖罚标准

1.在公司范围内以采区为单位,对每季度评比得分在80分以上单位管理者进行奖励,其标准为:80—90分的奖励1000元;大于90分的奖励2000元;对每季度评比在60(不含)分以下的单位罚款1000元。

2.对公司机关顶板管理工作者及有关部门,视全公司顶板安全管理情况,参照有关办法每季度适当奖励。

3.对不按照文件规定执行、现场安全检查问题不落实的单位,将通报批评或给予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对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和出现重大顶板事故的采区,除按相关规定处罚外,每次加罚1000元。

4.奖励资金由“公司安全奖励基金”列支,罚款全部纳入“公司安全奖励基金”中。

5.年度内出现顶板事故的单位取消评比资格。 四、工作要求

1、公司顶板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在矿务局顶板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织领导全公司顶板管理考核工作。

2、公司各采区及业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兴隆矿务局关于规范日常顶板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顶板管理机制。

3、公司执行顶板管理考核机制,明确职责,落实好公司顶板管理制度及上级对顶板管理的各项安排部署,努力确保本公司顶板管理安全可靠。

4、公司应设置顶板管理专项安全资金,用于对公司、采区、各部室顶板管理相关人员的专项奖罚。

掘进顶板管理质量验收评分表

区 年 月 日 项 目 考 核 内 容 及 标 准 标准分 4 2 2 4 4 3 3 3 3 3 3 3 3 40

实得分 巷 道 11#工字钢2.2m×2.2m,净高×净宽=2.0 m×1.98m 规 格 9#工字钢2.0m×1.8m,净高×净宽=1.7m×1.62m 棚 距 11#工字钢棚距0.8m,9#工字钢棚子0.7m,误差±100mm 控顶距 不大于1.0m 前探梁 超前板 前探梁要用Φ2寸的铁管制做,并用Φ12mm铁链及螺拴进行拴紧并加楔固定,搪好前探板 超前板要用厚不得小于50mm的背板或大板安设,并有效控顶 防倒器 工作面迎头10米范围内使用防倒器 撑 木 4根撑木齐全,每根棚梁打设两根撑木,每根棚腿打设一根撑木,各排撑木必须打设成直线 帮 顶 两帮、顶主板各不少于4块,且均匀分布,插紧背主 板 实,无空帮、空顶 迎退山 迎山角5—7°,偏差±1°,不得退山 柱 窝 深度不小于30mm(岩)、150mm(煤),遇软矸或煤时要穿柱鞋 棚 梁 棚梁接口要严密;棚梁接口处上下离合和前后错位接 口 值小于5mm,放合适垫板 抬棚质巷道交叉口搭设双抬棚,抬棚4根插梁,抬棚帮、顶、量要求 四角插紧、背实,开口紧挨抬棚架设锁口棚子 巷 道 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卫 生 合 计 检查人:

采面顶板管理质量验收评分表

区 年 月 日 项目 考 核 内 容 及 标 准 标准分 4 4 4 8 8 3 3 3 3 4 3 3 10 60 实得分 煤工作面所有巷道支架完整,并不得有折梁断柱 采 面 采支 架 回采范围内所有巷道支架净高不小于1.6米 巷 道 两帮、顶主板各不少于4块,且均匀分布,插背良好,无插 背 空帮、空顶现象 工作面下塘口5米范围内必须采取密集支护,加密方式为:加补为双棚子或棚距不大于500mm的密集支护;下塘口必须用合格木料打设不小于巷宽2/3的封塘木 加 强 工作面上、下塘口及打眼巷口20米范围内必须采取加强支护,加强支护方式为:加补棚子、打点柱、打托梁板 支 护 上山内必须按规定打设隐身柱或打中柱钉隔板 巷道撑木拉条(杆)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要求打设齐全牢固 抬棚质 巷道交叉口搭设双抬棚,抬棚4根插梁,抬棚帮、顶、四量要求 角都必须插紧、背实,开口紧挨抬棚要架设锁口棚子 采煤工作面所有巷道不片帮、不冒顶、顶板不出现明显断顶 板裂下沉 管 理作业人员必须在有支护地点进行作业,有打眼巷,任何人标 准 严禁进塘作业 尾巷长度不得超过6米,并要及时回收、封闭 安 全 出 口 物料码放整齐,退路畅通,无淤泥、积水 生产系统巷道支护必须及时保持维护,不得有主板断裂、巷 修 片冒、支架严重变形情况,巷道净高、宽、断面必须满足管 理 通风运输需要 合 计 检查人员:

长壁采面顶板管理质量验收评分表

区 年 月 日 项目 基础 资料 标准分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2 2 3 2 3 2 2 2 3 10 60 实得分 考 核 内 容 及 标 准 采区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议,定期进行全员安全教育与培训活动,定期组织隐患排查与治理活动,资料健全 工作面执行班评估制度,记录健全 支架无外观缺损,不漏、串液,各控制阀有效,进回液阀无挤压 支架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 支架要排成直线,偏差不得超过±100mm;托梁下的支柱排成直线,偏差不超过±100mm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7度。支架垂直底板,歪斜度小于±5° 顶板平整,托梁过渡平缓,架间间隙≤60mm;液管排列整齐,不超长 工作面采高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范围,活柱伸出量不低于200 mm,最大不超过有效行程的90%。支架侧护板和后挡矸板正常使用 支架统一编号管理,牌号清晰,操纵阀手把有限位装置。各联接部位的销子、螺栓、托梁齐全坚固,无单腿销或铅丝代替U形卡 放顶煤工作面支架最小高度要保证作业规程规定的放煤要求,尾留与支架脚尾部无大块煤矸堆积 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m/m 顶板无台阶下沉,及时移架,端面距≤200mm(大于时已采取措施视为合格) 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工作面支架接顶严实,顶板与顶梁最大间隙不超过100mm 工作面倾角超过15°时,支架要有防倒措施 压力大地段托梁下必须支柱 工作面支柱穿鞋,支柱钻底量不大于100mm 放顶煤时架前不得放煤;放炮时不得超前放顶眼炮。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架后采空区冒落物高度普遍不小于1.5倍采高 工作面端头支架与进回巷支架距离大于0.5米时要有补充支护;其他有效支护形式,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加强支护,距煤壁10米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米范围内打单排柱进行超前加强支护 支柱成直线,偏差±50mm,三用阀方向统一、符合规定 不同类型的单体柱不能混支 超前支护液压支柱初撑力≥90KN 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米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高度不低于1.6米,巷道通畅,无淤泥、积水 各系统巷道及时保持维护,不得有主板断裂、片冒、支架严重变形情况,巷道净高、宽、断面必须满足通风运输需要 工 作 面 支 护 顶 板 管 理 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 巷修 管理 合计 检

查人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