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时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叫珀(pî)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他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3月2日上午11点钟前他家。 康德是3月1日到达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便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朋友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说:“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发现中间已经断裂。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附近还有别得桥吗?”他焦虑地问。
“有,先生。”车夫回答说,“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复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点钟了。
“如果赶那座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农场?” “我想要12点半钟。”
“可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最快能在什么时间到?” “用不了40分钟。”
“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那间破屋要多少钱才肯出售?”
“您会要我简陋的破屋,这是为什么?”农夫大吃一惊。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
是不愿意?” “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然后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屋上拆下几根长木头,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破屋还给您。”
农妇把两个儿子叫来,按时完成了任务。
马车快速地过了桥,在乡间公路上飞奔着,10时50分赶到了农场。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真准时。”
文中红色的内容是阅读、答题的重点
1.康德的计划是什么?
答:康德的计划是到一个叫珀(pî)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 2.上游本来还有桥,可康德为什么不过?
答:因为走那座桥要12点半才能到达,而和老朋友约的时间是11点钟前到, 如果走那座桥的话会迟到。 3康德为了节省时间,花去了200法郎,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值得。因为他准时到达了朋友的家, 诚实守信的品质远比金钱更珍贵!
5.你从本文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我从故事中明白了做人一定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要诚实守信。有一次,我和朋友约定10点去他家,那天虽然下了雨,但我依然准时到达,朋友夸我是个守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