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及血液灌流的应用

来源:化拓教育网
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 1.Vo1.24.No.1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及血液灌流的应用 毛海艳 (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北迁安064400) 摘要:百草枯又称对草快,克芜踪,化学名为1,1一二甲基一4,4一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 畜有较强的毒性,目前缺乏特效解毒剂,以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方法,急性中毒死亡率以及病残率极高,。我们根据百草枯不挥发,易溶 于水、遇泥土便失去活性的特点,决定采用口服泥浆水和血液净化联合治疗的方法。以早期行血液净化(选择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为 主.结合碳酸氢钠水溶液洗胃,泥浆灌洗,导泻及药物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措施,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另外,根据病人 的体型大小选择合适的血流量,做到充分透析和灌流,采取个体化治疗,早期充分,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关键词:百草枯;血液灌流:中毒 1临床表现 摄入除莠剂,可引起舌、口及咽部烧灼感,发生食管炎和胃炎,致 呕吐和腹痛。药物从肾脏排泄可损害肾小管,产生蛋白尿、血尿,血 中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进 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胸部x线表现:最 初呈散在的细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多。迅速进展,病灶融合呈严 重的肺水肿样形态。肺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氧化碳弥散障碍、中等度 气道阻塞和(或)限制性通气异常。心、肝及肾上腺中毒可引起相应的 症状和体征。 2病理说明 百革枯口服后吸收快,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中,排泄缓慢,因此 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病变主要发生于肺,称为百草枯肺(paraquet lung)。除莠剂能产生过氧化物离子(0—2)损害I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 胞,引起肿胀、变性和坏死,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基本病变 为增殖性细支气管炎和肺泡炎。肺的形态学变化取决于摄人后生存 期的长短。在1周内死亡者,示肺充血、水肿,肺脏重量增加,类似于 氧中毒。生存期超过1周者,肺泡渗出物(含脱落的肺泡上皮碎屑、巨 噬细胞、红细胞及透明膜)机化、单核细胞浸润、出血和间质成纤维细 胞增生、肺泡间质增厚,其结果发生广泛的纤维化,形成蜂窝状肺及 细支气管扩张。百草枯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坏死,肝中央小叶细胞损 害、坏死、心肌炎、肺动脉中层增厚,肾上腺皮质坏死等。 3辅助检查 x线片、CT可见肺水肿、间质性肺炎、胸膜炎、间质肺纤维化、心 影扩大或显示心包积液。血分析见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下降,ECG 见心肌缺氧损伤或坏死等表现。血气分析见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 毒或呼吸性酸中毒,毒物分析可见不同程度百草枯成分。 4处理与治疗 本品尚无特效解毒药,原则上仍以阻止吸收,加速排泄,对已受 损器官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恢复功能为主。 4.1百草枯中毒的解救方法①百草枯,又名克无踪,是一类有机杂 环类农药,是世界七应用较早的除草剂。因其毒性大,目前国外已很 少应用,国内仍在广泛应用。其产品为20%一50%的水溶液,可经皮 肤、呼吸道、消化道进人体内。人类主经经口服吸收中毒,致死量为 10~5毫升。一般中毒后5天左右,即可出现口腔和食道溃疡。中毒后 5 ̄8天,可出现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或呼吸衰竭。口服30mg/kg 以上,可在48小时出现肺水肿及略血等呼吸道症状。肺纤维化所致 呼吸循环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很高,约在90%以上。 尽早充分洗胃,加速排泄。,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眼部污 染者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5min。清洗口腔可用多贝尔氏液或洗 收稿日期:2010—11—08 瓣 必泰漱口液。②口服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保护胃黏膜,可用活 性炭30~5og,硫酸镁15g稀释后胃管灌入。导泻可用番泻叶1O一15g 用200ml水冲泡口服,其同时有止血作用。 目前尚无百草枯中毒的有效解毒剂。鉴于百草枯在胃肠道的吸 收率仅为5%~15%,且在酸陛及中性环境中稳定,可在碱性溶液中水 解。所以,抢救时应尽早使用碱性液体充分洗胃,如应用活性炭加柠 檬酸洗胃。为了加速排泄,可用硫酸镁、甘酸醇、大黄等。 4.2尽早应用保肺药物。百草枯中毒机理主要是在肺内产生氧自由 基,破坏肺细胞,导致肺纤维化和呼吸衰竭。因此,应尽早使用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及百草枯单克隆抗体、大剂量维生素C和E,以防 止氧自由基形成过多过快,减轻其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 4_3尽早使用呼吸机。以增加气体交换,改善氧合功能,提高氧分压, 减轻肺损伤。 4.4尽早进行血液灌流。有经验证明,未灌流患者生存时问超过48小 时者均出现了肺、肝、胃的严重损害,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2001年~2010年4月救治2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现就其临床表 现及救治情况做一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5病例与方法 病例:25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误服百草枯史。其中男10例,年 龄20~53岁,平均36岁;女15例,年龄22—58岁,平均35.3岁。服 百草枯量5~500 ml不等。所有患者均在当地及时进行了洗胃,其中 7例于24小时内入院,18例在62小时后出现了多脏器损伤后由外 院转入。中毒患者中仅1例既往有脑血栓病史,其余既往均体健。 治疗方法:患者分为2组,即血液灌流加一般治疗组(灌流组)及 单纯一般治疗组(未灌流组)。一般治疗包括补液,导泻清除毒物,激 素抑制肺脏纤维化,大量维生素c、E对抗氧自由基以及对症支持治 疗。灌流器为Gambro adsorba,吸附剂为活性炭,灌流器与血液透析 装置串联。灌流组中15例均在24小时内行血液灌流,其中1例在 48小时内行2次灌流治疗。未灌流组l0例,因经济困难或因入院时 间晚而错过了灌流机会,其中2例在病程后期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 黄疽而间断行血液透析治疗。 疗效评定: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x线胸片、血氧饱和度正常,血 液生化指标正常。好转为I临床有轻度呼吸道症状,x线胸片有肺间质 改变,血氧饱和度尚在正常范围,其它生化指标正常。 6结果 血液灌流组15例中1例因口服量极大(约500 rn1),在灌流过程 中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余14例中5例痊愈,9例好转出 院,住院8~13日,平均lO.2日。好转患者中l例在出院2周时随诊1 次,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有所加重,以后未再随诊,其余患者未随诊。 未灌流组10例中1例口服量5 m1的患者痊愈出院,其余9例均在 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 2011.Vo1.24.No.1 距服毒9小时至16日内死亡。1例口服量50 rnl者在24小时内死 亡,表现呼吸、循环衰竭;l例口服量3O m1者在48小时内死亡,表 现血氧饱和度进行性降低致呼吸衰竭;另外7例人院时问在服毒后 65小时至13日,口服量30~100 ml,均在服毒48小时后出现了多 脏器损伤,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咯血,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x 线胸片表现两肺弥漫性间质改变;少尿、蛋白尿、血尿以及急性肾功 15%,尽早洗胃及应用吸附剂等可减少毒物的吸收。百草枯人血后 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毒性作用较晚,如能迅速使百草枯排出,可最大限 度避免组织损伤∞。血液灌流在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中是惟一有效的 治疗措施,它能清除吸收人血的大部分毒物,避免了进一步的组织损 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早期充分的血液灌流也可预 防肝、肾等脏器损伤。 能衰竭(血肌酐673.2 ̄992.0p ̄mol/L,尿素氮23.2~71.2 mmol/L);轻至 重度黄疸,胆红素及转氨酶明显升高,其中1例出现胆酶分离提示 肝坏死。5例患者白细胞均升高,口腔烧灼严重,不能进食,最后均 我们的诊治体会是:①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 高,必须争分夺秒及早诊治,有条件者及早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血液 灌流对毒物清除率为血液透析的5~7倍。②及早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存活时间4~17日。将2组结局对比,痊愈数 及免疫抑制剂阻止肺纤维化发生,对已出现肺损伤者则明显无效。 (包括好转数):死亡数,灌流组为14:1,未灌流组为1:9,存在明显差 ③早期应避免高浓度氧气吸入,因高浓度氧气可增加活性氧形成,加 异。l4例患者中还有3例出现血糖升高,血糖值7.3~9.6 mmol/L,既 重肺组织损害,仅在氧分压低于40mmHg或出现急性呼吸综合征时 往均无糖尿病病史。 才用≥21%氧浓度吸人或用呼气末正压呼吸给氧。④百草枯中毒后 7讨论 排泄慢,毒性持续时间长,我们所收治的两例分别于服药后第七天、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敌草快,属吡啶类除草剂,目前认为其作用 第l4天才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因此住院观察治疗时间要长,以免延 的靶器官主要是肺脏,作用机制为进人体内的百草枯被肺细胞摄取 误救治。⑤百草枯中毒易发生多脏器受累,故应及早保护心、肝、。肾、 后在肺内产生氧自由基,造成细胞膜脂质氧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引 肺等重要脏器,以降低死亡率。 起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进而导致肺内出血、肺水肿、透明膜变性或 参考文献: 纤维细胞增生lll。肺纤维化多在中毒后5-9日内发生,2~3周达高峰 [1]张百田.农药中毒手册[M].北京:中国医学出版社,1998:229~230. [21。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均证明肺脏是主要的靶器官。未灌流患者生存 [2]张少泉,李杰.急救医学与急救技术学[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 时间超过48小时后则出现了多脏器损伤,主要表现在肺、肝、肾,最 1994:192. 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作用机制可能亦与氧自由基有关,只因 [3]刘元生,尹继明等.百草枯中毒与多脏器功能衰竭[J].广东医学,1995;16 肝、肾的代偿功能强而症状出现较肺部稍晚。 (7):467~468. 由于百草枯的血浆致死浓度甚低,目前尚无特异性解毒药,给临 编辑/雅兰 床抢救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百草枯胃肠吸收率不高,只有5%~ 当归种子萌发的研究 汪 军 (渭源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渭源748201) 摘要:为探讨甘肃当地药材——当归种子萌发时的影响因素.用不同的酸、多种有机溶剂、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温度的蒸馏水处理当归.观 察它们对当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当归种子萌发情况。经研究可知,当归属胚后熟体眠低温型种子。 关键词:道地药材;当归;种子萌发;胚后熟体眠 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肃道地药 的溶液,然后用蒸馏水浸24h后做发芽实验。对照蒸馏水浸种至相同 材——岷归因产岷山山区而得名。当归质量上乘,有补血、活血、调 时间。B组:用0.5mol/L盐酸分别依次处理种子10min、20min、 经、润燥、滑肠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虚或血瘀 30min、40min、50min、60rain和70min,然后弃去硫酸(盐酸),迅速用 经闭,经痛崩漏,跌打损伤,阴疽肿痛,风温痹痛,血虚便秘等证。现 蒸馏水冲洗数次,再用蒸馏水浸24h后发芽实验,对照组用蒸馏水浸 代研究表明,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 种至相同时间。C组:分别用30。C、40。C、50。C、60。C和70C。的蒸馏 作用,并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随着药材使 水浸泡种子2h,自然降至室温(14~20。C)后倒去水,再用蒸馏水浸 用量的日益增加,大力发展人工栽培成为当归培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24h后作发芽实验,对照用蒸馏水浸种至相同时间。D组:用蒸馏水 本文对甘肃道地药材——当归人工栽培中种子的萌发进行了初步研 浸种24h后,分别放人4 ̄C、15。C、25。C的恒温箱中,变温(15~25。C) 究,为当归人工种植树中种子萌发所需适宜条件提供参考。 处理的为每天16h置15。C温箱中培养,8h置25。c温箱中培养。对 1材料与方法 照用蒸馏水浸种至相同时间。用不同浓度赤霉素500ppm、300ppm、 1.1材料实验用于当归种子由甘肃岷县县政府科技副县长姜德民 200ppm、100ppm、20ppm和10ppm浸泡种子24h,然后倒去溶液,用 提供,经原甘肃中医学院中药系中药鉴定教研室高岭副教授鉴定。 蒸馏水冲洗数次,再用蒸馏水浸24h后做发芽实验。对照用蒸馏水浸 种子千粒重1.67g。 种至相同时间。 1.2方法 1.2.2以上各实验组处理用种子各100粒,播于放有滤纸的培养皿 1.2.1种子处理A组:用无水乙醇、100%丙酮、二甲苯和5%双氧水 中,除D组外其余均置于(25+1)。C的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种子 分别浸泡当归种子24h后,倒去有机溶剂并清洗干净种子表面附着 萌发的情况,6天后统计发芽情况,计算发芽势,1 1天后统计发芽率。 2结果 收稿日期:2010—1l一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