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融合探究
实践活动课的融合探究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 梁 敏
信息技术本身呈现出极高的模拟性,拥有海量的素
材资源,也具有形象明了的展示效果,能将声音、图片、字符、影像等载体形式所蕴含的艺术美清晰地传递给学生,呈现出别样的感召力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及时深入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搜寻、伴随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获取信息
各式各样的信息设备成为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网上搜寻有用信息的观念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网络信息搜寻的技巧和策略,以获得海量信息资料,为问题的处理提供有力保障。要想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便要勇敢地脱离学科束缚,整合应用多元学科知识,不断促进实践活动的完善。比如在“设计春游计划”这一实践活动中,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先自主设计一个大致的春游计划,接着通过网络搜寻春游计划的标准模板,仔细观察计划架构、构成要素等,以此优化改进自己的春游计划。在详细问题的设置上,如春游路线,可以利用各种地图软件查询各个景点的方位、交通点等,然后再拟定细致的路线方案;在门票价格估算方面,可以借助网络搜寻各个景点的门票价格、近期有没有折扣活动等,联系搜寻到的讯息,拟定最佳的购票策略;在车票估算方面,也可以先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多做比较,挑选最便捷、便宜的出行方式。如此,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寻能力,也强化了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软件记录分析数据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信息类软件、工具的操作,比如Excel、统计表等,利用这些软件将实践活动中搜寻到的各类信息一一整理好,能为后续信息分析、结论总结做好铺垫。比如在开展“本班男女学生身高状况”这一数学实践活动时,笔者便同学生一起通过Excel整理班里各个学生详细的身高数据,依年龄、性别归好类,再用Excel表格中的计算平均值功能得出班里男女同学的身高平均值,以此探讨本班男女学生的身高状况。如此,将信息手段融入具体的数学实践中,学生通过电脑软件来整理实践活动中搜寻到的各项信息,并以此为参考分析探讨,既锻炼了实践能力,也强化了信息技术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实践活动成果和结论
结论展示和成果报告是数学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有了
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可以全面发扬自身长处,找到最恰当、效果最佳的呈现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图像、影音来呈现独具创新力的实践历程,色彩鲜明、新奇直观,可以将活动成果以各种图表的形式制作成课件,然后精确展示,凸显一丝不苟的求真探索精神。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数学实践课上成果展示的重要辅助工具。此外,信息技术本身呈现出资源充足、类型多元、明晰直观等特征,巧妙运用这几点特征,能够绘声绘色地呈现问题处理的结论,尤其是一些结论很难以语言的形式清晰地描述出来,此时便需借助图画、影像才能更细致地呈现。比如在学完比例的相关内容后,有“怎样拍照画面更好看、更有艺术价值”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笔者让学生用手机、相机等信息设备拍摄照片,然后用投影仪一一展示学生的照片。经观察得知:当呈现对象位于整个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时最好看,当要呈现的物体放大图像比例时更有艺术价值。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评价的人性化
实践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同样至为关键,要把不同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一一明确全面地呈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评价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可以以网上评价的形式来确保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人性化,设置评价栏目表,包含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板块,评价内容囊括兴趣高低、自主性、资料收集情况、成果等多个方面,由不同的评价主体分别填写,也可以匿名提出建议。为保证个人隐私,学生只可以看到自己给出的评价。最后用电脑汇总出不同学生得到的评价状况,打印“数学实践活动评价表”发放给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辅助评价,不但能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也能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缺点,为下次实践活动做准备。
五、结语
小学阶段是重要的思想启蒙期,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养
成优良习惯、增强综合素质,无疑会造福学生的一生。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持之以恒地探索,强化自身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努力革新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实践的方式,为实践活动课堂添加更多活力因子,真正激发学生探究、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实践活动。参考文献[1]刘悦红: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融合探究[J].辽宁教育,2019(05).
[2]金志龙.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池州师专学院,2016(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