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汉语考前模拟卷 (1)

古代汉语考前模拟卷 (1)

来源:化拓教育网


古代汉语-考前模拟卷-001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1分) A:女 虎 止 人 B:甘 車 又 上 C:莫 牛 犬 亦 D:石 魚 及 末

2、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1分) A:向 舂 高 B:大 止 匍 C:匪 星 上 D:刃 本 末

3、下列各组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1分) A:簧 錢 刎 B:項 寘 水 C:發 信 伐 D:彬 箸 解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 )(1分)A: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门問而闚(窺)。 B:王速出兵,反其旄(耄)倪,止其重器。 C: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殁)。 D: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1分) A: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B:萬物作焉而不辭。(告别)

C: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责备) D:懷其寳而迷其邦,可謂仁乎?(迷态)

1

6、下列句中加着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1分) A:伯樂喟然太息日:“一至于此乎!” B: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 C: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 D: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7、下列各组字,原来是异体字关系,后来记词职能有了分工的一组是( )(1分) A:岳一嶽 B:村一邨 C:訝一迓 D:炮一砲

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复合词的一句是( )(1分) 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焉?

C: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下列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是( )(1分) A:購: 古义: 悬赏征求 今义: 购买 B:臭: 古义: 气味 今义: 难闻的气味

C:菜: 古义: 蔬菜 今义: 蔬菜及经过烹饪的肉、蛋、鱼等 D:售: 古义: 卖出去 今义: 卖

1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1分) A:后稷教民稼穡,樹蓺五穀。

B: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C: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D: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11、下列对“敬”和“恭”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程度深浅不同:“敬”表示一般的尊重;“恭”表示高度的尊重。 2

B:语法功能不同:“敬”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恭”只能做谓语。 C:范围广狭不同:“敬”只能用于下对上;“恭”没有这种。 D:侧重的方面不同:“敬”侧重于内心;“恭”側重于外貌。

1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 )(1分) A:言語相結,天下為一。

B:舆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D: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

13、“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句中,动词“從”和宾语“百餘騎”的语义关系是( )(1分) A:受动关系 B:使动关系 C:为动关系

D: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处所

14、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一句是( )(1分) A: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B: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C: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D: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

15、下列句中数词表示分数的是( )(1分) A: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B:臣聞之: 利不百,不變法; 功不十,不易器。 C: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1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易”表示“轻视”义的一句是( )(1分) A:逢丑父與公易位.

B: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 C: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3

D: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17、下列句子“責”用本义的一句是( )(1分) 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1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1分) A:求,無乃爾是過與?

B: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C: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D: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19、下列句子,含有主谓倒装的一句是( )(1分) A:沛在? B:賢哉,回也!

C: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D:夫晉何厭之有?

20、下列有关“集解类”的说法,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1分) A:“集解类”的代表作是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 B:集解类”的最大特点是维护前人注释的观点。

C:“集解类”是指汇集各家注解,再加上自己注解的一种古注类型。 D:“集解类”的重点是对前人注释的补充和订正。

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

21、不達農时,毅不可腾食也。________,魚鳖不可勝食也。(1分)

22、夫如是,故還人不服,________;既来之,則安之。(1分)

23、雖有至道,________。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1分) 4

24、子罕曰:“________,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1分)

25、鲲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________。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1分)

26、是故________;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分)

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

27、解释划线词的词义。子適衛,冉有僕。適:(1分)

28、解释划线字的意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1分)

29、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控:(1分)

30、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萬端俱起,不可勝理。勝:(1分)

3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悖:(1分)

32、说明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以:(1分)

33、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積貨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滋:(1分)

34、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耶? 耶:(1分)

35、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彌子矯駕君車以出。以:(1分)

36、说明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

5

爾。爾:(1分)

37、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说明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并据以归纳引申义与本义联系的类型。(6分) (1)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2)A.晉獻公欲假道於虞以伐虢,

B.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并据以归纳名词活用的类型。(6分) (1) 驢不勝怒,蹄之。

(2)下義其罪,上賞其姦,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3)筑室百堵,西南其戶。

(4)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 (5)孟嘗君客我。

(6)故君人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

39、根据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於”,归纳介词“於”的主要用法,并将例子归到各类用法的后面。(8分)

(1)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於真子。 (2)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3) 苛政猛於虎也。 (4)趙氏求救於齊。 (5)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6) 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7)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8)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40、请先将下面的文言文抄在答题卡上,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短文。(12分) 楊 朱 見 梁 王 言 治 天 下 如 運 諸 掌 梁 王 曰 先 生 有 一 妻 一 妾而 不 能 治 三 畝 之 園 而 不 能 芸 而 言 治 天 下 如 運 諸 掌 何 也 對 曰 君 見 其 牧 羊 者 乎 百 羊 而 群 使 五 尺 童 子 荷 箠 而 隨 之 欲 東 而 東 欲 西 而 西 使 堯 牽 一 羊 舜 荷 箠 而 隨 之 則 不 能 前 6

矣 且 臣 聞 之 吞 舟 之 魚 不 游 枝 流 鴻 鵠 高 飛 不 集 污 池 何 則 其 極 遠 也 黄 鐘 大 呂 不 可 從 煩 奏 之 舞 何 則 其 音 疏 也 將 治 大 者 不 治 細 成 大 功 者 不 成 小 此 之 謂 矣

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

41、把下段文章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也。”太后日:“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師公日:“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宫。没死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爲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

(1)太后盛氣而胥之。(2分)

(2)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2分)

(3)日食飲得無衰乎(2分)

(4)太后之色少解(2分)

(5)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2分)

(6)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2分)

42、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20分)

陳軫者,游說之士。與張儀俱事秦惠王,皆貴重,爭寵。張儀惡陳軫於秦王曰:“軫重幣輕使秦楚之間,將爲國交也。今楚不加善於秦而善軫者,軫自爲厚而爲王薄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聽乎?”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軫曰:“然。”王曰:“儀之言果信矣。”軫曰:“非獨儀知

7

之也,行道之士盡知之矣。昔子胥忠於其君而天下爭以爲臣,曾參孝於其親而天下願以爲子。故賣僕妾不出問巷而售者,良僕妾也; 出婦嫁於鄉曲者,良婦也。今軫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軫爲忠乎? 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王以其言爲然,遂善待之。居秦期年,秦惠王終相張儀,而陳軫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陳軫使於秦。過梁,欲見犀首。犀首谢,弗見。軫曰:“吾爲事來,公不見軫,軫將行,不得待異日。”犀首見之。陳軫曰:“公何好飲也?”犀首曰:“無事也。”曰:“吾請令公饜事,可乎?”曰:“奈何?”曰:“田需約諸侯從親,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謂於王曰:“臣與燕、趙之王有故,數使人來,曰:無事何不相見? 願謁行於王。”王雖許公,公請毋多車,以事三十乘,可陳之於庭,明言之燕、趙。”燕、趙客聞之,馳車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聞之大怒,曰:“田需與寡入約,而犀首之燕、趙,是欺我也。”怒而不聽其事。齊聞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國相事皆斷於犀首。軫遂至秦。

(1)解释文中词的意义。 惡 (1分)

(2)解释文中词的意义。 幣(1分)

(3)解释文中词的意义。 胡(1分)

(4)解释文中词的意义。 相(1分)

(5)解释文中词的意义。 謝(1分)

(6)解释文中词的意义。 是(1分)

(7)请将“故賣僕妾不出問巷而售者,良僕妾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句中“賣”和“售”为同义词,试辨析其词义的差异。(4分) 8

(8)“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一句中包含两种特殊句式,请指出并加以分析说明。(4分)

(9)文中哪句话是张仪所说的楚国不善待秦国而善待陈轸的原因?请找出这句话,并将其译成现代汉语。(3分)

(10)“三國相事皆斷於犀首”,这样的结果是陈轸一手策划的,文中哪句话表明陈轸将要策划这样的事? 请找出这句话,并将其译成现代汉语。(3分)

9

古代汉语-考前模拟卷答案-001

总分: 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考点】象形 答案:A

解析: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轮廓来构拟字形的造字方法。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A项“女、虎、止、人”都是象形字。B项甘和上是指事字,车和又是象形字;C项莫是会意字,牛和犬是象形字,亦是指事字;D项石和鱼是象形字,及是会意字,末是指事字。

2、【考点】指事 答案:D

解析: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A选项“向”和“高”是象形字,“舂”是会意字;B选项“大”和“止”是象形字,“匍”是形声字;C选项“匪”和“星”是形声字,“上”是指事字;D选项“刃”“本”“末”都是指事字。

3、【考点】形声字的定义 答案:A

解析: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所谓“以事为名”,即根据事类(指意义)而造或选取一个字作为义符,再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标声,即取譬相成,构成新字。A项“簧”从竹,黄声,是形声字;“钱”从金,戔声,是形声字;“刎”从刀,勿声,是形声字。故本题答案为A。

4、【考点】假借 答案:B

解析: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王速出兵,反其旄倪,止其重器。旄,“耄”的借字,八十、九十岁的老人称耄。

10

5、【考点】哀公问社 答案:C

解析:A项“凶”是荒年、收成不好。B项“辞”是拒绝。D项“迷”动词的使动用法,指的是“听任”的意思。

6、【考点】通假字的定义 答案:C

解析:C项的“信”是“诚信”义的本字,而《孟子》这句话的“信”和'“屈”相对,是“伸展”的意思,这里的“信”是借字,本义应该是“伸”。

7、【考点】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C

解析:C项“訝”和“迓”本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迎接”。后来这两个字职能产生分化,“迓”记录“迎接”义,“訝”记录“诧异”义。

8、【考点】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B

解析:从单音词的临时组合到凝固成一个复合词,常常伴随着意义的变化。也就是说,复合词的意义不再像短语一样,是两个单音词的简单相加,而是另外有了专指义。社稷本指土地神与谷神。后来由于“社”“稷”是国家的重要标志,因而“社稷”结合起来,表示“国家”的意思。故“社稷”是复合词。

9、【考点】广度宽窄的差异 答案:B

解析:广度宽窄的差异。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如:子、臭、亲戚等。先秦“臭”在表示“气味”时,泛指一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后来范围变窄,专指秽气。

10、【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答案:A

解析:A项中,“蓺”是“种植”的意思,用的是其本义。B项中,“過”的本义是“经过”,句中是“过错”的意思;C项中,“少”的本义是“数量小、不多”,句中是副词,意思是

11

“稍微、略微”;D项中,“入”的本义是“由外而內”,与“出”相对,句中是“采纳、接受”的意思。

11、【考点】理性意义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恭、敬都有恭谨有礼、不怠慢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恭”側重于外貌,“敬”侧重于内心。

12、【考点】北冥有鱼 答案:C

解析:夭閼:双声连绵词,阻隔,阻挡。

13、【考点】使动关系 答案:B

解析:“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和“百余骑”构成使动关系,表示“使百余骑从”,“从”是使动用法。

14、【考点】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 答案:A

解析:A项句子的意思是等到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很多人就借着胜利的威势,像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这里名词“奴虜”是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奴隶一样,表示对人态度,

15、【考点】分数与倍数 答案:A

解析:古代汉语分数最完整的表示法是“分母+分+名词+之+分子”。除此之外,主要是省略“分”“名词”或“之”的一些简略表示法,省作为“分母+名词+(之)”“分母+之一(或之二)”“分母+分+之一(或之二)”“分母+分+分子”等形式。“大都不过参国之一”,这里“参国之一”指的是国都的三分之一。

16、【考点】上古之世 答案:B 12

解析: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易:轻视

17、【考点】冯谖客孟尝君 答案:B

解析:“責”的本义是债款。这里只有B项用的是本义。“責畢收,以何市而反?”的意思是“债款都收回来,用收回的债款买什么东西回来?”

18、【考点】召公谏厉王弭谤 答案:D

解析:D项“壅”从土,雍声,本义是就是堵塞,这里用的是其本义。

19、【考点】主谓倒装句 答案:B

解析:B项是表示感叹的主谓倒装句,一般顺序是“回也,贤哉!”。

20、【考点】古注的类别 答案:C

解析:集解类:是指汇集各家注解合成一书,或者说把各家的注解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这样一种古注类型,又称“集注”。代表是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 21、【考点】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数罟不入洿池

解析:不達農时,毅不可腾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魚鳖不可勝食也。

22、【考点】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則修文德以來之

解析:夫如是,故還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来之,則安之。

23、【考点】虽有佳肴 答案:弗学,不知其善也

解析:雖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13

24、【考点】宋人献玉

答案: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

解析:子罕曰:“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选自《宋人献玉》)

25、【考点】北冥有鱼 答案:化而爲鳥,其名爲鹏

解析:鲲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鹏。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26、【考点】上兵伐谋 答案: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解析: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 27、【考点】子适卫 答案:適:到……去

28、【考点】博学 答案:篤:专一。

29、【考点】北冥有鱼 答案:控:落下,掉下

30、【考点】苏秦以连横说秦 答案:勝:尽、全部

31、【考点】荆人欲袭宋 答案:悖:逆,违背事理。

32、【考点】依据,可译为“用”“拿”“凭”“根据” 答案: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 14

33、【主考点】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加”“滋”等 【副考点】斗且廷见令尹子常 答案:滋:副词,更加

34、【考点】反问句的句尾语气词 答案: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35、【考点】状态等

答案: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36、【考点】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爾: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耳”,可译作“罢了”。

37、【主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副考点1】因果关系 【副考点2】相似关系

答案:(1)信A: 言语真实,本义;B:相信,引申义。联系类型:因果关系。(2)道A:道路,本义;B:道理、规律,引申义。联系类型: 相似关系。

38、【主考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副考点1】名词的使动用法 【副考点2】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类型1:名词用为一般动词。如(1)“蹄”,(6)“君”。 类型2:名词的使动动法。如(3)“西南”(4)“宦”。 类型3:名词的意动用法。如(2)“义”,(5)“客”。

39、【主考点】处所或涉及的范围,可译为“在”“从”“向”“到”“在……方面”

【副考点1】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

【副考点2】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

答案:1、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时间等。如(2)(5);2、用在被动句中; 引

15

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1)(7);3、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如(4)(8);4、引进比较的对象。如(3)(6)。

40、【考点】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

答案: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畝之園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運諸掌,何也?”對曰:“君見其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隨之,欲東而東,欲西而西。使堯牽一羊,舜荷箠而隨之,則不能前矣。且臣聞之: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何則?其極遠也。黄鐘大吕,不可從煩奏之舞,何則?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謂矣。”

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 41、(1)【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触龙。

(2)【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我的脚有毛病,确实不能快跑。

(3)【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每天的饮食该不会減少吧?

(4)【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太后的脸色略微和緩了一些。

(5)【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我的儿子舒祺,最小,不成材。

(6)【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您错了,比不上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42、(1)【主考点】动词 【副考点】名词

答案:惡:诋毁;说坏话 16

(2)【考点】动词 答案:幣:礼物;礼品

(3)【考点】动词 答案:胡:何; 为什么

(4)【考点】名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相:让……做相国

(5)【考点】动词 答案:謝:推辞;辞谢

(6)【考点】代词 答案:是: 这(是)

(7)【主考点】理性意义的差异 【副考点】词义特点的差异

答案:(1)译文: 所以说,如果卖仆妾不用走出街巷就能卖出去,(一定) 是好的仆妾。 (2) 辨析: 句中的“賣”和“售”是同义词,其中“賣”是指卖的动作行为本身,而“售”则强调卖的结果,即卖出去。

(8)【主考点】用助动词“见”位于动词前的被动句式,“见……於……”式 【副考点】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前 答案:(1)“忠且見棄”是被动句;其中“见”是助动词,放在动词之前表示被动。

(2)“軫不之楚何歸乎”是宾语前置句; 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在疑問句中充当动词“歸”的宾语,所以前置。

(9)【主考点】动词 【副考点】名词

答案:原文: 軫自爲厚而爲王薄也。

译文: 陈轸为自己做的多,而为君王做的少。

17

(10)【主考点】动词 【副考点】名词

答案:原文: 吾請令公饜事,可乎? 译文:请允许我让您有很多事做,可以吗?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