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第32卷第19期总第257期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杨雪霞,伦冠民,王
妞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高校的教学管理应该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把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去,促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得到优化。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路径[[[2096-711X(2019)19-0018-03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2096-711X.2019.19.009[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推广并达到普及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产生并快速发展,第一个的水平,
“大数据”提出时代到来的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
:“数据,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公司称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业和业务职能领域,
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
”到来。现在在各个领域都有大数据技术融入的痕迹。而高校
也是信息数据的应用及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开发的重要场所之一,在高校的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中都应该深入的贯彻大数据技术的理念。使高校的管理活动和教学活
以提升管理活动动从以往的传统方式逐渐过渡到信息化方式,《“十三五”和教学活动的水平。同时2016年发布了国
文件,同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家信息化规划》
五”规划》文件,都提出了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要求。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搜集来的大数据资源,细致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挖掘分析数据之间所蕴含的潜在价值的目的,为领导做出科学决策提供辅助,为教师搞好教学活动
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策略,为培养中国高素质提供资源,
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一、大数据概述
(一)大数据的概念。目前,针对大数据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维基百科中关于大数据的定义为: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的软件工具来获取、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
《大数据:创新、容忍时间的数据集。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在
:“大数据”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一文中指出即人、机、
物三者通过网络互通进行高度融合,以超出传统数据软件的捕捉、存储、管理与分析的数据集合形式实现数据规模和模式的超
。“大数据”规模的再生成并不是单纯描述数量巨大的概念,也
多元化,数据处理的大容量和高效意味着数据来源的多样化、
“大数据”(Big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化。对于
。“大数据”义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从以上论述可知,大数据是针对传统数据提出的一个概它对数据量的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念,
搜集和处理能力。
(二)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的特征一般都是在同传统数据的对比中得出的优势所在:
1.数据量“大”。用于传统数据的单位一般是KB,MB,而
TB甚至PB数量级的单位,可见,大数据在数大数据使用GB、
传输据量方面是特别海量的。原因是二者在数据的获取方式、
方式及存储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大数据相对于传统数据来说,在量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数据类型“复杂”。传统数据更注重对数据对象的描述,即通常只记录一个结果,而大型数据则倾向于记录数据处理过程,更加看重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数据的变化和微观的透析。大数据不仅要对对象进行描述,还增加了许度,如时间和地点,这些数据记录了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所以大数据的类型表现就更加复杂。
3.数据价值“无限”。传统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上。它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反馈,使人们能够通过数据来理
大数据全面地记录了这一现象的过程。通解数据。另一方面,
过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了解对象,而且可以分析对象,掌握对象的运行规律,挖掘对象的内部结构和特征。甚至可以理解对象本身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获得自己想获得的数据信息,所以,大数据体现的价值是无限的。
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广泛的数据集合,不同的决策者希望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数据信息。当然,我们在利用大数据时,不能只注重大数据在量上的大,更要注重从大量的数据中寻找到可以为我们所利用的那些传统数据不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就如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和他的弟子开普勒之间的故事一样,第谷毕其一生心血,观察行星运动的积累下大量的数据,就好像是我们今天掌握的大数据的量,如果只是大量数据的堆积,并不能对我们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有像开普勒一样运用自
通过计算、分析从这大量的数据中探索出行星己出众的智慧,
的运行规律,那么这些大数据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学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然而,就目前来说,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
(一)传统教学模式简单划一。在我国,各个高校的教学模
形式是枯燥乏味、简单划一,教师在式仍在使用着传统的方式,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着灌输式的教学,口若悬河似的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
授课过程中很少有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有也是提问问识,
题式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减失,
收稿日期:2019-5-24
“大数据应用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影响及优化路径”(项目编号: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
201803120159)。
作者简介:杨雪霞(1977—),女,河北元氏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18
第32卷第19期总第257期
2019年10月(上)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OpenVocationalCollege
Vol.32.No.19(Gen.No.257)
Oct.(firsthalf)2019
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高校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课堂内容逐渐丰富多彩。
(二)大数据技术分析专业教师缺失。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是一项新兴技术,在高校中,有针对性地把教学对象大学生们庞杂的信息大数据进行分析,这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高校教师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指导对于大学生的教学工作,比如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大学生的借阅记录了解学生喜好,通过聊天数据的整理了解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些都能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然而要完成对于教学专业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挖掘,就需要拥有大数据技术应用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教师人才队伍,然而在各高校中,相关这样的专门人才相对较少,懂大数据技术的不懂学科专业知识,而精通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又不大懂大数据技术知识,更何况在高校中懂大数据技术的专门人才又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高校教师不能结合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学科数据分析,无法得出最切合实际的结论以供高校教师需要。
(三)对大学生的差异化培养不够。虽然我国的教育提倡
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
但是从总体来看,仍然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经研究发现缺乏创新意识,而我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创新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创新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而存在,而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这体现在我国21世纪末的教育教学重点,就是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差异化特征,但在实际执行中效果并不理想。对高校而言,有关学生的相关的差异化信息建设库并没有建立,还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对学生差异化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的依据。所以就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四)高校数据无法统一。在高校中,虽然系统复杂,机构繁多,但每个机构之间又是不可分割,具有相互联系的,所以要求每个机构系统内的数据都应该是互联互通的,但是在各大高校中,却是各个机构系统各有各的数据模块,如考虑业务流创建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各个管理系统各司其职,在高校内部形成数据孤岛,导致高校内部数据
因不能很好地整合而无法发挥其整体效益,
有时会发生数据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中是无法应用的,甚至会出现数据缺失,不完善、不准确的现象,使各种数据之间的衔接、流通混乱,最终的结果就是高校的数据无法达到互联互通、流通共享。
三、大数据技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优化路径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学管理需要更加的丰富多样,要能够更好地调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研究如何和怎样使大数据技术来促进高等教学管理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背景下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大数据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说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活动相比较而言,已经发生了质上的一个飞跃。在互联息技术应用日渐拓展和深入的情况下,教学活动将不再受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的和束缚,会以微课、慕课等方式去供大学生们去学习,正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摒弃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体现了教学活动自
由性和创新性,
高校教师应能够运用智能教学App、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智能教学,构建智慧课堂,在课堂上实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专业知识的讲解等的智能化。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正在受到新的教学方式的挑战。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做出对策,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高校提供的契机,挖掘大数据技术的深层价值,营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分为,
争取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为我国的高校教育公平做出一份积极的贡献。
(二)强化师资力量,创建专业队伍。教师作为大数据技术
的应用者,
首先要掌握使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针对当前专业人才的缺失,高校要尽快建立起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团队,加强对教师相关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从能力层面上掌握管理数据平台,熟悉数据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当然如果是双料型的复合型人才,那对于数据之间联系的挖掘会是深入而透彻的。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有义务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对大数据有所了解,认识到学习大数据的益处,首先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认识,然后落实到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教学工作。
(三)创新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学生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之一,现在的学生对个性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较以前的学生有强烈的诉求,而高校的教学工作也应该因材施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要突出差异化,必须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特征的数据分析,通过多角度、有效、深入的分析能够为教师提供即时感知、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等。通过对学生的选课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关注
热点、
图书借阅、社团活动、网络搜索等数据的分析,其中有些是原本不可测量的指标,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标准下这些皆成了可以进行量化的指标了,通过数据挖掘找到各种数据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以达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指导目的。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不同的学生定做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清单与培养方案,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享用高质量的教学、教育资源。当然差异化指导不止包括学习情况,还可以延展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生活习性的养成、心理问题的引导等方面。
(四)创新数据的互联互通。我国高校各个管理系统各自为政,数据不同步严重影响数据的精确统计。所以构建一个系统性、流程化、标准化的高校整合数据中心很有必要,而大数据技术就可以满足高校的这一要求,使高校庞大数据得到统一化的管理,实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更好地达到整合数据、理顺流程、挖掘数据之间联系的作用。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资源共享不再是难事,甚至是
非常有效率的资源共享,
打破了传统教育地域与时间上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空间。通过大数据的信息积累,将全世界的教学资源都能够进行整合,构建多样化的网络教学平台,真正实现了不出门就能学到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大数据平台上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无论处于何时何地,只要有一台移动的智能设备,通过网络,就能够听到各种教师的授课内容,还能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互动,这样的学习形式,一方面打开了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平台,同时,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而在格高校间、区域间,也可以构建大数据平台,以达到整合资源的效果,而只有使资源达到了整合,才能使资源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我国很多著名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构建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大数据课程平台,使这些名校名师所授课程的教学资源覆盖到能够运用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我国的教育公平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了很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四、总结综上所述,把大数据技术运用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意味着高校的教学工作将会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高校教师要科用大数据技术对高教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教育的需求。
19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第32卷第19期总第257期
参考文献:
[1]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0.李志刚.大数据:大价值、大机遇、大变革[[2]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徐建华.大数据时代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方式转型[[3]J].技术应用,2014(4).张振虹,刘文,韩智.学习仪表盘:大数据时代的新型学习支持工具[
ExplorationontheInnovativeDevelopmentPathofCollege
TeachingManagementintheEraofBigData
YANGXue-xia,LUNGuan-min,WANGNiu
(HuaxinCollegeofHebeiGEO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700,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China,bigdatatechnologycomesintobeing.Theadventoftheeraofbigdatahashadaprofoundimpactontheteachingmanagemen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Teachingmanagemen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beinnovatedi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softhebigdataera.Applyingbigdatatech-nologytotheteachingmanagemen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canpromotetheoptimizationofteachingmanagemen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bigdata;collegeteachingmanagement;innovationpath(责任编辑:章樊)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上接第17页)
生互相参加不同老师的课,共享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间的思想碰撞,教师得到更客观的反馈,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也可缓解教师压力大的问题。第三,有利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
:“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平同志指出努力让人
决不能让不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国家需要
一批批优秀的法学人才投身于公平公正的法治建设中去,通过大学生法盟,促进高校培养卓越法学人才,加快建议法治
实现人人懂法,营造公正平等和谐社会。社会,
(六)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化”认识必要性。毋庸置疑,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需通过组织机构来规划统筹所有事务与策划志愿服务。许多高校
1992年5月,武汉大学建立了以都会设立法律援助机构。例如,
“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1995年提供法律援助为核心任务的
12月,“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2005北京大学法学院建立的
“劳动法律服务中心”;2009年4月,年,华东大学建立的广“广外法律诊所”东外语外贸大学建立的等。2004年4月,笔者
所在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学院也成立了“法律援助中
。通过合规的注册,使法律援助活动得到规范化的发展。心”
规范指导性。因为此类组织是依托高校背景开展活动,那么高校有责任引导其合理规范化发展。高校务必指派专业的教师作为组织的指导老师,并对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与审核,确保大学生所实施的法律援助服务是符合法律法规且是以高质量为目标。
完善合法性。在此环节中也要负起责任。应出台相关规定,鼓励支持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合法注册,可以为
场地、物资等有效支持。其中,司法局联合社会他们提供资金、
上的律所,委派律师跟踪指导,一起服务。
参考文献:
[1]——美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启示[J].天津法学,2011,27(1):75-78.林晶.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对策研究—
[2]J/OL].瞭望,2014-4-30.王香平.以来*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3]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2):91-95.谭庆康,龚志军.高校法律援助的困境与出路[
Renovatingthe“Legalaid+”:ExplorationonFindingaNewWay
toImproveVolunteeringServiceofCollegeStudents
LUXiao
(FoshanUniversity,FoshanGuangdong528000,China)
Abstract:Volunteerserviceisofgreatsignificanceinbuildingsocialistcorevaluesandalsoameantoimprovethequalityofcollegestudents.Highercollegesencouragestudentstoactivelyparticipateinvolunteerservicewhilethelegalaidisverycom-monincolleges’volunteeringservice.Thispapermainlyexploresnewwaystoimprovethequalityofcollegestudents’volun-teeringservicebyanalyzingthepracticalmeaningofcollegestudents’legalaidvolunteeringservice.Toimprovethequalityof
”,“legalaid+networking”,“legalaid+projectization”,“legalaid+curricu-thecollegestudentsby“legalaid+modulation
lar”,“legalaid+alliance”and“legalaid+organization”.
Keywords:legalaid;volunteeringservice;collegestudents;qualityimprovement(责任编辑:范新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