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物理试卷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

八年级物理试题

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4.11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

13 14 15 1.举世瞩目的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

众.“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色好

C.音调高

D.振幅大

2.如图所示,从波形上看,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A B C D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响度 C.音色

B.音调 D.速度

B.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声音叫超声波 D.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4.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音色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6.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

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D.传播速度

八年级物理 第1页 (共8页)

C.响度

7.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 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

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于以上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形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形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刚出笼的包子不会感到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或凝华 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冰棒局部升华;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悬挂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

B.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 D.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C.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具有能量的是

A.白光由七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B.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的温度会升高 C.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能产生电

D.植物吸收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

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湖水呈蓝绿色油漆状并发出腥臭味.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

8.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9.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①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②在寒冷的冬天,

1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

12.今年入夏以来,太湖由于水位持续偏低、天气高温少雨、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因素,

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 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 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

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 A.玻璃窗上“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 C.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3.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 第2页 (共8页)

14.实验室内的温度为20℃,小明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 精的迅速蒸发,下面能正确反映温度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是

T/℃ T/℃ T/℃ T/℃ 20 10 O t / min

20 10 O t / min

20 10 O t / min

20 10 O t / min

A B C D 15.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

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

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B.只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二、填空作图题(共29分,每空格1分,每图2分)

16.小明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

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17.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

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和 .

18.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控制噪声污染.我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

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 减弱噪声.

19.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发

生,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能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20.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

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针对上述现象,请回答:

⑴ 水的沸腾是剧烈的 现象.

⑵ 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 热,但 保持不变,

且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八年级物理 第3页 (共8页)

21.舞蹈演员上身穿白衣服,下身穿绿裙子.当剧场舞台上用红光灯照射到这个演员身上

时,剧场观众看到演员上身的衣服是 色,下身的裙子是 色. 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

⑴ 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 . ⑵ 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23 .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

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可能是同种物质的是 ,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的质量一定比 的质量大. 24.如图所示为光的色散实验的示意图.

⑴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其

中最下端的光是 光.

⑵ 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入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

色光分布没有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入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出现的现象是 ,

原因是 .

⑶ 如果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则屏上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5.成语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看不到的范围.

26.如图所示,AB是物体,O为小孔,M为光屏,试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

M太阳光

22.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

T/℃

t/s s白屏 AO

B

八年级物理 第4页 (共8页)

三、解答探究题(第27题6分,第28题5分,第29小题8分,第30小题7分,第31题

8分, 第32题7分,共41分)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运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

27.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

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四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规 格 材料 尼龙 尼龙 尼龙 镍合金 长度/cm 55 55 80 ▲ 横截面积/mm2 1 0.5 1 0.5 ⑴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 、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⑵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为 、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⑶ 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的位置所缺

数据是 .

⑷ 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28.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

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min 海波的温度/℃ 0 40 1 42 2 44 3 46 4 48 5 48 6 48 55

7 48 8 9 10 11 48 49.5 51 52.5 ⑴ 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 ⑵ 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温度/℃

. 50 ⑶ 海波是 (晶体/非晶体). ⑷ 海波的熔点是 ℃.

45 40 0

时间/min

2

4

6

8 10 12

八年级物理 第5页 (共8页)

29.小明同学在探究“液化”知识过程中,在家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水壶内的水加热沸腾,水蒸气从壶

嘴喷出,在离壶嘴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

⑵ 这时,如果在壶嘴处放置一块铁板,会发现正对壶嘴的铁板表面有 ,铁

板的温度将 (升高/降低/不变).

⑶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⑷ 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0.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规律.如图所示,他

们给两个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易拉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⑴ 分析比较甲、乙两图所成像的形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⑵ 分析比较甲、丙两图所成像的形状,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⑶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正立/倒立)的实

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⑷ 树阴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 第6页 (共8页)

31.如图(a)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a) (b)

(c)

(d)

⑴ 小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

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为方便读出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小明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值偏 (高/低). ⑵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

⑶ 沸点不能达到100℃的原因是 .

(e) (f) (g)

⑷ 如图(e)、(f)、(g)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

是图 ,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

⑸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心得,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

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

八年级物理 第7页 (共8页)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地

球,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高山上的积雪和冰也会直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或直接变成小冰晶漂浮在空中,成为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大到不能被上升的气流托住时,就会成为雨水、雪花或冰雹降落到地球表面.天空的降水和地面的积雪化成的水,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又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流入大海.

⑴ 分析短文和水循环的示意图,涉及很多物态变化,请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短文中

相对应的文字.

⑵ 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

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八年级物理 第8页 (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