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量风险管控方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内部控制体系质量风险管控方案

---------硅质新线

根据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工作阶段安排,硅质新线制定分厂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风险意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制定分厂控制方案,具体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体系质量管理工作,提升分厂质量管理水平,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份合同,成立分厂内部控制体系质量风险管控领导小组。

组 长: 郑德胜

成 员: 王建武 陈志勇 杜克新 左军卫 张献忠

南建祥 刘旭东 李勇革 臧纯勇

二、质量风险控制要点

1、生产工艺规程、工序作业指导书、工序操作要点的制定及实施。

2、质量管理、质量追溯制度的制定、实施及考核。

3、生产过程、工序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符合

合同要求,满足用户需求。

4、保证设备完好有效,使用过程中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5、工序质量运行的周点评及月总结工作,确保工序质量持续改进。

三、主要工序质量目标:

1、投产原料合格率100%

2、泥料综合合格率 ≥95%

3、半成品综合合格率≥92%

4、产品检选合格率 ≥90%

四、具体内容及控制措施

(一)、宣传贯彻质量风险管控方案,通过开召开班组长及党员以上人员会议、重点工序人员会议、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宣传、贯彻质量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员工的责任心,要求员工从每个生产细节做起,不放过任何影响质量的因素,确保产品质量的提升。

(二)、结合公司开展的岗位技能培训、首席工人培训、班前班后会等,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对员工进行质量安全意识的教育。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强化质量观念,把“质量第一”“质量安全”的理念灌输到每位员工。

(三)、制定完善的质量目标分解考核办法,将质量指标层层分解到工段、科室,工段、科室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分解到班组及个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每月及时组织相关工段 、科室进行考核,确保工序目标的完成。

(四)、加强原料投产前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投产的原料100%合格,具体措施:

1、分厂从原料进厂开始严把质量关,对进入分厂的原料分厂家每月按期进行抽检,有异常情况可随时进行抽检。不定期到加工厂家进行质量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加工厂家进行整改。

2、制订各种原料的检测指标、检测频次。

3、制定各种原料的控制考核办法

(五)、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以工序质量保产品质量,稳定并提高在线产品质量。要求每位员工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实时修订和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为了使岗位人员操作规范化,制订了相应的《工序质量管理考核办法》,使岗位人员明白清楚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责任会承担的处罚,通过一定的考核,增强岗位的责任心,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通过内部控制体系质量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锻炼提升整个队伍质量管理水平,紧紧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结合分厂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加强质量监管,以质量促发展,并以此为锲机,优化、细化质量管理控制流程,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大力实施以质保产、以质取胜、绿色耐材的战略,实现硅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分厂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硅质新线

2013-4-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