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一、积累(18分)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不可久居.()(4)乃记之而去.() (5)其两膝相比.者()(6)曾.不盈寸() 3.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
(2)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 (3)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珠可.历历数也()
(4)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诗经·关雎》一诗中的“,
”这两句就是佐证。
(3)魏学洢《核舟记》中引用苏轼《赤壁赋》的句子是: ,。
(4)古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5.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二、阅读(5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的兴趣、思考与关注点有关。下面是小文与小涵阅读《傅雷家书》时的对话。
小文:老师要我们阅读这本书,选择一个方向,做一个专题阅读,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小涵: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比如,你喜欢艺术,可以认真阅读书中涉及音乐、绘画、雕塑等有关内容,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再如……总之,你可以就兴趣、问题、目的等方面选择一个专题进行阅读,让阅读更深入,读有所用。
听了他们的对话,你对选择性阅读有所了解了吧。请从以下备选的三本名著中,选择其中一
本,结合自已的阅读体验,谈谈你是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的。(不能重复小涵所举的内容)备选名著:A.《傅雷家书》 B.法布尔《昆虫记》 C.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我选项,
(二)古诗阅读(4分)
式微批注:“胡为乎中露”和“胡为乎泥中”两句一字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之差,但“露”和“泥”互为补充,写出了不归者露?天黑尚在劳作的辛劳,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心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的悲苦与怨愤。
中?
7.这两首诗歌内容单纯,直抒胸臆。《式微》围绕“”字展开自己的倾诉,而《采葛》则围绕“”字反复咏叹。(2分)
8.《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这种形式带来了特殊的表达效果。请仿照《式微)画线句批注,给《采葛》画线句做一个赏析式批注。(2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
《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
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1.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1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有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
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2分)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5.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16.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
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核舟记》)【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
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张潮《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注释】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17.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19.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一词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2分)
20.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3分
(六)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1-24题(10分)
【甲】唐永泰中,樵者蓝超遇白鹿,逐之,渡水,入石门,始极窄,忽豁然,有鸡、犬、人家。主翁谓之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超云:“欲与亲旧诀,乃来。”遂与榴花一枝而出,恍若梦中,既而寻之,不知①▲(……的地方)在。
(选自《闽中实录·榴花洞》)【乙】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困○注,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丙】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砍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②▲(以……为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③▲(只,仅仅)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注释】困:古代一种圆形的谷仓。 21.根据括号内提供的现代汉语释义,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言词语。(3分)
①②③
22.用“/”给【甲】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主翁谓之日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2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
24.你认为以下两则材料,哪一则更适合续接在【丙】文之后?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一人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得挑源,竟屠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其人见繁荣尽失,惟有死寂,大骇,寻病终。
材料二:樵者见桃花勺勺,异于世间,欲留,但念亲旧,遂折桃枝。出穴,得其船,反武陵。渔人植之于野,抽枝发芽,今已十里桃花矣。
三、作文(30分)
25.本学期我们读过《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苏菲的世界》等名著。请你选择其一,写一篇读后感。
提示及要求:
①根据你表达的观点,自拟题目。
②文章可以针对名著的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任一方面来写;可以着眼整体,也可以着眼某一个章节、片段。
③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目:
——读《》有感 参考答案
一、1.D 2.(1)妻子儿女(2)邀请(3)停留(4)离开(5)靠近(6)竟然 3.(1)①离开②房屋(2)①自②跟从(3)①大约②可以(4)①奇妙②零数,余数 4.(1)在水一方(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4)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示例:
《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二、(一)6.示例:A在阅读《傅雷家书》时,找出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关于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意见,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去探讨有关成长的话题,思考如何运用傅雷的这些意见来处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7.归见8.画线三句重叠中只变换了一处,从“三月”到“三秋”再到“三岁”,反复之中,时间越来越久。这种时间上的变化和夸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切和情感之浓。(三)9.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10.(1)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2)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2.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
(四)13.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14.(1)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2)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15.因为“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作者借右溪的无人赏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6.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
(五)17.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18.(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2)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19.奇巧;制作了一个能够自动行走的木头人。20.王叔远的作品特点是“奇巧”。如他能用很小的桃核雕刻人物、器皿,还能做到各具情态,令人赞叹。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如他做的木狗、木鸡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难辨真伪。
(六)21.①所②异③才22.主翁谓之曰/避秦人也/留卿可乎?23.(刘骥之)曾经到衡山采药,进入深山忘记了返回(的路)。24.材料二更适合续接在【丙】文之后。因为材料二更能表现出樵者对亲情的重视与珍惜,他虽然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是却不愿意以失去亲人为代价,
更能表现人们对美好品质的称颂。三、25.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