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09中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专项训练

09中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专项训练

来源:化拓教育网
现代诗歌赏析专项训练

一、赏析《日子是什么》(梅绍静)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1、作者把日子比做什么?

2、为什么说“日子是储存……喉咙”? 3、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

5、作者将日子描绘成什么样子?

二、赏析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题目: 《矛盾常伴心中》

窗外的秋景多么诱人,想去 夜晚的棉被多么诱人, 但功课牵住了向往的心 始终最爱静夜时的沉思。 童年,那么多的稚气,多美 目光受到作业的牵绊; 如今,心内太复杂, 何时才能做完这该做的作业? 想念回到那时的童年, 或许面对老师的眼神时, 未来的梦想牵住向往的心; 会多一些欣慰吧! 1、矛盾常伴心中,小作者到底遇到了那些矛盾?

2、请按“ , 牵住向往的心”的句式再写一句。

3、请展开联想,小作者“静夜时的沉思”“思”的是什么?

4、选文中流露出小作者怎样的情感?

5、读完本诗,你心里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

我的感想: 我想说的: 三、阅读下面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完成题目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1942年1月14日

1、诗中的“我”是谁,“你们”是谁? 2、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4、诗中的太阳象征着什么? 5、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四、阅读《“代沟”上握手》(辛迪),完成题目:

过午的阳光照亮林荫里 你忘记了我祖父般的年龄 灰鸽白鸽跳跃在绿色草坪 你谈论你青春的梦想 我边在诗页上题字 我心灵上响起驼铃 边听你絮语低声 隔代人共同来找生命的支点 我忘记了你是我学生的女儿 鸿沟能不能就美好地犁平 (1981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 1、对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交谈时的环境,烘托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而且也为全诗定下了明朗的基调,

B.中间六句接连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反差鲜明,既表现了隔代人间的友情,也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c.最后两句提出弥合“代沟”的方法,“生命的支点”可以理解为追求真善美的共同目标和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节奏急促,激情昂扬的语言同时使读者可以品味到一种宁静、甜蜜的韵味,受到美好情愫的感染。

2、这首诗写了隔代之间亲切对话的情景,诗中那个词语表现了交谈的气氛融洽? 3、“青春的梦想”和“我们心上的驼铃”分别指什么?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5、怎样理解这首诗的题目?

、 6、你是怎样处理和父母之间的代沟的?

五、阅读《火》(冯雪峰)完成题目: 火!哦,如果是火!

你投掷在黑夜!

你燃烧在黑夜! 我心中有一团火, 我要投出到黑夜去! 让它在那里燃烧, 而让它越燃越炽烈!

1、诗中第一节表明作者对火什么样的态度?

熊熊的火, 炽烈的火, 黑夜吞没着它! 黑夜燃烧这它!

2、从诗中的内容看,作者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现实怎样?

3、作者心中有一团火,要投到黑暗中去,为什么这样说?

4、诗的末尾说,“黑夜吞没着它,黑夜燃烧着它”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六、阅读《别》(吴奔星),完成题目: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 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没有和谁说起, 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

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

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 影子摇晃在小河里;

哪里都有夕阳、露珠、小河, 你走了,你留下了整个的你!

1、全诗找不着一个“惜别”的词语,可是无处不表达了 的情怀。 2、诗人巧妙的抓住友人的形象特点,把笑容与 ,眼睛与 ,影子与 ,融合一起,使画面跃然纸上。

3、在诗的前三节深情倾诉中,读者可以想像到“我”曾与友人 , , 。 4、诗的最后一节有什么含义?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6、本诗在语言上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七、阅读诗歌《新月》何其,完成习题。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1.诗中写到的“我乘船归去”,“花香。夜暖”;是诗人的现实经历还是诗人的想像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睡着了么?”这里的“你”实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写的是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6、你最喜欢诗中的那几句?请找出来进行赏析。

7、诗人用“新月”寄托了自己的思乡情怀,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情怀呢?为什么?

8、模仿下面诗句,仍以“新月弯弯”开头,仿写诗句。 新月弯弯,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 我乘风归去, , 越过万水千山。 。 八、阅读《一片槐树叶 》 (纪弦) 完成题目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竞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贵、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3分)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即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 “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树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和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即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问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4分)

时间: □□――□□――□□ 心理: □□――□□――□□ 参:

一、1、小蒜和野葱、黑夜、杨木门轴、青杏儿、树荫、水罐儿2、因为我们经历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经历苦难的,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中有我们辛苦的汗水,也有成功的泪水。

3、全诗采用信天游的双节形式,既讲究押韵,又注重句式的参差,从头至尾的排比句式的运用,更增添了沉郁感。

4、写出了作者农村生活经历的亲切而苦涩的体验,其中也很孤独和痛苦。 5、作者描绘了日子的闭塞、沉滞和凝固。

二、1、矛盾有:(1)想到自然中去玩,但又不得不做作业。(2)理想与回到童年的想法间的矛盾。(3)想要休息去思索人和事,可是去要去做作业。 2、想要买一台电脑,经济学状况牵住了向往的心。

3、作者的思考:(1)明天的作业得花多少时间完成。(2)今天遇到的人和事有什么启发?以后该怎么做?

4、流露出作者无奈和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5、感想:时间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

对作者说:朋友!愿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能理智的面对矛盾,还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三、1、“我”是太阳,“你们”是指人民。2、拟人的修辞手法,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3、用第一人称让人倍感亲切,同时又激起了人们对“花束”“香气”“露水”“亮灯”这一类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催人奋进。 4、象征着光明、希望和胜利。 5、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四、1、D2、忘记3、“梦想”指年轻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驼铃”指诚恳的生活态度,努力奋斗 4、作者希望消除代沟,使父母与孩子能很好的沟通,老人和年轻人很好的沟通。 5、希望两代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平共处。

6、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待心平气和后再进行沟通调节,达到双方意见一致。

五、1、作者认为“火”应该在黑暗中燃烧,在黑暗中奋斗。2、当时的社会黑暗实力强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需要像作者这样燃烧自己的人。3、诗人生活在黑暗的时代,他有一种像火一样的光明,火一样温暖的种子,他带着这样精神去奋斗。

4、不矛盾,因为当时像诗人有着火一样精神为奋斗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当他被黑暗势力吞没,火就熄灭了,但正因为有了黑暗势力,才有他们火一样的燃烧自己,因此说“黑暗燃烧着它”。 5、象征手法,作者用“火”象征者,黑夜象征黑暗反动势力。

六、1、对友人的依依不舍2、夕阳、露珠、小河 3、在夕阳下嬉戏 在晨露中交谈 在河边散步 4、诗人的朋友虽然走了,可是他永远留在诗人的心中。 5、感伤。哀怨 6 主要运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多次向离别的友人抒怀,音韵和谐,形式整齐。

七、参:1.想像之事2.故乡3.游子的思乡之情4.船、山、天、岸5、诗中的反问句读来让人倍感亲切,让人觉得好像在与故乡闲聊。6、例如我喜欢“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这两句诗用了“花香,夜暖”两个短剧。形象的写出了故乡春天的特点,让人感到温暖。7、我会用风筝来寄托。因为我觉得风筝如同离家的游子,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流浪,飘荡。8.新月弯弯, 像一把镰刀/我挥刀割刈/喜获颗粒归仓 。

八参.1、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2.D 只有第四行是自描手法。3.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4.c 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5.现在 过去 将来; 伤感 回忆 企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