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化拓教育网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技术的应用,方便了施工工艺,通过将一些在施工现场支模板现浇不方便的部件,在预制件施工场地进行制作,运送至指定施工场地,方便快捷,不但提升了工程精度、质量,节省了原有施工方式中模板使用,而且整个施工过程既节能环保又能保障质量。文章分析了模板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及施工质量要求,并阐述了预制件的施工技术及流程。

关键词:模板工程;混凝土预制件;振动棒;钢筋焊接

1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模板技术及工艺原理

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是指一些体型较小,在施工现场支模板现浇不方便的部件,例如混凝土换气罩、外窗板、隔离墩、窗台、装饰用混凝土线条及各种基础构件等。方便快捷。采用预制件模板技术,在工厂完成预制件的施工,可以提升工程精度、质量,节省了原有施工方式中模板使用,而且整个施工过程既节能环保又能保障质量。

小型混凝土预制件的施工采用的是传统器具及材料,利用特殊混凝土配合比及专用模具进行严格的施工和养护,实现预期目标。此种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费用成本不高,可有效确保构建内在质量。

2小预制件施工质量要求

2.1预制场地的选择及规划

(1)小预制件的施工场地选择应依据工程数量及运距,选择经济适应的临时预制场地,对预制区、养生区、堆料区、生活区、成型预制块存放区等均需要进行合理布置。通常情况下应确保场地面积≥10000m2;[1](2)应确保原材料、成品运输的交通便利;(3)远离居民区,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困扰,且应保证水源充足;(4)电力供应方便。如果是多余季节应采取一系列的防雨设施,必须确保堆料区及成型预制块存放区无积水、杂物。

2.2原材料要求

(1)砂。选用含泥量小、颗粒坚硬且洁净的中砂。

(2)水。采用洁净的河流水进行拌合,需确保水中不含有有害物质等。

(3)碎石。碎石应选用干燥、无风化及杂质,碎石颗粒形状应良好,质地坚硬。

(4)水泥。预制构件选用水泥应由项目部进行统一的调拨,不能私自进行采购,尤其应杜绝使用未经质量检验的水泥。水泥进场应先对产品的材质化验单、产品合格证等进行严格的检验,查验水泥品种、数量、标号、出厂日期等。如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4.5min。原材料进场都需进行品种、规格等各指标的合格验收。

2.3预制阶段

(1)模具选择。应选用不跑模、易脱模、不漏浆,能够有效提升异形预制件倒角处混凝土不适度的模板,这样能够避免因棱角处混凝土密度不足影响强度,造成预制件质量出现缺陷。

(2)混凝土搅拌。原材料应用时应过磅称量,拌合应严格依照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搅拌需充分均匀,满足施工要求。

(3)振捣。经过拌合后采用自动振捣台对其进行充分振捣,自动收光、终凝、利用自动振捣台能排净混凝土中的气泡、空隙等,避免了人工振捣过程中出现的麻面、蜂窝现象,提升了预制件强度及密实度,脱模后预制件的表面会能加平滑、光洁。

(4)养生。对小型预制件进行养护需要参考选用的水泥品种及气候条件等。[2]夏季养生时应覆盖抹布及土工布,冬季养生需搭设暖棚,预制件的养护时间需>28d。养生应注意保障预制件的强度、图案、色泽统一,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退放预制件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堆放,摆放整齐,不能随意乱丢乱放;在搬运预制件时应轻拿轻放,尽量不要碰触棱角。

2.4运输

(1)运输应选用较低、宽敞、平整的运输车辆;(2)预制件在车厢里应进行紧密立放,不能重叠,预制件立放的四周应用草帘、麻布塞紧,以免运输时损坏棱角,浪费材料,增加成本;(3)运输预制件应轻拿轻放,尽可能避免二次转运,以免在来回转运的过程中损坏预制件;(4)若运输途中有预制件损坏,那么在施工时则不能应用于安装。

3预制件施工

3.1开始施工前先备用高强塑胶组合模板,然后进行拼装,完成后需对模内尺寸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施工要求,模内并无砂浆、污物等杂质。使用模板之前先将脱模剂均匀涂刷在模内表面,使用的脱模剂应保证混凝土不会变色。

3.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工,应在预制现场进行绑扎,钢筋需经过质量检验,露天置钢筋需垫高并遮盖。钢筋加工时需先将钢筋调直并将表面的污锈进行清除,钢筋弯制需严格依照设计图纸。采用手工电弧焊进行钢筋焊接,接长选用双面焊。

3.3只有经过经理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砼的拌和、浇筑。采用机械拌合,应确保混凝土各组合材料搅拌均匀。混凝土最大用水量、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以及入模坍落度都应该严格依照规范要求。

3.4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3]施工现场的振捣器应状态良好且数量足够。当混凝土不泛浆、不冒气泡、停止下沉且表面平坦时,表明振捣密实。采用铁抹进行混凝土外露面的收面。捣实后24小时内不能振动混凝土。

3.5拆膜后实施洒水养护,达到85%的设计强度时可以将其移到养护区实施集中堆放,洒水养生≥15d。搬运小型预制块时需先用草绳捆好,以免搬断、损坏。[4]

3.6预制件外表应平整光滑,无麻面及蜂窝现象,线条直顺,断面尺寸符合要求。

小型预制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台座安装→模具整理(同时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及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浇筑(制作试件)→拆模养生(进行强度测定)→打包包装→运至施工场地。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小型预制件达到100%的设计强度时才能进行安装,安装方式采用人工安装。

4总结

在建筑中应用小型预制件模板工艺,能够实现节能环保施工,不但可以提升工程精度、质量,节省原有施工方式中模板使用,而且该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费用成本不高,可有效确保构建内在质量,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汪文祥.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初探[J].海峡科学,2008,(3):75-76,80.

[2]彭湘.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中外建筑,2010,(6):173-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