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我自己来整理》(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格,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健康、安全的生活”中的第四条提出:“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二条强调:“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本课《让我自己来整理》就是为此而设定,旨在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及绘本材料的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让我自己来整理》,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材以“整理”为抓手,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显现出劳动带给生活的改变和美好。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缺乏自觉整理物品的意识,不懂得如何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随手乱扔乱放物品现象严重,给自己和他人取用物品带来不便。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乱丢物品的危害性,如何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并由课堂辐射到生活,感受整理的好处,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情境创设中培养他们动手整理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关爱父母、主动为家长分担的情感。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61、知识目标:学习整理的四种方法,即分类、排序、物有定位、物归原位。2、情感目标;形成家庭和学校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这就是我的教学重点。
3、行为目标:通过生活实践获得自主整理意识的启蒙,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就是照顾身边人的表现。这就是我要突破的教学难点。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有序整理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二、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我的“小伙伴”
(一)、观察小雨的房间,说一说,房间里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在开课之初,以到小雨家做客,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学生有亲切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听一听,说一说,我们的小伙伴,谁的功劳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多媒体动画,在故事情景中,学生被生动、有趣的画面与动听的语音所征服,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兴奋点、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
2/6(三)、分小组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再议一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学生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教师的理解指导,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
(四)、根据小伙伴的功能,学习给小伙伴分分类吧。
设计意图:请学生以拖动的方式,将物品归到原位,初步培养学生整分类意识。活动二:猜猜我的“小伙伴”
(一)、看动画片,猜物品。(出示转盘PPT动画)大风车转起来,转到哪位小伙伴,请同学们猜一猜。
设计意图:大风车转起来,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激发求知欲。
(二)、听谜语,找物品。老师说出它的特点,小朋友蒙着眼,通过自己摸一摸、闻一闻,把他从物品框中找出来,并大声的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摸一摸,闻一闻,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物品的外形和特点。(三)、出谜语,大家猜。小朋友们,你们能将自己的小伙伴编一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吗?
设计意图:自创谜语,培养了学生处理和创新信息的能力,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展示的机会。
活动三:找找我的“小伙伴”
(一)、比一比,找物品。请两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物品中,先找到老师指定的铅笔。
(二)、小调查: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谁找得快,为什么?
(三)、赛一赛,找物品。请全班同学比一比,看看哪些同学能在3秒钟之内,在书包里找到语文书。
3/6(四)、采访:你为什么找书找的这么快?为什么,你还没找到?设计意图:
首先请会整理的孩子上台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再通过全班比一比,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来。
活动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鼓励者;学生是中心、实践者、评价者。学生通过竞赛等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整理技能,并产生自豪感,增强学习毅力。
活动四:小伙伴不见了
(一)、播放微视频:小雨的烦恼
(追问)小朋友,小雨的橡皮去哪儿了呢?小雨找不到他的小伙伴,可着急了,你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二)、交流汇报:说说你曾经遇到的麻烦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初步感知“小伙伴不见了,真麻烦”。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微视频,让学生分析身边小伙伴的烦恼,让学生产生情感代入,从而产生不能乱丢物品的情感。
(三)、角色体验:你们瞧,静静和小明也遇到麻烦事了,同学们想一想,他们的结果会怎样呢?
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避免这些麻烦呢?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环境中,激发了分析、想象、评判和创造等思维活动,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探究整理知识。
(四)、说一说,金点子大比拼。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小马虎可真不少,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想对她们说一说吗?
(五)、写一写,贴一贴。请在智慧果上写好你的建议,并把它贴在智慧树上,告诉身边的小马虎们吧。
4/6设计意图:写一写,是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架起了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引起情感的共鸣。
(六)、辨一辨对不对。老师在校园里还听到了这些声音,同学们,你们来判断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如果你认为正确,就打个”√”,如果你认为错误的,就打个“×”。
设计意图:辨一辨,通过学生相互辩驳,既有效的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最大程度将学习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学生学的轻松,兴趣盎然。
(七)、演一演。同学们给智慧树上挂满了智慧果,一个个智慧小锦囊提醒着我们如何爱惜自己的小伙伴,老师非常开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儿歌,《我们的小伙伴》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chant形式,说唱结合,趣味性浓,针对性强,学生入脑入心,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效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爱护物品、学会整理。四、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此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难点,简单明了,便于掌握。
5/6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聆听!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