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以问题方式和探究活动切入新授内容,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感知新的知识。在这种理念下的物理课堂,如果学生不主动参与,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因为学生的参与程度衡量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是实现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师要注意改变自身的角色,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标签:新课程理念;探究活动;主动参与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若有不妥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
一,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一些学生碰到问题不敢问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学习的基础有差异,对一些问题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有的学生都不能理解;有的学生由于胆怯又碍于面子,碰到问题不愿问同学,也不敢向老师请教,尤其比较严厉的教师学生更不敢问。问题一多再多,导致到最后对物理学科学习为力。
2.课堂“等待”的现象严重
有的学生课堂上打不起精神,鼓不起勇气,消极退缩,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毫无兴趣,特别是实验课,东玩西弄,不努力按要求去探索、去观察实验现象,不努力寻找正确的实验结论,而是“等待”别的同学做完实验后,抄袭他们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当问及在什么情况下会看到此现象、或者这一组数据是怎么得来时,往往无言以对,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一无所知。
3.懒得思考,“索要”答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探索为基础的课程,从实验探索观察到的现象,用得出的数据去进行归纳推理,经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对于课堂上提出的探讨问题,有些学生不认真去分析或不跟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而是坐着发呆,一旦别人的讨论结果成为正确的结论,他们就毫不犹豫地“索要”答案,来完成他们所谓的课堂成果。这种不经过大脑思考,“索要”别人成果的学习方式,最终还是学不到任何知识。
4.不参与课堂讨论,保持沉默
讨论最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讨论也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作为学生,认真参与课堂的讨论,讨论的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以提高学生的见识。但是,有些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收集信息,不注意观察实验,又不善于与学生交流,不能发现问题。不但没有能力提出问题,对别人讨论的问题也没有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只能保持沉默,无法参与讨论。
5.不参与课堂小结,自以为是
有些学生自以为反正本节课内容已学懂,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已略知一二,参不参与课堂小结不是很重要,因此表现得满不在乎,自以为是。殊不知,课堂小结是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小结,学生不但能锻炼自己的胆量,也能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针对以上出现的几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解决措施:
1.老师摆正位置,让学生敢于提问
新课程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但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还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特别是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以温和的态度鼓励他们,在碰到问题或发现问题时,敢于大胆提问,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思维更活跃,以饱满高涨的热情参与物理课堂的学习。所以,让学生喜欢老师,敢于接近老师,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物理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
2.设疑导入,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
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参与到课堂,无疑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熔化和汽化需吸热”这一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容易理解,先设疑导入,用纸锅烧水时,纸锅会不会被烧掉?铁锅中有水时,给铁锅加热,铁锅会不会被熔化?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
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营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结合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设计与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很想去思考和探究,但又感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例如,在学生没有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节内容时,让学生观看一些雪景的某些片段后问:“在茫茫的雪地里,
为什么人走在上面两脚陷入雪地较深?而借助雪橇时却没有陷入?”通过这么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于好奇,不甘落后的同学都会积极参与讨论,有些会因找到正确的结论而感到高兴和自豪,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班同学的参与度有推进的作用。
4.通过游戏,巧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简单形象的游戏参与其中,让学生既能在快乐中学习,又能对所学知识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让两位同学表演,当甲同学举起左手时,乙同学应举起哪只手就可以与甲同学举起的手重合呢?通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表演,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时左右是相反的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为他们正确读出镜中像的时刻表打好基础。实践证明,课堂中巧妙引入一些游戏,不但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还可以吸引懒于动手的学生参与游戏,让他们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5.幽默语言,引导学生轻松活跃参与教学
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许多教师感到有一些物理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抽象、枯燥,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化为丰富。例如,在学习“固、液、气态物质的分子排列方式”时,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用“上课时的学生”比喻固体分子的排列;用“下课时的学生”比喻液体分子的排列;用“放学后的学生”比喻气体分子的排列,这样不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且增加了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看法,还有很多不足,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物理教学用书(8、9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