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片段习作训练探究

三年级片段习作训练探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年级片段习作训练探究 【关键词】片段习作三年级训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一 004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版)》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三年级的习作教 学是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文章的过渡,因 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 中,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笔者从片段习作训练人手,致力于三年级 习作教学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让学生学会写事状物,为将来写长篇习作 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活动——学写场面 三年级习作课一般安排两节课连续 教学,笔者通常在第一节课设计课堂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设计了“吃 橘子”的课堂活动: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 品尝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橘子,其他学生注 意观察他们吃的过程,以及周围同学的表 现。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笔者引导学生 观察,动笔写下观察与思考所得,接着从 学生完成的作文初稿中选出比较有特色 的习作供学生鉴赏。通过评价与比较,学 生掌握了描写吃橘子活动场面的要点:不 仅要描写品尝橘子的同学的动作,还可以 写其他同学的语言和神态,要注意把握描 写的顺序。另外,还可以揣摩吃橘子的同 学和其他同学的心理等。如一个学生的 习作片段如下:“你看,同学们的吃法各不 相同。只见李晶的吃相很斯文,他剥开橘 子的外皮,轻轻地张开小嘴,又慢慢地把 一片橘子放到嘴里咀嚼起来,细细地品味 着橘子的香甜。而周侗的嘴巴几乎塞进 了半个橘子,他大口大口地嚼着,一不小 心,汁水流了出来,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口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小学胡巍巍 二、独自——学写心理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 描写,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写 作者的心理独白。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爱动脑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内心所想 作为写作的素材,实现从独白描写逐步向 心理描写的过渡。如笔者以“书包里的秘 密”为话题,引导学生把书包中的一张卡 片、一本漫画书、一个发卡、一个画在书本 上的简单符号作为描写对象,以第一人称 进行片段习作训练。 教师还可以用学生喜欢的童话体裁 作为习作载体,以“我是一本被遗忘在角 落里的书”“图书漂流记”等为题,让学生 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一段独白。由于不 受语言表达的,学生的片段习作训练 变得妙趣横生。 三、对话——学写语言 对话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语文现象,也 是学生在习作中进行语言描写的丰富素 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对话 片段习作指导,避免学生在习作中写出来 的对话变成“流水账”式的语言记录。笔者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选取生活中真实 的场景,如“小伙伴们之间的交谈”等,起 初可以将语言描写的重点放在对话上,只 写对话,不写提示语以及说话者的神态等 描述性的文字。例如通过以“试卷发下来 之后的悄悄话”“饭桌上的交流”等为话题 的片段习作训练,让学生逐渐明白生活中 的哪些对话值得写,能让读的人产生画面 感。如某学生的对话片段习作如下。 “来,来,来呀!” “哎,什么事啊?” “我告诉你啊,昨天晚上我弄到了一 本阿狸的漫画书。” “哇塞,真有你的。能不能借给我?” o “呃……” “就算我求求你了!” “你要知道,为了不让老妈发现,我 都没敢看完呢。” “那我用一本你喜欢的书跟你交换, 怎么样?” “嗯,好吧。不过,你得放学前还我!’’ 在对话描写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 导学生给人物对话加上神态、动作和心理 描写,为完整的对话描写训练打下基础。 四、魔术——学写动作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将人物动作写得 生动具体呢?笔者尝试让学生观看魔术 表演,通过观察魔术师的动作来激发学生 的表达欲望。新颖的习作形式让学生的 习作涌现了生动、形象的语句。如一位学 生写道:“只见魔术师刘谦的手背在身后, 就这么一闪,手上多了一只红色布袋子, 他三捏两捏,把布袋子团成一个小团。他 又把小团一点点抖开,天哪!竟然出现了 一只扑棱飞翔的鸽子!真是太神奇了!”由 于学生的注意力时问较短暂,为了让学生 更准确地写出人物的动作,笔者在学生完 成习作初稿后再次播放节目视频,让学生 对照习作初稿进行修改,力求把人物的动 作写得更加完整流畅。这样,学生的习作就 有了动感和画面感。 三年级片段习作训练不能仅仅局 限于作文课,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的 阅读课、口语交际训练中渗透片段习作 训练。另外,不管教师精心设计了什么 样的习作主题,都应来源于生活中常见 的场景或活动,以调动学生的习作兴 趣,让学生在有效的片段习作训练中提 高写作能力。 (责编杨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