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椭圆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

椭圆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

来源:化拓教育网
椭圆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

椭圆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一)

椭圆是圆锥曲线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椭圆学习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后面的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学习,笔者在这里就椭圆常见题型作简要的探讨,希望对学习椭圆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椭圆的焦半径

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F的长称为此曲线上该点的焦半径,根据椭圆的定义,很容易推导出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在涉及到焦半径或焦点弦的一些问题时,用焦半径公式解题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1.公式的推导

设P(,)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椭圆

证法1:

。 因为∴又因为

分,求证

,所以

,所以

2

∴,

,,。

PF1d1证法2:设P到左、右准线的距离分别为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所以∴

2.公式的应用

e,又

,而

例1 椭圆(

)、C(

12上三个不同的点A()、B

)到焦点F(4,0)的距离成等

254差数列,则xx . 解:在已知椭圆中,右准线方程为B、C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

成等差数列。 ∴

12x,设A、

,则

。 ,

,而|AF|、|BF|、|CF|

,即

x2y214,。

例2.F,F是椭圆动点,求

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的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解:设

P,则PF123332x0,PF22x0.PF1PF24x0.224212

在椭圆上,2x0,PFPF的最大值为4,

最小值为1.

变式练习1:. 求过椭圆斜角为的弦AB的长度。 解:由已知可得设

,则 ,从而

变式练习2. 设Q是椭圆

21的左焦点,倾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代入椭圆方程得

x2y21(ab0)a2b2上任意一

点,求证:以QF(或QF)为直径的圆C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内切。 证明:设半径为r

,圆C的

也就是说:两圆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故

4

两圆相内切

同理可证以圆相内切。

3.椭圆焦半径公式的变式 P是椭圆

x2y21(ab0)a2b2为直径的圆与以长轴为直径的

上一点,E、F是左、

右焦点,PE与x轴所成的角为,PF与x轴所成的角为,c是椭圆半焦距,则(1)(2)

b2|PF|accosb2|PE|accos;

上一点,E、F是上、

P是椭圆

y2x21(ab0)a2b2下焦点,PE与x轴所成的角为,PF与x轴所成的角为,c是椭圆半焦距,则(3)(4)

b2|PF|acsinb2|PE|acsin;

证明:(1)设P在x轴上的射影为Q,当不大于90°时,在三角形PEQ中,有

cos|EQ|xPc|PE||PE| 由椭圆焦半径公式(1)得

|PE|aexP。

P消去x后,化简即得(1)

b2|PE|accos。

5

而当大于90°时,在三角形PEQ中,有

cos()|EQ|cxP|PE||PE|

cosxPc|PE|, 以下与上述相同。(2)、(3)、

(4)的证明与(1)相仿,从略。

4.变式的应用

对于椭圆的一些问题,应用这几个推论便可容易求解。

例1. (2005年全国高考题)P是椭圆

x2y21(ab0)a2b2上一点,E、F是左右焦点,过P

作x轴的垂线恰好通过焦点F,若三角形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_。

解:因为PF⊥EF,所以由(2)式得

b2b2|PF|accos90°a。再由题意得

b2|EF||PF|2ca2c22acc22aca20e2a2e10。

21注意到0e1解得e。

6

例2. P是椭圆

x2y21100上且位于x轴上方的

一点,E,F是左右焦点,直线PF的斜率为43,求三角形PEF的面积。

解:设PF的倾斜角为,则:

143tan43,cos,sin77。因为a=10,b=8,c

=6,由变式(2)得

|PF|821106×()77 所以三角形PEF的面积

的左焦点

S1143|PF||EF|sin×7×2×6×243227变式训练1.经过椭圆

x2y221(ab0)2abF1作倾斜角为60°的直线和椭圆相交于A,B两点,若|AF|2|BF|,求椭圆的离心率。

11解:由题意及变式(2)得

b2b22×accos60°acos(60°180°)

1c2化简得2aca2c3c2ae。 a3变式训练2.设F是椭圆

y2x122的上焦点,

7

PF与FQ共线,

MF与FN共线,且

PF·MF=0。求四边

形PMQN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设PF倾斜角为,则由题意知PF⊥MF,所以MF倾斜角为90°+α,而a由题意及(3)式得

|PQ||PF||FQ|112sin2sin(180°)222sin22,b1,c1,

2同理得|MN|22cos。由题意知四边形PMQN2面积

S1|PQ||MN|2

12222··22sin22cos24162sin2cos284sin2cos216328sin2217cos4

Smincos41时,

Smax322171;当cos41时,

3217(1)=16。 9二 椭圆的焦点弦

设椭圆方程为

x2y221(ab0,c2a2b2)2ab过椭

8

圆右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方程为2ysin(xc)cos,此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求焦点弦AB的长.

例1、已知椭圆的长轴长AB8,焦距FF11242,

过椭圆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设

PF1X(0),当取什么值时,PQ等于椭圆的

短轴长?

分析:由题意可知PQ是椭圆的焦点弦,且

a4,c22,从而b22,故由焦

2ab2F1F22ac2cos2点弦长公式

24(22)2422168cos及题设可得:,即arccos22,解得cos22或

arccos22

9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E的一个焦点为F(3,1),相应于F的准线为Y轴,直线l通过点F,且倾斜角为,又直线l被椭圆E3截得的线段的长度为16,求椭圆E的方程。 5分析:由题意可设椭圆E的方程为

(xc3)2(y1)2122ab,又椭圆E相应于F的准线为Y (1), 又由焦点弦长公式有

a2b2c2轴,故有

2ab2a2c2cos2a2c3c165 (2)又 (3)。解

23由(1)、(2)、(3)联列的方程组得:ac14,b23,

,从而所求椭圆E的方程为

(x4)2(y1)2143。

变式训练1、已知椭圆C:

1x2y21a2b2(ab0),

xy直线l:a1被椭圆C截得的弦长为22,过椭b圆右焦点且斜率为3的直线l被椭圆C截得的弦

22长是它的长轴长的5,求椭圆C的方程。

分析:由题意可知直线l过椭圆C的长、短

1轴的两个端点,故有a弦长公式得

2b28, (1)又由焦点

2ab2a2c2cos2=45a, (2) 因tan=3,

10

得,(3) 3又

a2b2c2 (4)。解由(1)、(2)、(3)、(4)

2联列的方程组得:a的方程为

x2y21626,b22,从而所求椭圆E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F,过F1221例3.已知椭圆

x2y2132的直线交椭圆于B,D两点,过F的直线交椭圆于A,C两点,且ACBD,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小值.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