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红茶小故事分享
故事一,遇到这泡茶是一个完美的机缘。那天我到公司茶庄去找老股东喝茶,没想到几年没见到的老师傅也在,这个老师傅跟我们合作了10来年了,是武夷山农村作坊式的茶制作师傅。在喝茶聊天期间,这个老师傅拿出一泡茶,问我看看有没有懂这个茶的人,把这泡茶给卖了。老师傅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仅装10来泡散茶,他随手抓了一把给我,叫我带回去试试看,我一看这茶型,心想应该是不大好的工作茶,茶的条索粗糙凌乱,大叶子,还参杂许片败叶,但是捧手中一闻,茶香挺独特的,有明显的荒野味儿。猜想应该是一泡不错的红茶。
故事二,茶树龄一百多年,机缘遇到,是一泡真正的荒野老茶树。期间,据老师傅介绍,这泡红茶的茶树龄据他个人估计已有百来年之长,生长在武夷山离他村落很远的一片老树林里,完全是几棵荒野的老茶树,树干粗壮,采摘难度很大,为了采这泡茶青,必须攀爬树上,拗断好几条枝干。这一年仅采一次,采得茶青大约有15斤到18斤左右。
故事三,茶青加工工艺技术难度有点大。毕竟茶青才10几斤,开动机器加工是不可能了,所以全部只能手工加工。晒茶青—炒青—柔捻—烘烤—挑拣—成品。这每道工序都必须用手,特别在烘烤这一关,炭焙温度需要把握非常精准。所以整个加工实属不易。所花心思很强悍。
故事四,量稀少,加工而成仅有三斤多。这么荒野的老茶树,产量是绝无仅有,能够拥有这三斤多的茶,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产量自然及其稀少,市面几乎见不到。也只有真正农村产茶的农民才可能遇到。所以这样的茶,除了珍惜也只能珍惜。而熟知这位老师傅,我对他的茶深信不疑。因为他手中这款茶真真实实仅有这三斤多。
故事五,成品茶,条索粗糙暗沉,香气独特,荒野味很足,具有老枞红茶的味道。昨晚几个朋友围坐茶桌泡饮这泡茶。仅是闻起香气,连声称赞。几个朋友连声称赞:香气真得很独特,闻所未闻。
故事六,耐泡度极高。这泡荒野老枞红茶,不夸张地说,一泡茶连续泡饮13泡,茶汤依然不变,口感依然很佳。昨晚4个朋友泡饮这泡茶,连续反复冲泡,时长将近2个小时。最后一冲做个实验,把100度的热水浸泡在茶碗里长达2个多小时,打完1000多分的扑克游戏后,再饮此泡冷饮茶,竟然口感无变,不苦不涩,入口还是很顺滑。实属难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