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凝练 寓意丰富——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雨中的猫》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27卷 第6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2月 Vo1.27 No.6 J0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c.2011 短小凝练寓意丰富 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雨中的猫》 张利敏 (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作为出色的文学家,海明威有自己独特的创作理论,其冰山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 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研究文学作品一定要明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本文主 要分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其短篇小说《雨中的猫》中的应用和体现。 【关键词]海明威;冰山理论;雨中的猫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1)06-0024-02[收稿日期]2011—09—19 海明威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要尽可能真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 实地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风貌。阅读《雨中的 1961),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其 猫》就像管中窥豹,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映射了第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 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雨中的猫》 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 发表于1923年,这是个新旧文化交替的特殊时代, 学奖。 当时的社会思潮、历史事件都对海明威的价值观、世 在文学创作上,海明威有自己独特的创作理论。 界观以及妇女观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他曾经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解 海明威还是一个男性主体意识很强的作家,他 释说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 所提倡的女性独立自主是在男性允许的范围之内, 之一在水面上。他认为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 不对男性的主体位置起破坏作用。文中的女主人公 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 像猫依附于主人一样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小说一开 之七”,作家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 始,当无事可做的妻子无意间看见了窗外躲雨的小 容。所以海明威的作品以语言的简洁和精确著称, 猫,忽生冷悯之情,猫的命运及其处境使她产生了一 他要用最少的词语表达最多的内容,简练的词语背 种很深刻的共鸣,雨中的猫激发了妻子同病相怜之 后具有高度的暗示性和丰富的内涵。海明威发表于 感。作为妻子的她又何尝不是一只雨中孤独无助的 1923年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情节虽然简单,但是 猫呢?她温柔贤惠、顺从听话,甚至有些逆来顺受, 寓意却非常深刻。自其发表以来,就备受读者和评 可是丈夫对她却是漠不关心,甚至有些冷酷无情。 论者的青睐和关注。这篇小说集中体现了海明威清 妻子就是猫一样的宠物,丈夫需要她时,她是存在 新凝练的语言风格、精心安排的故事情节、细心雕琢 的;不需要她时,她是可有可无的。她没有属于自己 的叙事结构。其简短的篇幅和简洁的语言就是浮出 的生活,一切必以丈夫为中心。她感到自己像那只 水面的冰山的八分之一,而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寓 猫一样可怜悲哀,于是对它生出一种难以言状的同 意则是深藏在水下的冰山的八分之七。 情,这种同病相怜的情感使她力图要帮助那只猫摆 脱被动与恐惧的处境。 《雨中的猫》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大雨天,一对 这只可怜的猫就是美国太太的化身,海明威有 在意大利旅游的美国年轻夫妇在旅馆休息。丈夫只 意没给她起名,因为她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个普通 顾看书,百无聊赖的妻子朝窗外张望,忽然看到一只 的美国妇女,她们像宠物一样委身于自己的丈夫,需 躲雨的猫,顿生怜悯之心,想收留这只可怜的猫,但 要丈夫的呵护和关心,但是男人们却冷漠厌烦、脾气 无奈猫跑走了。最后旅馆老板送给这位太太一只 暴躁,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猫 20世纪2O年代是妇女思想解放的年代,长期 [作者简介]张利敏(1978一),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第6期 张利敏:短小凝练 寓意丰富 25 的父权文化遭受质疑,年轻妇女要求自由、平等和解 放。无助的猫就是妻子的化身,她保护了猫,也就是 一希望化为泡影,参战者一下子就从意气风发转为愤 世嫉俗。他们觉得战争是一场噩梦,根本就不应该 参加。而战后仍然存在的强权政治和玩世不恭的物 种自我保护。于是,她冒雨出去寻找那只猫,可是 猫不见了,于是怅然而归,她没有得到她想要的那只 质至上主义,也使他们感到理想的破灭,他们的生活 失去了方向。美国年轻人普遍感到精神的空虚和孤 猫。其实妻子失望并不是没有找到猫,而是没有实 现心中的某种期望。猫或许还在雨中游走,猫的处 立,他们感到前途暗淡,只得以对传统观念的反叛、 境没有任何改变,她的所有努力就这么在无形中化 为乌有。一只消失在雨中的猫引发和调动了这个女 人所有的自我想象、自我表现、自我改变、自我创造 的生命潜能。从一只猫想到改变自己,颠覆她面前 的生活状态。于是受到触动的妻子开始愤懑地宣泄 自己的愿望。“我要用自己的银器吃饭,我要蜡烛, 我要把它点燃,我要在镜子前面捋头发,我要一只小 猫,我要几件新衣裳。”¨ 对蜡烛、猫、新衣服的向往 暗示出妻子对浪漫爱情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平等社会地位的渴望,而 这——又恰恰反映出当时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从 属地位。丈夫没有给予妻子足够的理解、关爱和重 视,他对妻子的愿望极不耐烦,说道:“噢,闭嘴!找 点书看看吧。”l2 妻子要改变生活的愿望就这样被 丈夫随意而无情地拒绝了。当知道愿望成奢望之 后,妻子说:“不管怎么说,我要一只猫。”她说,“我 要一只猫。现在我要一只猫,如果我不能有长头发 或什么好玩的,我能有只猫也好。” 这表示妻子不 再逆来顺受、不再压抑自己、不再放弃对生活的追 求。但是丈夫充耳不闻,他只管看自己的书。妻子 最终也没有改变,她在家庭中仍然是丈夫的附属品、 仍然没有真正自由的权利、仍然受制于丈夫。 小说最后,旅馆老板给她送来了一只大玳瑁猫, 但可惜这不是她要找的那只猫。这就是女性尴尬的 处境,她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即使 得到也是男性给予的。她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 地位,很难摆脱依附于男人的境地,她的努力受制于 男性和社会,女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很难实现。 由此可见,当时美国妇女尴尬的社会地位:在女 权运动的鼓舞下,她们要求自我解放,主张自我权 利,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口号易喊,实施艰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 界而进行的一次非正义战争。美国威尔逊政府在战 争末段对德宣战,成为轻易得益的战胜国。许多美 国青年在“以战争结束战争”口号的蛊惑下赴欧参 战。他们希望能在欧洲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然 而,残酷的战争所带来的无比苦难,使他们看透了爱 国、英勇等词语的虚伪。 他们深感被人愚弄了,当 消极遁世的行为来进行反抗。 在《雨中的猫》中,年轻的丈夫自私冷漠、脾气 暴躁、令人生厌。但是在责备他的同时,读者也应注 意到他身上反映的社会问题。文中的这位丈夫是当 时所有美国青年的代表,在其冷漠的外表下有着一 颗受伤的心,他们丧失了爱的能力,残酷的战争毁灭 了他的理想、爱情和生活。他渴望改变现状,但却没 有勇气和能力采取积极的行动。他心灰意冷、消极 遁世、性情暴躁。当面对絮絮叨叨的妻子时,他虽然 不胜其烦,却不愿尝试着去说服或者劝导她,而是简 单粗暴地让妻子闭嘴。他的烦躁不安其实正是他内 心无助的体现,他的冷漠外表正是内心懦弱的外露, 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影射着丧失了的爱的能力。这位 名为乔治的丈夫只有一个没有姓的普通名字,这似 乎在暗示:男主人公精神上的危机和冲突不是个别 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美国社会的普遍现象。海明威 以简洁的文字、深邃的内涵,勾勒出了战后美国迷惘 的一代的精神生活的缩影,体现出他对人和社会的 深刻忧虑。 四 在《雨中的猫》中,文学巨匠海明威成功地运用 了冰山理论,不动声色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的美国人生活状态。女人们渴望独立自由,但又无 力摆脱男权文化的束缚;男人们冷漠无奈的外表下 藏着一颗被战争揉碎了的心。海明威以四两拨千斤 的文学创作功力揭示了战争对人心和社会的摧残。 [参考文献] [1]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集[M].任小红,译.北京:北方 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2]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2. [3]曹巧欣.风雨飘摇的新女性——《雨中的猫》:女性意识 的觉醒[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9). [4]胡玲玲.解读《雨中的猫》中猫的隐喻[J].安徽文学, 2010,(6). [责任编辑:白彩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