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理论逻辑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4年7月 第27卷第4期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engli Oilifeld July.2014 Vo1.27 No.4 DOI;10.13600 ̄.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4.04.012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的理论逻辑 吕 外 (南京政治学院学员14队,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弥补政府和市场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 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论述和阐释西方学者言论学说,对于政府购买社会组 织公共服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国家与社 会二重化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向社会放权的具体方式之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正义的实现,推动社会发展;也是马克思 主义人本观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是马克思公共服务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市民理论;社会组织;政府购买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4)04—0043—04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 体滞后,尤其是在理论依据研究方面,更多的是集中 在翻译和述评国外学者的理论观点,即使是研究具 体的政府购买行为也多是引用西方学者的理论来论 证。具体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政府购买社会组 织公共服务进行理论论证的研究严重缺乏,而跨越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本土存在”直接讨论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_】]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指出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 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 会购买,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_2jl 。而在 2013年9月26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 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公 其发展显然不合适,只有深刻认识政府购买社会组 织公共服务这一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 理论逻辑,才能把握其发展机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服务制度的建设。 一共服务领域要更多利用社会力量,要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 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 的社会力量承担,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 支付费用。同时还提出要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 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形成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对马克思主 义市民理论的适应 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 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 高_3]。事实上,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在积极 探索和实践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在政策指导、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不赞同黑格 尔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于精神的自我运动,他认为这 种唯心主义式的历史发展理解是抽象的,不能具体 地阐明市民社会的实质。市民社会更应该从现实的 历史和社会角度来审视,需要从反映现实经济关系 经费保障、工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 经验。与政府积极探索实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 的“经济学”“物质生活关系”来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说 明。基于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鲜明的 国学界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研究呈现整 【收稿日期】2014—05—04 【作者简介】 吕 外(1989一),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南京政治学院学员14队2012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43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engli Oilfield 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 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 他 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一种适应。 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马克思主义 公平观的本质体现 认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 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 活和工业生活”[4n∞。对于黑格尔的“国家决定市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 取向,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并且为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理论,马克思 从现实的历史运动出发对其进行了批判,论证出市 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 张解决不公平问题不能寄希望于“人性的复归”,必 民社会才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并且决定政治国家。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家庭和市民 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他们才是真正活动着 的。”[5]1。恩格斯也说:“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 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f ]】 在马克 思恩格斯看来,市民社会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是人的 最直接的现实生活领域,国家只不过是市民社会的 表现形式,是由市民社会决定的。当然,马克思主义 也承认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也有完全合一的时候, 这是因为国家是在私人利益和阶级利益出现后诞生 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随着阶级矛盾的 加剧,统治阶级会通过国家这一工具加紧对社会的 控制,最终使社会淹没于国家之中。但是,“一旦现 实国家生活苏醒,市民社会由于自己固有理性的推 动而逐渐摆脱同业行会…… ̄E9198这里的同业行会 就是指政治国家。而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结果 就是国家与社会的二重化。 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并决定国家,国家只不 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最终会因为 其与社会的分离而不得不回归于社会。国家回归子 社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小 政府,大社会”社会治理模式实现过程。之所以要经 历这个过程,是因为社会不可能一下子就具备足以 把委托给国家的管理权收回来并进行自我管理的能 力,社会需要能够承担因国家退缩而交出来的管理 权的得力承担者。社会组织作为市民社会的结构要 素,具有多样、平等、竞争、创新等特点,无疑是最佳 的选择。因此,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就成为必然。我 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会极大地激发社会组 织的活力,能够为社会组织带来有效的物质帮助和 政策扶植,促进社会组织能力的提升和组织结构的 优化,是培育社会组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时,政 府在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过程中虽然仍然需要承担 主要责任,但实质上是还权于社会的一个过程,这是 44 须依据社会生产发展提供的条件来确定分配的水平 及其公平程度。而社会生产力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差 异性以及同一时期不同人群的社会实践差异,又导 致公平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首先表现在公平在 不同时期的内涵、标准和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比如 恩格斯就曾说过,“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 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 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甚 至可怜的行政区域条例法也是对永恒公平的破 坏。州6]孔 其次,公平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在同一时期, 针对某些事情对某些人或某一类人来说是公平的, 对另一些人或其他人来说却是不公平的,人们对同 一现象的公平与否的理解完全不同,比如在封建社 会中,地主阶级认为公平的事务在农民阶级那里并 不见得能得到认可。同样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也会因为对公平的理解不同而在处 理某些问题时产生斗争。既然公平是相对的,那么 在确定某一件事或某一现象是否公平时到底该以什 么为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以公平是否推 动了当时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 发展为标准。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推进公 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平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 体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相契合。首先,我国是 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公平正义是我国的首要价 值,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这一价值的最直接体 现,通过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实现这一价值的 具体方式之一。其次,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 与当前我国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一 定要以提高效率为价值导向。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 共服务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效率优先这两 点实际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此外,政府购买社会组 织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维护社会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engli Oilfield 稳定团结,为社会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设了 有利条件。 三、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马克思主义 人本观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关注人的发展和全人类 的命运前途,其所有理论、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确定 为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马克思首先对人的 本质进行了探讨,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 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lj5。这一科学论 断明确了社会属性为人的根本属性,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其处在社会中并且其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 撑。籍于此,马克思积极找寻能够促进人全面发展 的理想社会,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了这一理想 社会的最高判定的价值标准,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 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 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 展的条件。,,【 ]2g 而符合这一标准的理想社会就是共 产主义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 步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 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 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 主义者所向往的。,7[52330 综观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深刻认识到了个人 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规律,社会 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同样个人的全 面发展也将有力地带动社会整体的前进。当然,这 里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 展,而不是一部分人发展另一部分人却不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党在社会主义建设 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进行了积极有益的 探索,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 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以人为本”思 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从政府 公共管理角度来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要 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的一项 重要标准就是能否提供均等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为 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目前,我国政 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还是以政府自己直接提供为 主,但是政府毕竟精力有限,很难依靠一己之力实现 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在这方面必须依靠社会力量。 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 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 公益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特点,在某些方面能够提 供比政府和市场更具明显优势的服务产品,为人的 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通过购买社会组织公共 服务还可以激发社会活力、舒缓就业压力、推进公益 事业以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此 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是党和政 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是服务型政府建 设不可或缺的因素,必将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 更多的现实条件。 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马克思主义 公共服务理论的具体实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在其经典著作中直接 提及“公共服务”,但是,他们在论述国家理论以及生 产分配理论过程中,在不同场合对公共服务的范围、 来源、供给方式等都做了论述,这些零散的思想观点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国家除了具有维护 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职能外还应该具有社会管理职 能,社会职能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 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马克思在总 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认为:“政府的压迫力量和统治社 会的权威就随着它的纯粹压迫性机构的废除而被摧 毁,而政府应执行的合理职能,则不能由凌驾于社会 之上的机构,而是由社会本身的负责任的勤务员来 执行。”这进一步指出国家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 能是国家政治统治职能的前提,“政治统治到处都是 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执 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5∞恩格 斯也在《反杜林论》和《论住宅问题》中以社会公共管 理需要的视角论证了国家的起源问题,进一步指明 了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 产生的,提供公共服务是国家的必要职责。从公共 产品作用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公共产 品是维系和推进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不仅可 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 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 充分的自由和发展和运用o ̄[71307这是在任何社会中 所必需的。 45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engli Oilfield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与生产力的 管理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为了促进社会稳定,提 发展水平是呈正相关的,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 高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尤其是当政府提供的公共服 时候,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比较单一,而当社会经济发 务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借助社会 展水平较高时,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公共服务 力量就成为必然。其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促进公 供给_8]l伯。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马克思通 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为社会个体的发展提供有效 过对东西方节约用水和共同用水方式比较,得出在 保障,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此外,我国 西方经济发展高的国家除采取政府供给方式外还可 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物质财富的增长,这也 以采取私人企业家联合供给的方式,而在东方则由 要求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应该更具灵活性和多样 于工业文明程度低,只能采用政府单一供给的方式。 性,这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 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o13—09—30].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一O9/3O/m一117575742.htm.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O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李仙飞.马克思主义视域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Marxist Perspective LVWai (Students of 14 Teams,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Na iⅡ詈210003,China) Abstract:The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If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ublic service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equalization.However,the primary concern of domestic academia is the research of western scholar s theory viewpoint.They haven t yet conducted a systematic study ab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In fact,the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from so— cial org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separ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is a form of the country delegate powers to the so— ciety.Ifs helpful to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and can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 ment.Ifs also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Marxist humanism and can create a good condition for each person's full scale develop—. ment.It i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Marx's theory of public service in China. Key words:public services;Marxism;social organization;the government purchase (责任编辑王先霞)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