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活动教案
活动课题:《伊索寓言》名著阅读指导 教学时间: 2 周次 活 动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教学工具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伊索寓言》 教 学 内 容 一、谈话导入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2。小结: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10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现情节: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3、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情节,然后请看过的同学说说,你想象的和原文是否一样。 4、讨论:这些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在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阅读资料中的《农夫和蛇》,说说你对其中农夫的看法。 3、明白寓意: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之所在. 四、延伸讨论 钱钟书先生曾经就这本寓言的寓意作出过其他的分析,大家先看看课本中的介绍,然后想想,在自己看过的故事中有没有可以找到其他寓意的故事?你对于钱老的分析有何看法?(附钱老的文章) 五、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作业:继续阅读《伊索寓言》 另外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任课教师: 李燕
名著赏析 兴趣活动教案
任课教师: 李燕
活动课题:《三字经》 教学时间: 3 周次 活 动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诵读《三字经》原文,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 重点 难点 教学工具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字经》 教 学 内 容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2、你喜欢黄香和孔融吗?为什么?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那。 二、 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出示《三字经》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3、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4、背诵比赛。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孔融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还知道那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3、歌曲《我的好妈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4、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学习了今天的《三字经》内容,你有什么打算? 任课教师: 李燕
名著赏析 兴趣活动教案
任课教师: 李燕
活动课题: 好书不厌百回看 教学时间: 4 周次 活 动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推荐小说《红岩》,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重点 难点 教学工具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字经》 教 学 内 容 1.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好书向你推介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趣过渡。 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思,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推介一下吗?(指名) (随着介绍而分类板书书名。)4)小结。5)过渡. 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你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一定会想看的。 3.推介小说《红岩》,延展课文知识。 1)导入,复习《狱中联欢》. 2)师出示小说《红岩》,介绍作者及故事背景、梗概\" 3)谈话激趣。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描写细腻,很值得我们欣赏。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会分辨哪些是好书。 任课教师: 李燕
名著赏析 兴趣活动教案
任课教师: 李燕
活动课题: 指导走进童话 教学时间: 5 周次 活 动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过程与方法 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教学工具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童话 教 学 内 容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1.展示: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画,仔细看。 2、你认识他们吗?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读过老师发给你们的童话故事了吗?你知道这些童话都是谁写的吗?(郑渊洁). 2、通过读书同学们认识了皮皮鲁、舒克、贝塔等这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很多,那么你是怎样去读这些童话故事的呢?谁能介绍一下你读书的方法? 学生介绍。 3、出示问题: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同学们抓住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4、但是我们仅仅读懂人物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这篇童话要留给我们什么,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自由交流. 小组汇报。 三、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任课教师: 李燕
名著赏析 兴趣活动教案
任课教师: 李燕
活动课题: 感受爱的伟大 教学时间: 6 周次 活 动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仔细阅读《两颗燃烧的小星星》. 过程与方法 阅读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爱的伟大. 重点 难点 教学工具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两颗燃烧的小星星》 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已经学过了《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那有谁能够简单地向大家说说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啊? 二、例篇导读 1、 请同学们翻到第20页,仔细阅读《两颗燃烧的小星星》,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担忧:学生都简述课文大概内容,回答重复怎么办?) 2、 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文,读好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3、 请同学再仔细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中有没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4、 请同学拿出“读书卡” 三、阅读实践 谁愿意向全班同学说说你的收获。 四、小结 1、 谁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任课教师: 李燕
活动课题: 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 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拟人、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2。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夏天怎样?秋天又是怎样?现在呢?)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
2。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指名背诵)
3.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啊,通过你们的背诵,让我们跟随袁鹰感受了枫叶如丹,在张晓风的笔下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啊? 4. 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两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二、 指导阅读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日的晚霞》,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你发现了吗?(指名回答:写作手法——三个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在书上标注出来。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课件出示)谁想读读?(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 其实《迷人的小河》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迷人的小河》哪些地方用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 ②指名回答
③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 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4. 交流: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
三、总结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热爱读书吧!
四、拓展推荐老舍 《济南的冬天》朱自清 《春》何其芳 《秋天》宗璞
活动课题:《水浒传》的读法 教学目标
1、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情趣、导入文本。 1.出示醒木和扇子让同学们来猜.
2.导语(说评书):“今天这回书,说的是北宋年间,内有奸臣当道,外有盗贼横行,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却说那山东境内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中间一处高地唤作宛子城,又叫蓼(liǎo)儿洼,端是块好地方。其聚集了一伙儿热血汉子,他们上应天象,下顺民意,替天行道,结义梁山。奸臣们叫他们为贼寇,百姓们称他们为好汉,秀才们唤他们为水浒英雄,实在是了不得啊!且让我们抬起头,昂起胸,大话水浒,走近英雄!(拍醒木)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得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得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得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
(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 “喜欢它吗?”
“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这个就必须首先读懂其中的故事!” (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水浒英雄)
“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 (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
误入白虎堂 林冲 醉打蒋门神 武松 大闹清风寨 花荣 斗浪里白条 李逵 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
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一片断描写得是谁?”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三、运用方法,实践阅读。
1.师:“请大家拿起身旁的卷子,这里有三个长片断,请大家先泛读这三个片断,然后再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精读,读完后,再说说你读懂了哪个人物,从他的身上你读懂了什么?”
2.生精读,交流。
3.师:“大家讲得非常好,能否用给你说钟爱的人物写几句话的评语.” 4.生写作交流。 四、趣味总结,拓展训练.
1.师:“听了同学们的评语,老师也想给水浒英雄们写一段评语,想听吗?‘试看水泊梁山,英雄几多风流,百姓谁人不赞,万年青史播英雄。”“欲想继续研讨,且听下回分解。” 2.作业布置: 读一读
精读《水浒》中的三篇文章,感受文章语言,领悟文章中心,走进人物内心。 写一写
针对本课《水浒》片断中你最喜爱的人物,写一段人物评析,内容、形式和字数均不限。 演一演
在《水浒》中找一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的故事,与你的好朋友一起排练一出小说剧。
活动课题:推荐阅读《中国节》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2、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中国节
1、今天老师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节》。(出示《中国节》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 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2、那你们知道有那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
3、《中国节》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
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 四、感受中秋节
1、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
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反馈
先秦时期:老人吃的糍粑饼 唐明皇时期:仿造嫦娥的仙饼 唐高祖时期: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 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
总结: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出示中秋习俗课件)
祭月 请篮神 听香 吃月饼 吃芋头 烧塔 走月亮 摸秋 竖中秋 骂中秋 夺状元饼以及少数民族的办歌墟 追月 寻月 偷月 闹月 跳月
6、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同学们想了解吗? 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9、紧接着中秋的就是--(重阳节)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讲)
10、过去人们国重阳节是为了祛灾避邪,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老人节了,希望人们能够尊敬老人。同学们,今年的重阳节,你准备怎么做呢?(学生自由讲)
12、是啊!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去阅读的一本书。 四、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活动课题:《好书大家看》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小说《爱的教育》,激发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阅读活动是—-好书大家看。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2)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我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下,听了部分同学的推荐发言。发现了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并且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指名,随着介绍而让学生板书书名。) 4)小结。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大家的确读了一本好书。你们都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但要注意,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同学的书,记得爱护这些书籍!刚才大家介绍的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 3、老师推荐:
1)教师介绍《爱的教育》一书:
这本书是意大利的获奖作品,记述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作者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此书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早在一九二三年我国的夏丐尊先生就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夏丐尊老先生用了三天三夜留着泪将书读完,当他翻译这本书时,也是常常留着泪.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想看吗?由于此书的册数有限,我们先看一看目录都有什么故事。 2)出示书中的目录:
个人浏览目录,看一看故事的名字.
小组互相交流故事的名字。(激发学生们的读书欲望)
3)教师介绍:整篇小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我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高尚的行为》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听完之后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4)全班交流这篇故事的感想。(阅读欲望达到高潮)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内每个故事都很感人,我在给大家读一个故事《虚荣心》。究竟后来是怎么回事?那个男孩子是不是骄傲哪?同学们想知道就借书自己看吧!(到故事的关键处停下,让学生回去借书看完。)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图书室借阅吧。不要忘了我向大家推荐的《爱的教育》啊!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