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辅导技术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

来源:化拓教育网
心理辅导技术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

参与了心理健康教育区域协作组研讨活动后,我深有感触,经过继续学习,使我在此研讨题目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认为要想使心理辅导技术在教学中更为有效的应用,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 以技能形成为导向。

心理健康辅导课的目的主要不在于知识的记忆,而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处理自己在适应环境中的问题的方法。在活动之前要充分地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的思考,每一环节结束时要做好总结或帮助学生自己总结。

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们熟悉的人和事开始,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讨论学生的实际经历,最容易为学生理解。在课程进行当中,要注意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实际体验与看法,这时候辅导人员的角色更多地不是宣讲者,而是倾听者、对话者。

二、 调动学生全体的参与

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是全体参与者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积极改变,这就要求辅导人员要尽量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参与活动的机会。辅导人员不能忽视那些内向、腼腆的学生,而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或在演练中扮演适当的角色;对那些特别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不是生硬地打断他们,而是向他们讲清楚,大家共同参与的活动才是成功的活动,鼓励他们给别人提供表达的机会。实际上,让不同的学生学会积极地、平等地参

与课程的活动,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

为了有利于表达与交流,辅导班级的规模不宜太大(学生数一般在30人以内为好)。现在学校中的实际班级规模往往都很大,在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考虑拆分成小班开展辅导。更可行的办法则是在同一班级中分小组开展活动,如多进行组间竞赛性质的游戏、讨论分小组同时进行,等等。小组中往往需要产生一位组织者,他应当尽力让各位同伴有同等的表现机会,并且小组领导本身也要每次轮换。

四、灵活的授课方式

心理健康辅导以发展技能为导向,在授课过程中,辅导人员的任务包括讲解、示范、指导等方面。在课堂上,适当的知识讲解仍是必要的,但应当努力做到轻松活泼、简明易懂,要注意尽可能多采用录像、图片等直观形式增强讲解效果,板书也要尽量醒目、多彩。辅导人员要特别善于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关于如何与他人接近、沟通,辅导老师本人、做得较好的同学、教学录像中的人物,都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而那些通过学习成功地克服了原来的不适应或困扰的同学,尤其容易使学生觉得亲近、可学。辅导人员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对练习结果提供准确的反馈、给予鼓励和评价,更好的激励学生参与的热情。在适当情况下,辅导人员也要布置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会的技能迁移到实际生活,处理好自己的当前问题。

当然,一堂好的心理辅导课能否成功地完成目标,最重要的还有授课老师的语言、态度和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和自我开放,激发学生共情、尊重、倾听、积极关注的热情,要让真诚贯穿活动始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