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8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汉族,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文章主旨】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文言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对照注译】
原 文 注 释 译 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往】去。【见】看望、拜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见】之。 看望他. 【或】【谓】惠子曰:“庄【或】有人。【谓】对……说。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恐】害怕。【国】国都。
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1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 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 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 曰:“南方有鸟,其名 为鹓雏(yuānchú),子知之乎? 夫鹓雏发①【于】南海,①【于】从。②【于】到。 而飞②【于】北海, 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 非梧桐不【止】,非【练【止】栖止。【练实】竹实,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实】不食,非【醴(lǐ)泉】即竹子所结的子.【醴泉】甘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不饮. 泉,甜美的泉水。 泉水不喝。 【于是】【鸱】(chī)得【于是】在这时.【鸱】猫头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腐鼠, 鹰。 老鼠, 鹓雏【过】【之】,仰而【过】飞过。【之】代指腐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视之曰:‘【吓】(hè)!’ 【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今】子欲【以】子之【今】现在.【以】用。【吓】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梁国而【吓】我邪?” 【文章赏析】
本文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成鲜明对照,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雏”“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雏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
2
威胁。 '我吧?”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文章主旨】
本文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文言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对照注译】
原 文 注 释 译 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梁】濠水的桥上. 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从容】悠闲自得。【是】这。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容】,【是】鱼之乐也。” 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 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 不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3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惠子曰:“我非子,【固】【固】本来.【全】完全,确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定是.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起。循:顺着.其,话题.本:话题, 最初. 子曰‘汝【安】知鱼乐’【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云者】如此如此。 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儿的快乐’等等,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文章赏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练习与检测】(共50分) 一、阅读与思考(共21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4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鹓( ) 醴( )泉 鸱( )濠( )梁 鲦( )鱼 汝( )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 .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 .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 .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 .
3.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视若浮云的态度.故事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
4.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4分)
5.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谈往还的朋友.惠子真的像《惠子相梁》里那样无耻吗?庄子和惠子的关系究竟怎样?(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29分)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呆若木鸡
纪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
5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 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 ) (2) 谋报浑沌之德 ( ) ..(3) 方虚骄而恃气 ( ) (4) 反走矣 ( ) ..2。 翻译句子。(8分)
(1)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2)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3) 方虚骄而恃气。
(4) 犹应响影.
3。 说说“呆若木鸡\"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2分) 4。 《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4分)
5。 《呆若木鸡》中当斗鸡“望之,似木鸡矣”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请你说说其中“德\"的内容。(5分)
6.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请简述这两个成语的故事内容。(6分)
6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子
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5. 《庄子·徐无鬼》讲庄子路过惠子墓前,向学生慨然感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已了。庄子的话很深沉,也很动人,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 二、 1。(1)相互,一起 (2)商量 (3)正 (4)转身
2。(1) 人们都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看、听、吃及呼吸。 (2) 即使别的鸡呜叫,已经没任何反应了. (3) 正在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
7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一本通 8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