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默写理解性师说1
1、《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9、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10、《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3、择师的标准是: ,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5、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 。
6、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
终导致的结果是: , 。 7、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8、《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
, 。 11、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 , , !” 1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
是: , , ?
13、《师说》中作者交代写作本文的原因的句子是: , 。
14、韩愈 在《师说》中,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