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车操作流程及安全要求
1. 引导管束车到指定卸载位置。
主要风险:引导有误,车辆碰撞加油柱、损坏气阀。 控制措施:专人引导车辆,与车辆驾驶员的有效沟通。
2. 放置防溜器、支撑枕木,放下管束卡车的拖车支腿,摇柄复位。 主要风险:未放置防溜器、枕木,牵引车头与气瓶车分离;对接时,支脚移位,扭转导致管束车倾覆事故。
控制措施:精确定位防滑装置、枕木并确认稳固。 3. 固定管束后门。
主要风险:管束车后门未锁定,门扇松动,影响充气柱、卸气胶管。
控制措施:后门开启后,插入车门固定销。 4. 连接静电接地夹。
主要风险与静电接地无关,管束车产生静电积聚,引发火花放电。 控制措施:车体、气瓶分别连连接静电接地夹。 5. 关闭压缩机。
6. 确认管束车气瓶内无气体泄漏。 主要风险:气体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
控制措施:管束车静止时,听有无漏气声响;用气体检测仪检漏;用肥皂水涂抹,观察是否有气泡。
7. 开启加气柱放空阀,确认排气软管中没有压力。 主要风险:安全软管上的压力,无法对接,设备损坏。 控制措施:按排气、卸压、对接程序操作。
8. 检查管束车的快速连接器是否具有良好的空气传导,检查充气嘴0形密封圈完好。
主要风险:充气嘴OO形密封圈损坏、有杂物,造成气体泄漏。 控制措施:OO形圈应光滑、清洁、无破损。 (二) 拿起
1. 连卸载气软管与管束车快装接头并确认。
主要风险:连接不牢固,泄漏气体、软管冲孔后对人员造成伤害。 控制措施:对位前送,听见“咔嗒”声响后,轻轻拉动以确认。 2. 打开管束车进气总阀。 3. 打开集束运输车的钢瓶阀。 4. 打开填充柱入口阀。
5. 检查管束运输车的气缸压力不得超过20兆帕。 (三) 卸载 1. 关闭压缩机。
2. 关闭集束运输车的钢瓶阀。 3. 关闭管束运输车的主进口阀。 4. 关闭填料塔入口阀。
5. 打开排气泄压阀,排放排气软管中的残余气体。
主要风险:在压力下强行拆卸软管,软管损坏伤人。 控制措施:按排气、卸压、拆卸程序操作。 6. 拆卸放气软管、复位。 7. 拆卸静电接地夹。 8. 关闭管束后门。
9. 升起管束车支脚,收好枕木,撤出防溜器;引导车辆安全离开加油站区域。
(四) 安全注意事项
1. 管束车支脚到位后,支脚摇柄应复位,避免管束车翻车事故。 2. 卸载前检查管束车支脚定位销是否完好,如有丢失或损坏,及时填补或更换,避免因定位销故障导致管束车支撑脚塌陷。
3. 开启管束车气阀时,先打开管束车主气阀,然后依次打开分缸阀,避免进气总阀压力过大。
4. 开启进气阀门时,必须站在阀门侧面,避免正面直对。 5. 必须按下打开连接到气柱的球阀1/3、1/2,直至全部开启的步骤(每步间隔1~2秒),避免一次性(猛烈)开启,因瞬间压力过大,造成阀门或卸气软管损坏。
6. 确认管束运输车与充气柱软管完全分离、关闭管束后门后,方可启动车辆,避免管束车拉断接气柱,引发漏气事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