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此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为了在太空中有个“根据地〞,人类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就着手进行空间站的建设,先后发射了7次“礼炮〞号空间站,其中七号空间站创造了载人飞行800多天的纪录。而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也于1998年开始建设,于2006年正式运行,并且有16个国家参与其中。国际空间站方案提出之初,我国就表达参与意愿,但被美国拒绝,这让中国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进行空间探索。

那么,耗资巨大的空间站方案的意义何在呢?

首先,空间站内的空间远比一般的宇宙飞船大,且在太空中可停留时间远比宇宙飞船长,因此,在空间站里可以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同时还可以生产加工很多在地球上无法完成的特殊材料,比方,空间站可以生产出结构完整有序、断位缺陷少、掺杂均匀的半导体材料,通过区熔法生长的锑化铟晶体的断位缺陷数量甚至可以减少90%;在空间站加工砷化镓可以弥补常规加工存在的组分过冷起伏、缺陷密度大等缺陷,生产出优良的单晶;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还适宜进行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的加工。

其次,空间站一般位于离地球300~400公里的外太空,航天员除平时可以在舱内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外,也可以出舱进行太空漫步。今后,宇宙飞船还有可能以空间站为基地,继续向其他星体进发。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天宫号空间站预计重量100吨,将来很有可能在现有根底上继续扩大体积,成为更大规模的太空基地。

国防平安问题已经不只以传统意义上的陆海空为边界,而是扩展到了外层空间。卫星在国民经济和国土平安方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遥感、通信、导航等都是国民经济开展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卫星还对敌方的弹道导弹攻击有着不可替代的预警作用,而空间站可以说是卫星的大本营。因此,保证卫星和空间站正常运转是国防平安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空间站方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取得进展。早在1999年就开始逐步发射神舟系列飞船,从最早的无人飞船,到搭载模拟人,再到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飞行。2021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成功验证了交会对接能力。次年神舟九号飞船实现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工作。2021年,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并与2021年发射的天宫二号对接。

我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将在今明两年初步建成。届时,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及梦天实验舱等三段空间舱,在太空组合成天宫号空间站的T字根本型,并与多艘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对接,从而完成航天员长驻任务。天宫号空间站的根本型预计拥有10年的设计寿命,将对全世界开放,各国科学家提出

申请,经批准后都可以利用天宫号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

(摘编自况杰?中国实施天宫号空间站方案的意义?)

材料二:

历经6小时32分钟飞行,神舟十二号与天宫号空间站完成对接,在此次对接任务中,神舟十二号的目标位置是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作为追踪航天器,它需要在抵达中瞄点后,由后向追踪掉头绕飞至天和核心舱的前向位置实施对接。

在神舟视角画面中,天和核心舱前端节点舱在太空中的英姿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节点舱有4个对接口,分别是1个前向对接口、1个对地球方向径向对接口、2个侧向停泊口。其中前向对接口功能最为强大,它不仅可以接纳神舟载人飞船,还可以对接天舟货运飞船,为推进剂在轨补加提供平台。除此之外,明年发射的问天号实验舱与梦天号实验舱也将先后对接前向对接口,再转位对接至两个侧向停泊口。

节点舱同时兼具气闸舱功能,出舱口在节点舱的天顶方向,出舱口外还有效劳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的圆环扶手装置。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三个月驻站期间将执行屡次出舱任务。遥想十三年前刘伯明曾协助翟志刚完成我国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在那次任务中刘伯明在神舟七号气闸舱出舱口只探出了半个身子,而这一次他将尽情拥抱浩瀚太空。

前有天问一号一次完成火星“绕落巡〞,后有神舟十二号开启天宫号空间站有人驻留的高光时刻,对于航天迷而言,如此密集的幸福攻势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仿佛天天都在过年,而这也仅仅是开始。去年年底嫦城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嫦娥探月工程三步走方案的完美收官,明年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方案也将随着天宫号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而胜利收官。两大工程都将进入新的开展阶段,嫦娥探月四期工程已经在路上,载人航天工程的天宫号空间站将进入长期运营阶段。如今,两大工程也到了该考虑会师月球外表的新伟业的时候,六大载人登月评选方案中“两次发射环月轨道集合的载人登月方案〞已经脱颖而出,并暗示明年会有新惊喜,这个惊喜会是什么呢?

〔摘编自知乎?节点舱亮相,太空画面美不胜收?)

1.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在遭到美国拒绝后,中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天宫号空间站,建成后各国科学家将有时机在此进行科学实验。

B. 当代国防平安问题已经扩展到外层空间,只有保证卫星和空间站的正常运转,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开展和国土平安。

C. 天和核心舱前端节点舱“身兼数职〞,承当来访航天器对接与停泊任务,为空间站补充动力能源,同时兼具气闸舱功能。

D. 对航天迷的“幸福攻势〞,既有“探火〞工程顺利开启,又有“探月〞工程的再飞出创辉煌,还会有载

人空间站的完美收官。

2. 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从1999年发射的神舟一号逐步推进到2021年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我国的空间站方案彰显了国家强大的科技实力。

B. 从“天宫〞“嫦娥〞等名称看出,中国航天向世界宣传了内涵深厚的中华文化,也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中国形象。

C. 相比材料一,材料二的语言更形象生动,趣味性也更强,如“这一次他将尽情拥抱浩瀚太空〞“有人驻留的高光时刻〞。

D. 从材料二最后一段内容推断,“新惊喜〞指的是新一代载人飞船登月,这一惊喜预示着载人登月任务已经驶入深水区。

3. 结合材料内容,以下各项中不能表达中国实施天宫号空间站方案意义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天宫二号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实验——搭载的6只命名为“秋丰白玉〞的蚕宝宝中有5只已在太空吐丝结茧。

B. 天宫号空间站将成为完成更多航天科研任务的平台,同时也可能成为深空探索时登陆其他星体的基地。 C. 天宫二号搭载的成像光谱仪和微波高度计为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资源环境与开展潜力等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D. 天宫号空间站的机械臂在承载能力、精度和速度等关键指标方面,与国际先进机械臂相比,都处于领先水平。

4. 请概述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为激发少年的航天梦想,某科技馆将于暑期展出天宫号空间站模型,假假设你是科技馆的讲解员,请给小学的学生简要介绍建成后的天宫号空间站。要求:要点齐全,符合身份特点。 【答案】1. C 2. D 3. D

4. ①首先介绍天宫号空间站方案的背景;②其次从三个方面介绍空间站方案的意义;③然后介绍我国空间站方案的进展情况;④最后展望天宫号空间站的建设情况。

5. 同学们,大家好!这是建成后的天宫号空间站模型。它由三个空间舱连在一起,组成大写字母T,像一个伸开胳膊的巨人,迎接我们的到来。这两只胳膊是将要建造的问天、梦天实验舱,躯干局部是已经建成的天和核心舱。天和舱的前面局部有4个连接口,其中最前面的连接口,随时欢送地球来的飞船做客。 (二)现代文阅读II〔此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时光里的黄姚

王剑冰

黄姚这个名字,会让人一下子记住。它远远地在那里,在你的念想里。那或是一种乡间情怀,一种乡愁感念。

古旧的黄姚,一进来便有一个气派开场:怪石崖壁,拱桥亭廊,八百岁的格树,以迎客的姿态撩幔牵裳;树下姚江环绕,水气蒸腾,直惊艳得人眼目迷离,不知往哪里聚焦。水上的老屋,替镇子保存着岁月,必是格外地喜欢这里,才有了如此宏大的聚集,且聚集得紧凑而有条理。

每日里听不到多少喧嚷,声音都被那些水那些石收纳了。数百年的时光,把黄姚经营得古典而端庄。 偶尔会来一场雨,雨带着雾,像一页页屏风,次第翻过。那些摞在高处的瓦,总是最先得到冷热的讯息。瓦片承受不了的雨滴,会滴滴传递,最终给了姚江。

一条条囊括着深宅大院的老街,老街上旗幌飘摇的店铺,一座座器宇轩昂的宗祠,宗祠内外的庆典喜宴,一个个通江码头,连着码头的灯笼节提灯会,会上的大戏连唱,让人知道,黄姚不是多少年前就为今天的热闹埋下了伏笔,而是多少年前就像今天这样热闹。

除了“悦泰兴〞“金龙门〞“金德庄〞那些老字号,还有“春天里〞“那些年〞“一米阳光〞等新招牌。欧阳予倩以及其他名人的寓所隐在其中,传递着黄姚的温暖与情义。什么时候,这里都像是安闲而幽静的后院。

往往想不到,小门里藏着几百岁的老宅院。有的依山就势,攀到最上边的,是一片翅膀翻扑的瓦。总能见到残垣断壁处砖石的接续,见到朽旧的房门又有了新的木楔。那些或都是生活的叠加。

黄姚,它不突出个体,显示的是整体的大气。

如果在姚江上看,就会感觉古镇是从水里长上去,一直长到地老天荒。奇峰与凤竹簇拥的江水,像丝绸,不必去触摸,也能想象到触摸上去的感觉。姚江融入桂江、西江,最后进入大海。

黎明在风中把黄姚叫醒。一群鸟,聚在一起飞,像开在空中的花。群山在不远处绾着罗髻,似要赶一个露水墟。

早上看黄姚,觉得黄姚氤氲中会飘起来,各种日常都在缭绕,包括炊烟,亮嗓,豆豉的浓香,草药的异香。

进入黄姚,我也会飘起来,气韵奭身,心劲飞扬。

背着书包的孩子,从门里出来,阳光将小小的身影打在石板路上。一只白蝴蝶飞走了,土墙上划出一道翩然痕迹。一个女孩轻轻走过支着板子的老屋,生怕惊了房顶的瓦。墙根的胡枝子,开着粉色小花。这一切,让你想到,在黄姚,哪怕一片叶子,都有它的意义。

夜晚的黄姚,有点像寓言。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巷子忙碌了一天,在红灯笼的轻摇下,睡得很沉。天的穹庐笼盖了四野,一切都在孕育。有什么掉进了水里。偶有一两声虫鸣。

我相信,只要经历过黄姚以及黄姚的夜晚,他会变得深涵而宁静。

我曾经来过,却总是不能真正领略黄姚的全部。我想以对黄姚的热情邀请更多的热情。我想穿越千年,邀李白来望月,这里的月有家的味道;我想邀杜甫来住厦,这里从不会风卷三重屋茅;我想邀郦道元来看水,这里才应该是?水经注?的结尾。

但是黄姚似并不在意,她就那么纯秀地站在芳香馥郁的田野间,站在桂林山水的旁边,站在广西贺州的土地上,等谁,又不似在等谁。

(有删改)

文本二: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假设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溪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其次就是鼠麹草。这种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麹从杂草中露出头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梦想吧。

(节选自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6. 以下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黄姚在人们的印象中成为了乡村、乡愁的回忆载体,源于黄姚这个名字有其动人的魅力,让人一下子能够记住。

B. 黄姚的月、厦和水等景物的美丽可以写人李白、杜甫和郦道元的诗文当中,但纯秀的黄姚对攀附名家并不在意。

C. 文本一既提到了黄姚数百年的悠久历史,也描绘了黄姚一天的美丽时光,但没有涉及新、旧时光的延续

与变化。

D. 文本二“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中的“醒〞字,意在表现山中采菌人的人数之多、采摘时间之长。

7. 以下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文本一中把雨带着雾比作屏风翻过,文本二中把纷扰消除比作黄叶凋落,虽然两个比喻本体的实虚不同,但都韵味悠长,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B. 文本一写黄姚的夜晚,月亮“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这与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软泥上的青荐/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都运用了比较手法,富有动态美。

C. 两那么文本中的“我〞与文中的景物融为一体,既是自然世界的观照者,又是思想情感的抒发者,这和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我〞有着明显的不同。

D. 两那么文本在选择描写对象时,文本一重点选取姚江等名山胜水,文本二主要关注小溪、彩菌等风物,但都着力书写它们在无形中带给作者的感动或启示。

8.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提到了“热闹〞一词,请理解两处加点的“热闹〞的不同含义。 9. 中国现代散文的很多作品,往往是情理兼备,但各有侧重。请结合两那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D

8. ①文本一中的“热闹〞是指黄姚老街从古到今的繁华热闹。②文本二中的“热闹〞是指彩菌雨后繁茂生长,采菌场面气氛热烈。

9. ①文本一情胜于理〔偏重于情〕。该文主要抒写了对黄姚古典端庄、深涵宁静、纯秀大气的赞美之情,但也参加了理性思考,如新旧关系、个体与整体等。②文本二理胜于情〔偏重于理〕。该文主要通过水源、鼠麹草、彩菌阐述对人与人的贯连、个体存在的价值、生命的美好等哲理的思考,但也渗透了对小溪的感谢、对鼠麹草的赞美以及对彩菌的喜爱等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晁错言于文帝曰:“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上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景帝十六年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染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积,以备灾害。今岁或不登,民

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明年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

班固赞曰:“孔子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文本二: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假设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餐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假设是,那么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节选自?种树郭橐驼传?)

10. 以下对文中划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B. 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C. 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D. 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郡国,汉朝初年,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分封给诸王侯,国直属中央。 B. 不胜,“不尽〞之意,此意与?陈情表?中“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的“不胜〞意义不同。 C. 成康,周成王、周康王的并称,史称其时天下大治,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皆为太平盛世。 D. 人,相当于“民〞,唐朝时为避讳而代替“民〞称呼百姓,“长人者〞是指管理百姓的官员。 12. 以下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晁错所说的“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表现出百姓生活贫困不堪,突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

B. 汉景帝推测百姓有时收成不好而生活艰难的原因,表达出景帝在执政时善于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反思。

C. 减轻赋税、休养生息、严格约束官吏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共同的执政理念,这反映出他们儒道法并用的治理策略。

D. 文本二借郭橐驼之口指出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时的弊政,与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态

度一致。

13. 把以下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14. 文本一与文本二表达出的治民之道有何不同? 【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他全力用德政去教化百姓,因此国家安宁,百姓富裕,后世很少能比得上他。 〔2〕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14. 文本一的治民之道侧重于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文本二的治民之道侧重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扰民、伤民,要顺应百姓的天性,要“养民〞。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晁错对文帝说:“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甘甜肥美;饥寒到了身上,就不考虑廉耻了。英明的君主知道这样,所以引导百姓从事农业和养殖业,降低赋税,增加积存,来充实粮仓。〞 文帝听从了他的话,下诏书说:“引导百姓的途径,在于从事农业这个根本,我屡次下诏,每年鼓励百姓多植树,而成效甚微,这是地方官吏执行我的诏令不尽力,对百姓宣传发动不明确。〞 孝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 他全力用德政去教化百姓,因此国家安宁,百姓富裕,后世很少能比得上他。

景帝十六年四月,下诏说:“在器物上雕镂花纹图形,是损害农业生产的事;编织精致华美的丝带,是伤害女工的事。我亲自耕种田地,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为的是给祭祀祖庙时提供谷物和祭服,为天下人民作个先导。我不接受进献的物品,减少膳食,减少老百姓的徭役赋税,是要天下人民努力种田和养蚕,平时就有积蓄,用来防范灾害。今年收成不好,人民的口粮很少,责任在哪里呢?是不是有些奸诈虚伪的人担任了官职,官吏用财物作交易,掠夺百姓,侵害人民。对于不忠于职守、昏昧不明的郡守,丞相把他们的情况报告我,请允许我治他们的罪。〞第二年正月,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下令各郡国致力于劝勉农桑业,增加种植树木,就可以得到衣物和食物。〞

班固的赞语说:“孔子说‘现在的民众,是三代圣明的君主推行正道到达天下大治所依靠的民众,’确实是这样啊!周末、秦代政治的弊病,在于法网繁密,政令严苛,但奸邪盗寇却防不胜防。汉朝建国以后,废除繁苛的法令,让民众休养生息;到孝文帝时,用谨慎俭朴的作风治理国家;孝景皇帝遵守大业成规而不改。五六十年之间,就到达移风易俗,百姓淳朴敦厚的地步。周代有成王和康王时期,汉代有文帝和景帝时期,真是好啊! 文本二: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似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患。从早到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催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好你们的布,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增加我们的生产,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钓翁 罗邺

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褐外无余。 闲垂两鬓任如鹤,只系一竿时得鱼。 月浦扣船歌皎洁,雨蓬隈岸卧萧疏。 行人误话金张①贵,笑指北邙②丘与墟。

[注]①金张:指汉代金、张两大功臣世家。②北邙: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王公大臣贵族死后多葬于此。

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首联写诗人逐水而居,除蓑衣短褐外别无他物,写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状态。 B. 颔联用“鹤〞字既写出诗人两鬓斑白,又表现了诗人的无忧无虑、自由快乐。 C. 尾联借用典故,指出人无论如何富贵都难免一死,流露出诗人消极的人生观。 D. 本诗在画面意境、思想情感等方面,与柳宗元?江雪?比较,是截然不同的。 16. 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

【答案】15. C 16. ①颈联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静谧。②运用了“扣〞“歌〞“卧〞等动作细节,刻画了钓翁清贫乐居的形象。③表达了钓翁遗世独立、不慕富贵的人生态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李白?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险峻的地势,也通过“___,___〞两句表达对剑阁防御的担忧。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一句写晨光微弱,担忧行程;“_____〞一句写日光黯淡,暮色将至。 〔3〕古人常用“鸥〞这一意象表达闲居之意或漂泊之感。唐代诗人杜甫就写过这样的诗句“________,

______〞。

【答案】 ①. 所守或匪亲 ②. 化为狼与豺 ③. 恨晨光之熹微 ④. 景翳翳以将入 ⑤. 舍南舍北皆春水 ⑥. 但见群鸥日日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此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既然自然选择表达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改进与适应,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②( )某一地区的物种,( )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 )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 )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驯化的物种所打败和排挤掉。③对此,我们不必惊奇。④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⑤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即使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⑥或许其中的一些构造甚至不合情理,对此..你也不必惊奇。⑦为了抵御外敌,蜜蜂舍身刺敌;大量雄蜂的产生,却仅为单纯的交配,交配结束便被它们能育的姊妹们杀死;枞树花粉惊人地浪费;蜂后对于其能育的女儿们存有本能的仇视;姬蜂在毛虫体内求食;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都缺乏为奇。⑧依照自然选择学说,真正奇怪的倒是没能发现更多完美无缺的例子。

(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

18. 依次填入括号中的关联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因为 尽管 如果 就 B. 所以 虽然 并且 却 C. 因为 虽然 如果 却 D. 所以 尽管 并且 就

1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如果压缩本语段,那么⑤句的主要意思应该作为本段的核心被保存。 B. ⑥句中的“或许〞不可以删除,它增强了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C. ⑦处作者连续列举五个事例,意在证明自然界的一些构造不合情理。 D. ⑦句中冒号的用法是错误的,此处应把冒号删除,语意更为连贯。 20. 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1) 文中序号为 的句子偏离中心,应当删除。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B 19. D 20. (1) ④

(2)既然自然选择表现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进,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

(二)语言文字运用(此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1918年创作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到1935年?故事新编?中的最后一篇小说?起死?,鲁迅小说创作跨越了十八个年头。这其中,鲁迅对“梦〞的运用也随现实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呐喊?到?彷徨?再到?故事新编?,( )。?呐喊?中?明天?一篇中鲁迅用“梦〞来刻画“粗笨女人〞单四嫂子的心理:“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吧〞。单四嫂子在“明天〞的行进中对于“梦〞的期待坠入无可挽回的过去深渊。

21. 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鲁迅用对“文化历史的过去感〞“文化历史的现时感〞与“文化历史的将来感〞的象征性体验勾勒出来了“梦叙事〞。

B. 对“文化历史的过去感〞“文化历史的现时感〞与“文化历史的将来感〞的象征性体验被鲁迅用“梦叙事〞勾勒出来。

C. 鲁迅用“梦叙事〞勾勒出对“文化历史的过去感〞“文化历史的现时感〞与“文化历史的将来感〞的象征性体验。

D. “梦叙事〞把鲁迅对“文化历史的过去感〞“ 文化历史的现时感〞与“文化历史的将来感〞的象征性体验勾勒出来。

22. ?阿Q正传?中也写到了阿Q的“梦〞,请概述这个“梦〞的内容并结合上文简要评析。120字左右。 【答案】21. C 22. 阿Q的“梦〞是随同别人造反,在梦中,金钱、地位、女人都得到了。阿Q的“梦〞里,他要没收地主财产为己有,还要奴役弱小者。可见阿Q那自发的革命是为了满足私欲。他自尊自大,眼光短浅,私欲横溢,因此这梦注定不能实现。这是鲁迅用对阿Q的“梦叙事〞勾勒出的“文化历史的过去感〞。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英】赫胥黎

〔2〕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

——【法】帕斯卡尔

上面的名言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答案】

探索成功的背后

“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赫胥黎如是说。确实,面对我们未知的神秘世界,永远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

记得冰心早期的一首诗吟: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殊不知当初她的芽儿渗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又记起步步高的广告词:世间自有公正,付出总有回报。平心静气深思,这诗这歌唱出了探索的真谛,道出了探索者的心声。是的,古往今来,圣者贤人们的创业足迹,无不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有拼搏就有胜利,有探索就有成功。 苹果落地,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却引起牛顿深深的思考、忘我的推论,最终发现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正常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为此,他默默无闻,潜修静思,终于创立了佛教。徐霞客踏遍青山成大道;苏轼夜访石钟山;?红楼梦?“字字看来都是血〞……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学会用火,从草栖穴居到住进高楼大厦,从二牛抬扛到科学种田,从七十二徒弟到莘莘学子满学堂,从马车到汽车、轮船、飞机……这一次次的探索,让我们辞别愚昧落后,走进新时代。

在探索中,我们把一颗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科考并遨游;在网上聊天,天涯犹在咫尺;去海底观光,梦寐变现实;机器人成了我们的奴隶,天气陛下俯首称臣。在探索中,我们破译DNA成分与排列,解读多种遗传密码;攻克困扰人类的顽疾——老年痴呆症;克隆羊、猪的诞生,宣告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在探索中,我们发现约4500万年前的类人猿的化石,找到了失落在埃及的港口城市,知晓埋葬136年的沉船之谜。塔里木河科考,发现小河墓地遗址,解读上个世纪八十年的“大耳朵〞之谜、一百年之久的“游移湖〞之惑……探索永无止境,探索将使人类社会更加文明兴旺和幸福。 当然,鲜花与荆棘同在,失败与成功为伴。探索的征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巴尔扎克说:“失败是人生的老师。〞拿破仑说:“人生之荣耀,不在永不失败,而在屡仆屡起。〞对有志者来说,失败只是一笔财富。在探索中,孔圣人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屈原遭中伤被楚怀王放逐,左丘明双目失明……作家严文井六次高考落榜并不气馁,华罗庚交不起学费辍学并未失志,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太空返回大气层时发生爆炸,也未阻止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脚步……探索中的困难和失败只会使我们的脚步更坚实更沉稳。

探索没有停止,人类进步也不会终止。记得曾经有位伟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具备三个头脑。一个是天生的大脑,一个是从书本中得到的头脑,还有一个,就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中得到的头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探索中人们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勤于探索,人类事事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探索吧,青年人!让奋进的足迹化合成创造的交响乐,让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时代的锦绣。竞争与繁荣

召唤新的飞跃,机遇与挑战激发新的追求。让我们把耕耘的铧犁插入共和国辽阔的地壤,建设一个文明桔祥、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