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问题初探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0年第6期 总第155期 征 信 CREDIT REFERENCE No.6 2010 Serial N0.155 我国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问题初探 张 戈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郑州450040) 摘要:由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除2008年、2009年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2000年以来一直快于国内 生产总值(GDP)增长。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出现变异,主要是由于2008年 财政收入先行下滑和2009年财政收入先行企稳的共同作用。为加强宏观调控,应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指标的指示 功能,必须坚持财政资金的“量入为出”,防范政府融资性债务可能导致的风险,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 政策效应。 关键词:财政收入;经济增长;金融危机;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810.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47X(2010)06—0o84一o3 表1 20O0—2010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 \一国内生产 GDP增 项目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 、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基本 、情况 (一)对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界定 已有文献对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界定一般是 用财政收入浮动率、宏观税负、财政收入边际率指标。 若财政收入浮动率大于1,或一定时期内宏观税负上 升,或财政收入边际率高于宏观税负,均表明财政收 入超经济增长。 (二)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概况 牵 \ 总额(亿元) 增长率(%) 总值(GDP) 长率 \ 2O00 13 395 17.0 (亿元) (%)① 99 215 lO.6 2001 2002 16 386 18 904 22.3 15.4 109 655 l20 333 l0.5 9.7 2oo3 2Oo4 2005 20o6 2007 2o08 2OO9 2010 ̄ 21 715 26 396 3l 649 38 760 51 304 61 330 68 518 63 O4O 14.9 21.6 19.9 22.5 32.4 19.5 l1.7 224 .l35 823 159 878 183 868 210 871 246 619 300 670 340 507 268 660 12.9 17.7 15.O 14.7 l7.O 21.9 13.2 16.2 表1显示,除2008年、2009年外,我国财政收入 增长2000年以来一直快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 长。这一结论得到了财政收入浮动率、宏观税负、财 政收入边际率指标的验证(见表2)。 注:①为保持可比性,按当年价算。 ( ̄Y2010年为前三季度数据。 资料来源:2000~2009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财政 部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2 2000~2010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浮动率、宏观税负与财政收入边际率 \ 份 项目~—\财政收入浮动率 宏观税负(%) 财政收入边际率 2O00 2OO1 2002 2003 20o4 2oo5 2o06 2oo7 20o8 20o9 2010前 三季度 1.60 2.12 1.59 l3.5 14.9 15.7 20.5 28.6 23.6 1.16 1.22 1.33 1.53 16.O 16.5 l7.2 18.4 18.1 l9.5 21.9 26.3 1.91 0.89 O.89 20.8 20.4 20.1 35.1 18.5 18 1.38 23.5 30.7 注:财政收入浮动率指历年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相应年份GDP增长率的比值;宏观税负指财政收入总量与GDP的比值; 财政收入边际率指新增财政收入与新增GDP的比值。 收稿日期:2010一l1一l0 作者简介:张戈(1966一),女,河南许昌人,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金融政策。 ・84・ 【金融纵横】 二、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1.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GDP中的第二、三产业。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 调整和优化,GDP中第一产业增长一般明显低于 GDP增长,第二、三产业增长一般高于GDP增长,这 直接推动了财政收人超经济增长。 2.经济效益的提高。税收收入归根到底来自于 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 2000年的4 393.5亿元猛增到2009年的34 542.2 亿元,增长6.86倍,增幅明显超出GDP增幅。 3.现行税制的影响。例如,2008年及以前实行 生产型增值税,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抵扣,新增固定 资产成为增值税税基的一部分。2000年以来,我国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高于GDP增长,助推增值税 增长快于GDP增长。随着居民收人的增长,采取累 进税率制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也随之“升档”,一 定程度上带来相关税收相对于其计税依据的更快 增长。 4.价格变动。财政收入直接表现为货币收入, 因此,价格变动必然会影响到财政收入。2000年世 界性的原油涨价是造成当年我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的重要原因。 5.统计内容的差异。GDP和财政收人的统计内 容存在差异。例如,外贸进口在GDP核算中是减 项,而税收是加项;2007年外贸进出口拉动GDP增 长0.4个百分点,而进口税收拉动税收增长3.1个 百分点。 6.部分税基的超高速增长。例如,2007年证券 交易印花税的快速增长,当年我国股市持续“走 牛”,沪、深两市全年累计交易达46万亿元,同比增 长400%。 (二)非经济因素 1.管理加强的因素。管理加强的因素包括财税 机关加强征管和其他部门加强管理所带来的财政收 入增加。例如,打击走私曾带来关税和海关代征税 收的大幅增加;2007年由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 增值税进行清算,各级税务部门全面加强房地产行 业的税收征管,促使房地产业营业税大幅增加。 张戈我国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问题初探 2.“虚收”因素。财政收入“虚收”是指由于征 收“过头税”而带来的收入不实问题。例如,跨年度 先征后退;增值税只征不退造成当企业销项税额小 于进项税额时,虚收本该退给企业的税款;现行的增 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等按收入而非利润征税,造成 亏损企业还要缴税;提前征收税款的“寅吃卯粮”。 3.“虚增”因素。财政收入“虚增”指政府名义 财政收入增加,实际财力未增加。例如,2001年因 车辆购置附加费改为车辆购置附加税,使当年财政 收入增加266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增加额的 8.9%。 4.临时性调整措施因素。例如,2007年5月30 日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e上调到3%o, 是该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约l0倍的重要 原因。 5.滥收费因素。这些收费名目繁杂,无法可依、 有法不依、地方长官意志严重,增幅波动往往较大。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变异 (一)对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变异的计量 根据表1可计算出: 1.2007~2008年度、2008~2009年度,财政收 入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分别为: (32.4—19.51÷32.4×100%=39.8% (19.5—11.7)÷19.5 X100%=40% 2.2007~2008年度、2008~2009年度GDP增 长率下降的趋势分别为: (17.0—21.9)÷17.0×100%=一28% (21.9—13.2)÷21.9×100%=39.7%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看出,2007—2008年度、 2008~2009年度,财政收入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均快 于GDP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得快”实际上 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即财政 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变异,即财政收入超经济负增长。 (二)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变异的原因 1.2007~2008年度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出现 明显的变异,主要是2008年财政收入先行下滑的结 果。其主要原因:(1)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需 求急剧减少,使2008年国内工业品价格普遍下降, 价格下降导致税收下降。(2)企业库存增加、效益 下滑,导致税收快速下降。(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影响,我国主动施行结构性减税,提高部分商品出 ・85・ 【金融纵横】 张戈我国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问题初探 口退税率、对居民房地产交易、汽车购置实行减 税等。 2.2008~2009年度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变异 5.5%;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仅增长 5.3%,基数较低使得2010年同期财政收入增长 较快。 四、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启示 (一)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指标的指示功能 的趋势明显缩小,主要是2008年财政收入先行下滑 和2009年财政收入先行企稳共同作用的结果。虽 然2008、2009年财政收入增长均慢于经济增长,但 分季度看,2008年四个季度财政收人增长率分别为 35.5%、31.4%、10.5%、一4.4%,呈现出明显的“前 本次金融危机中,当我国经济增长有下滑趋势 时,财政收入增长先行下滑;当经济复苏时,财政收 高后低”特征;2009年四个季度财政收入增长率分 别为一8.3%、一2.4%、5.3%、11.7%,呈现出明显 的“前低后高”特征。这印证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 济的影响在2008年底、2009年初最严重。随着我国 一揽子刺激政策的实施,2009年下半年经济逐渐开 始好转。 (1)2008年财政收入“前高后低”增长的原因。 第一,上半年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除了经济增长较快 的因素外,得益于一次性特殊增收因素:如企业所得 税汇算清缴和2007年l2月应纳税款在2008年1 月入库;2007年下调出口退税率的翘尾因素;2007 年5月底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上调,2008年前4个 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翘尾增收因素。第二,下半年财 政收入增幅快速下挫,主要是由于相关经济指标增 速回落、减免税政策等原因造成。 (2)2009年财政收入“前低后高”增长的原因。 第一,上半年财政收入大幅减收的主要原因有:经济 发展和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物价水平下降,国家陆续 实施的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政策。第二,下半年财政 收入增速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有:国内经济企稳回 升势头明显增强,工业企业利润等指标较上半年有 所好转,房地产交易逐步回暖带动房地产营业税、土 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税收收人大幅增长。 3.后危机时代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逐步恢复。 由表1可看出,2010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的增长率 再次超过了GDP增长率,这说明经历了这场金融危 机之后,我国已逐步恢复了危机前财政收人超经济 增长的态势。其主要原因有:2010年我国经济在 2009年下半年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好转 势头,并逐渐呈现出快速发展状况;2009年的价格 总水平相对较低,2010年加快上升,如2009年前三 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工业品出 厂价格同比下降6.5%,而2010年前三季度居民消 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9%、 ・86・ 入增长先行复苏。这启示我们,应密切关注财政收 入指标的指示功能,认真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 及时判断经济走势,发布预警信息。 (二)必须坚持财政资金的“量入为出” 这场金融危机起源于信贷支撑的“消费过度” 导致实体经济相对于虚拟财富的“供给不足”。因 此,要注意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保持储蓄、投资、贸 易、消费各环节间的平衡。财政资金具有“四两拨千 斤”功能,制定财政政策时更要注意“量人为出”。 (三)灵活运用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刺激生产,扩大企业的利润 空间,促进价格水平上升,继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 长。2010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即为适 度宽松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但一刀切的货币调控 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有可能加剧地 区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 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有区别地灵活应用。 (四)充分发挥产业政策效应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多个产业振兴规 划。这些产业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旦发展到 相对成熟的阶段,其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便会凸显出来。对国家支持的产业,金融、财政应给 予支持;而对落后产业则应课以重税,抑制其发展, 充分发挥产业的政策效应。 参考文献: [1]曲振涛,周正.我国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财政研究,2004,(8):51—52. [2]李静怡.浅析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J].科技 信息,2o06,(10):196—197. [3]胡怡建,潘雷驰.1978—2006年我国税收增长率变动成 因探索[J].税务研究,2007,(3):13. [4]胡怡建.我国财政收入超常增长中的虚增问题分析[J]. 涉外税务,2003,(6):9—11. (责任编辑:牛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