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竞争力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District ecunomy I区域经济 基于钻石模型的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竞争力分析 王晓琳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 321 004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中 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服务贸易量的1/3。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大省,虽然旅游外汇收 入和入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但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基于上述现状,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 型”对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指出旅游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钻石模型;竞争力 一、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然奇观”的长江三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自然保护 作为外贸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迅 圈计划”和“世界遗产名录”的神龙架。区域内有武汉东湖等七 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数持续增长。2011-2015年实现旅游总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阳清江等十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神衣 收入15888.91亿元,年均增长24.44%,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 架、五峰后河、长江新螺段及天鹅洲故道白鳍豚三处国家级自然 的l4.58%,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33.8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 保护区。 62.72亿美元,年均增长18.21%。入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1卜 人文景观体系丰富。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春秋时 2Ol 5年入境旅游总人数达到1 335.03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超过 期,就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冶炼和 10%。201 5年入境旅游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其中 铸造技术的编钟、越王勾践剑,工艺精湛的秦汉漆器均出土于荆 外国游客达239.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44%,港澳同胞37.7l万人 楚大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武当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 次,同比增长3.66%,台湾同胞34.26万人次,同比增长24.89%。 发源地,以荆州古城、赤壁为代表的三国文化遗址现在湖北有140 入境旅游客源国主要为日本、美国和德国。 多处。钟祥明显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了世界 表1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文化遗产。全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份 旅游总收入 国内旅游收 国内旅游人数 外汇收入 入境旅游人 20处。区域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l27项,省级非 (亿元) 入(亿元) (万人次) (万美元) 数(万人次)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7项。 2011年 1 992 89 1 951.80 271 54 87 g401 8 oo 21j 52 2、人力资源。201 l一201 5年湖北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 201I-T,- 262954 2555 55 5425o.oo 1 20296 72 264.72 1222.78万人增加到l420万人,年均增长率3.4%。截止N2ol 5年 201 3年 32054.0621 04 121 892.1 8 267.96 底,全省旅行社1037家,其中出境旅游组团社74家,同期增长了 .61 31 3o 1 2o1 4-T,- 375212%。全省取得导游资格证人员31281人,IZ2o14年增加了1682 .11 5675.98 469oo.oo 125851.5o 277.o7 人,同期增长了5.7%,上岗导游20716人,人数与2014年持平。庞 2015牟 45o8 76 42o6 02 50668.24 1 671 9o o1 511.76 大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也促进了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不断发展。 数据来源: 《湖北省统计年鉴》 (二)需求状况 出境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且增幅明显。2011-2015年,湖北 就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而言,湖北省入境旅游客源主要集中在 省累计出境旅游人数584.37万人次,20l2、2013年同比增长率均 亚欧美三大洲,占到了国际旅游客源的90%以上,具体来说,日 超过50%以上。2014年增长率更是达到了84.64%。2015ff出境旅 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排在湖北省入境旅游客源的前5位, 游人数1 85.16万人次,其中出国旅游达到126.05万人次,港澳旅 2014年美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入境旅游客源最多的国家,这五 游31.79万人,台湾旅游27.31万人次。 个国家所占比重超过六成以上。就国内旅游市场而言,华中地区 的旅游客源超过2/3,湖北、河南、湖南是湖北省主要的国内旅游 二 基于钻石模型的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客源,而广东、安徽、山西、云南等地增长较快。201 5年湖北省 (一)生产要素 内旅游人数23900.21万人次,同比增长了l0.59%,占国内旅游客 1、天然资源。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自古以来就有“九省通 源的比例47.17%,说明湖北省的旅游客源主要还是来自于省内。 衢”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各地区呈现出具有明显地域特 从人均停留时间和人均花费来看,2015年全省入境旅游人均 征的旅游资源:鄂西地区海拔高,且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自然 停留时间2.33天,国内旅游人均停留2.34天,入境旅游人均花费 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的生态旅游,鄂中地区城市历史悠久,以人 536.28美元,国内旅游人均花费836.11元,分别比同期增长了20% 文景观为主的文化旅游;鄂东地区兼具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人文旅 和7%。 游。 (三)相关及支持产业 自然景观独特。省内主要的自然景观有被誉为“中国四大自 OO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区域经济l District economy 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包括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娱乐购物 和3.3%,而其他年份均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说明湖北省旅游 等。 贸易增长速度不稳定。 在交通运输方面,2015年交通运输外汇收入为5.97亿美元,  ̄k#l-,就省内而言,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入境旅游发展主 是外汇旅游收入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且增长速度较快,同期增长 要依赖武汉、宜昌、恩施等少数几个地市州。表2显示了2015年湖 了26%。省内建成了“四纵三横”铁路网,高铁、动车覆盖除荆 北省各市州入境旅游的主要指标,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入境旅游人 门、神衣架以外的所有地区。 “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 数、接待入境旅游者天数还是旅游外汇收入,作为省会的武汉都 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四。省内目前有武汉天河机 遥遥领先,入境旅游人数比排名第二的宜昌多了163万,差额比黄 场、襄阳机场、恩施机场、神农架机场、宜昌机场和武当山机场6 石、孝感、黄冈、仙桃等市州的入境人数总和还要多,而武汉带 座民用机场,鄂东机场和荆州机场已获批建设,未来14年,湖北 来的外汇收入占全省外汇收入的比例达到了80%。这充分说明,湖 还将在武汉、荆门、随州、赤壁、天门5地建设新的机场。全省 北省的旅游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其余城市的知名度整 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达到1738公里,居长江沿线第一位, 体不高,区域之间整体发展差距较大。 武汉港成为全国第一个突破百万标箱的内河港口。 表2 2-01 5年湖北省各市州入境旅游主要指标 住宿餐饮方面,201 5年住宿餐饮外汇收入为2.14亿美元,占 旅游外汇收入的16.5%,其中餐饮外汇收入增长率超过了50%。截 市州 人数(人次) 人天数(人天) 外汇收入(万美元) 止2015ff底,全省星级饭店总数541家,其中五星家21家,四星级 合计 511 7592 7-248556 1 671 9O.01 92家,三星级266家,二星级l56家,一星级6家。星级游船14艘, 武汉市 2025567 562855】 j 5;5756.1 9 其中五星级5艘,接待总人数达5.0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2.7%。 黄石市 527 964 1 8.85 娱乐购物方面,20l 5年娱乐购物外汇收入为4.02亿美元,占 十堰市 1 8271 5 542728 5908.51 总体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4,成为除交通运输之外外汇收入占比最 宜昌市 59 1 51 59 658 12-430.52 大的部分,增长率超过了20%。 襄阳市 52700 1 491 55 5692.28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鄂州市 1 428 2-005 58.O2 湖北省共有旅行社1037家,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74家 荆门市 7 792-6 441 58 846.51 (含l2家赴台旅游组团社),A级旅行社总数达 ̄1J435家,其中有6 孝感市 788 1462 2-8.49 家旅行社进入全国前50强。通过实施旅游驱动型城市、县域、城 荆州市 2O011 27547 507.5 镇、村庄创建工作,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旅游特色的政区、社区。 黄冈市 92-46 1 041 5 1 89.55 省内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湖北旅游强县 成宁市 21 551 57646 788.49 2O个,旅游名镇24个,旅游名 ̄,-j97个,旅游名街1 1个。 恩施州 359O99 559O99 7542-.42 随州市 1042-2 1 91 80 507.79 (五)政府 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通 仙桃市 2O54 8567 1 59.60 潜江市 1 70 1 98 5.75 过制定《湖北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开放式战略布局, 天门市 121 6 1265 24.52 加强旅游服务与相关服务产业的融合,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全面 神农架 41241 421 64 857.45 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加大对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数据来源: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 人才培养的相关投入等系列政策措施,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营 (二)入境旅游规模小,整体竞争力不强 造了良好氛围。截止2015年底,全省在建旅游项目391个,其中亿 湖北省旅游总收入中国内旅游收入所占比重较大,而入境旅 元以上项目288个,总投资4377亿元,全年完成各类旅游投资856 游收入所占比重较小,从2013年开始,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 亿元。 入中所占比重达到98%。就旅游人数而言,虽然入境旅游人数逐 (六)机遇 年增加,但国内旅游人数仍占大部分,由此说明湖北省的旅游发 近年来,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2015 展整体仍然依靠国内市场。2015年湖北省入境旅游人数31 1.76万 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7.8%,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人次,排名全国第10位,旅游外汇收入16.7190亿美元,排名全国 34.2%,仍居各类服务之首。为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国家出台 第6,但是与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措施,使得旅游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 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数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5年市场份额占 面。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旅游格局变化,中国正迎来新一轮入境 全国的1/4左右,浙江为7%,而湖北的占有率只有2%。此外,省 游高峰,这也在客观上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内缺乏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大型旅游企业特别是综合性旅游企 二 湖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业,在全国影响力不强。 (一)发展速度不均衡,区域差异较大 (三)旅游服务贸易相关产业链不完善 201 1—2015年湖北省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虽然数量上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经济乘数效 一直在增加,但增长速度不均衡。特别是2013和2014年,旅游外 应高的综合性产业,旅游项目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关联交 汇收入的增加率只有1.33%和1.61%,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为1.2% 通运输、饮食住宿、购物娱乐等整条旅游产业链。就湖北省的情 况来看,区域内旅游交通状况差距较大。以鄂西生态旅游圈为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91 District economy l区域经济 例,占有全省近60%的旅游资源,但由于鄂西地区山地环绕,处 营销系统工程,把旅游推广纳入政府对外宣传、交流、合作的整 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县占全省67%, 贫困人口占全省70%。当地交通通讯设施落后,高等级的公路少, 体方案之中。在整体品牌引领下,支持各地和重点旅游景区举办 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如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 有些地区还未通铁路,虽然有机场分布,但是缺乏直飞的国际航 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文化节、恩施土家女儿会等。积极适应市 线,与国内大中城市往返的航班也不多,许多景区配套的公共服 场需求,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湖北旅游资源相关的网站建 务设施缺乏,配套的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发展水平低,过境游、接 设,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优势,推广和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强 待游、出差游占相当比重,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宣传力度不足,对外形象需改善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为游客所熟知的也就是长江三峡、 武当山,同为世界遗产的明显陵的知名度却不高,这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当地政府对于旅游资源的宣传不足。湖北旅游文化是集 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体系, 目前普遍存在对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有特色、 大规模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灵秀湖北”形象在差异化识别和广 泛性认知上存在不足,存在大规模同质性的旅游产品,加之配套 的旅游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湖北旅游的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 还不高。 四 提升湖--ILN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缩小内部差距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在政 府层面上形成体系健全、制度规范、机制有效和运转协调的协作 体系,逐步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格局。继续推进“一城两圈”的 旅游发展战略,注重发挥省会城市武汉和两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宜 昌以及襄阳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建设 一批旅游强市、旅游名县和特色旅游村镇,加大对旅游发展落后 地区的资金投入,建设极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 (二)促进跨区域旅游合作,增加出口竞争力 在保证省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旅游 市场,扩大海外市场。鼓励长江三峡、武当山等重点地区大力发 展入境旅游,其他地区依托重点地区发展入境旅游。培育一批在 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以增加国际竞 争力。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有机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要 素,带动跨区域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与中部地区其他 省份、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合作,构建跨省市的区域性“大旅 游”体系,不断拓展湖北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建设 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一二三 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联动机制。综合利用产业、财政、金融等手 段对旅游产业进行扶持,将政策扶持与统筹旅游产业、重点区域 和重大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旅 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其运行质量 和效益,促进传统旅游业态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湖北旅游环 境,着力构建主客共享、国际水准、体系完备、优质高效、安全 舒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四)增强宣传力度,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审视和挖掘湖北旅游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塑造湖北旅游品牌 形象,丰富和拓展旅游品牌内涵,在此基础上实施湖北旅游品牌 92 现代商业M0DERN BU s1NESS 旅游产品的竞争力。衄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 划纲要的通知.鄂政发[2o1 6]21号 [2】詹丽.张小月: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O1 6(1):5j一36 [3]沈明其:基于“钻石模型”的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 优势分析[J】.对外经贸,201 5(4):51-53 [4】吴寒,周尧: 湖北省旅游业投资环境优化对策研究[J].科 技创业月刊,201 2(9):27—5O 作者简介: 王晓琳(1 988一),女,湖北宜昌人,经济学硕士,浙江师范大 学行知学院,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