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张倩
一(2) 张倩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设计中,导入已成为教学组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门艺术。它熔铸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导入技能的丰富内涵,加深对导入设计的重视,在实践中探索有效导入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导入的作用
1、吸引无意注意,关注学习内容。
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地抑制学生课前产生的与课堂无关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心收到课堂学习中来,引起其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产生鲜明而又清晰的学习反应,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盒,每个进到魔盒里的数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你们想不想看看?进去一个5,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魔盒金光四溅,从右边出来一个15。学生们一下都把眼睛睁得圆圆的看着,生怕错过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师:接下来你想输入一个几?同学们的手都高高的举起来,一学生说:输入7,然后就出来17。又有一生输入要205之后出来215。这时同学们开始热闹起来了,因为有同学发现了魔盒里的秘密。也就是走进魔盒这个数就增加10。发现之后老师就引导学生又输入了像2008这样较大的数,还有小数3.5进行验证。所有输入和输出的数老师都把它们列在黑板上,在同学们情绪高涨的实验之后老师要求用最简明,概括的方法表示出魔术变化的全过程,让不了解这个魔盒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魔盒里面的秘密。
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还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的特点,这一个导入的设计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既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关注学习内容又巧妙的导入了的新知的教学。
2、激发参与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成功的课堂导入,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生动的童话故事、巧妙的安排、精辟的措辞、设置的悬念,能让学生产生新、奇、趣、疑的感受,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导入的类型
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按照课堂导入凭借方式的不同,课堂导入大概可以分为知识导入和情境导入两种。
1、知识导入
知识导入是指教师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知识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温故知新法、实验操作法、实物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
(1)温故知新法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复习导入法。 (2)问题导入法:
儿童的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有经验的老师经常设计一些学生亟待解决的,但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一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并激发出学生探究知识的悬念、疑问、矛盾。
(3)实物导入法
记得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时,我上过一节汇报课,走进教室带了一个大包裹,在同学们对我的包裹充满好奇心时,再拿出里面一个大大的毛绒玩具,因为新鲜又神秘,学生的目光一下就聚集到我的毛绒玩具上了。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毛绒玩具,这就是一种实物导入法。
(4)实验操作法
学生他是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的,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同学们都知道,那你们能用老师准备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同学们都信心满满,结果围着围着就有人发现,有的三根小棒根本就围不成三角形,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的导入,以学生为主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自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2、情境导入 (1)生活情境法
这种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得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用得好,用得巧的生活情境法。
我们先来看几个借力古诗词,提升课堂导入精彩度的案例。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温度”一课。开始,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赏心悦目的课件呈现后,让学生通过听、观、想来感知诗词中的“鸭先知”,引导学生分析“知”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以此来引入天气的冷暖变化需要用“温度”来测量。这样的古诗词导入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中“温度”的变化,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认识“温度”的价值,这样学生就容易来关注本节课新知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景色初展,鲜花含露”的教学效果。
(2)故事情境法 A、数学史 B、小故事
C、儿歌、谜语 D、实践表演情境法 三、导入的要求
导入除了要符合趣味性,新奇性,兼顾新旧知识的联系等最基本的要求之外,还要符合以下几点:
1、目的鲜明
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重点,难点突出,层次清楚,任务明确。
2、方法灵活
导入要因势变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防止千篇一律,千课一面。有时当预设的导入不能水到渠成时,就要发挥高度的教学机智,临时变通。
3、优质高效
导入是新课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时间要短,避免长时间导入占用了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从而不能达到预定目标。 四、探究课堂导入时要注意的问题
1、拖沓
导入环节以优质高效为最佳,拖沓冗长的导入不仅起不到好的过渡作用,还会影响教学进程。
2、目标不清
导入一定要目标明确,指向集中,防止组织一些意向不明的活动。 3、针对性不强
导入要根据新知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到半生不熟最好,要让学生产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情境。 五、导入的语言
1、导入的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应把科学性放在首位。
2、导入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思维的启动往往是以惊奇和疑问开始的,老师的语言能举一反三,要有弦外之音,要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3、导入的语言要具有教育性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4、导入的语言要具有多样性。 刻板单一的语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听觉的疲劳。
总之,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最后,用台湾作家刘墉先生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使你前往高处,它使你总有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