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班级管理
刘继升
初三阶段学生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中考历来被称为初中阶段的“冲刺”,中考的成败,在青少年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进入初三以后,同学们思想情绪是复杂的,也是最不稳定的,有憋足劲要考取重点高中的;也有想读高中而又估计自己实力不足而犹豫彷徨,信心不足的;还有一些来学校是混天度日的,也就是完成家长教育义务的。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地把学生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初三的班级管理的一些技巧:
1.优化育人环境,科学管理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狠抓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凝聚着同学们,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它既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它是一切班级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2.建立“三结合”的育人机制,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加大班级管理的力度
到了初三,很多家长都认为学生长大了,什么都懂了,不需要教育了。其实,他们在家长心里永远是孩子,在老师心目中,永远是学生。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也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当然也不可忽视社会影响。
3.继续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教育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争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开展“我与理想”的主题班会,让他们畅所欲言,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后在升学考试之前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也可以请家长和学生一道填报自愿申请表。
4.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效果=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作为班主任应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经常和班上的学生一起找出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些行为和做法,并对它们进行归类。一种是他们自身的心理因素;我们要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各种不利的因素,如心理过度紧张、灰心丧气、焦虑嫉妒、骄傲自满,以及背负着家长期望过高的思想包袱。另一种就是科学合理学习的方法,这也是最重要的,号召学生向有限的学习时间要效率,真正地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培优辅差,是发挥师生的合力,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培优辅差,是班级的一大特色。我们要与全体师生一道,狠抓班上的尖子生,确保班级升学的质量;同时也要狠抓班上的学困生,努力提高全班的整体水平。
6.班主任要协调与课任老师的关系,共同管理、共同教育学生
初三学生,他们要考核的不是象小学那样只有语文和数学。要考核多种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他们绝对不能偏科,如果偏了一科也会影响他们的成绩的。
7.重点加强对部分留守学生进行“爱心”大行动
初三的学生,他们是未成年人,也属于半成年人的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多事之
秋”,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不成熟的的看法,他们也有了叛逆的思想。所以班级里的这群学生成了班级管理的重点,也成了难点。他们表现为厌学、逃学、打游戏、打架、抽烟、喝酒、甚至会离家出走等等,这些都是在初三的前期极易出现的问题。所以,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有耐心,要有爱心,还要有恒心。要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找出他们思想的根源,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回到我们的班集体中来,为他们树立好信心。
总之,初三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一个初三的班主任,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因势利导,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情,做到爱生如子,教书育人,努力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班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