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素质?

来源:化拓教育网


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素质?

素质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它决定了人的性格、品德。而素质的建立都是在幼儿期开始的,一般主要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为准。传统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下面哈尼小城亲子俱乐部小编给大家讲讲培养孩子素质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重视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培养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

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都不惜金钱,如课外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特长班。这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但我们同时也要对孩子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家长每天都要尽可能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交流沟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重视他的,而且还能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

二、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

平时在家里要注意从小事做起,例如要求自己吃饭,尽可能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家务等。要注意给孩子更多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附,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其次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主权,经常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并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一定的责任,允许孩子取得主动并且负起与年龄相适的责任。

三、培养幼儿的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家长不仅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争取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四、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及合群、协作的素质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都需要人们通过协作去完成,这就必须让儿童从小就学会与他人交往、协作。

五、适当的挫折教育,从小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

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孩子在因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并通过家庭中宽松氛围营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

家庭气氛的宽松和谐对孩子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家长,哪怕你在外面工作如何辛苦劳累,回家后一定要尽量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来。要和家庭每一个成员保持亲密和谐

的关系,给孩子一个和谐美好的氛围。父母之间,长幼之间,都要尽量和睦相处,这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一个十分关键性的作用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