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上册12首古诗词专题训练

七年级上册12首古诗词专题训练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七年级上册12首古诗词专题训练

一、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8.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9.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

10.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四长安故园》)

11.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13.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14.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5.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16.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二、选择题

1. 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揭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B. 秋风箫瑟,洪波涌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C.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无溪。

D.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 下列古诗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B.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D. 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 下列古诗默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B.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C.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D.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下列古诗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逢秋悲寂廖,秋风吹散马蹄声。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卫国戍轮台。

D.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的诗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中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的诗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文章的主旨的诗句是: , 。

5.《江南逢李龟年》中,既点明了暮春时令,又感慨个人身世之悲,感叹繁华时代落幕的诗句是: , 。

6.《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7.乡愁在我心。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 , 。”两句,抒发淡淡的乡思愁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两句,抒发了浓浓的断肠之愁。

8.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 , 。”

四、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临”和“竦峙”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归雁洛阳边”一句中的“归雁”改为“归燕”,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中的“子规”和“夜郎”分别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心”二字蕴含丰富的内容,诗人的“愁心”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此诗的理解和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初春,句中“杨花”“子规”的结合使人赏心悦目,应读得轻而缓慢。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中“涨”字用得好,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解释“寂寥”和“昏鸦”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请解释“僵卧”和“夜阑”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借写万年凄凉生活和风雨梦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7.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本诗作者是被称为“ ”的 ,字 。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8.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_______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_______、 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0.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

(2)诗歌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密切关系的词语是: 、 、 。

(3)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11.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

(2)请解释“终古”“簇”和“束”的意思。

(3)诗人通过描写途经北方的壮阔辽远的景象,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