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一年级指定教材《跪撑爬行与游戏》一课的设计思路与呈现
作者:崔海芳 曾秀东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07期
一、指导思想
《跪撑爬行与游戏》一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基本身体活动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游戏的乐趣,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为生活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特别是团队合作能力意识不强。但是他们喜欢模仿,乐于尝试,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体育课特别喜欢,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高的内容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平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身体活动部分“攀登、爬越、平衡与游戏”的《跪撑爬行与游戏》;选择跪撑爬行与游戏教材符合水平一(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爬行是低年级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而跪撑爬行又是爬行动作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动作,本教材分3课次完成,这次教学片断为本单元的第2课次。《跪撑爬行与游戏》教学的重点是上下肢协调配合,难点是爬行的节奏,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跪撑爬行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身体姿态,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实用价值等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从准备活动的“揪尾巴”游戏、主教材的《跪撑爬行与游戏》、搭配教材的“投准”游戏、放松活动的“小鸟飞飞”游戏等,采用游戏贯穿课堂的模式行教学。针对一年级学生,应当把培养活动兴趣放在首位,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集合队伍时,课堂利用“谁站得好,谁站得快,谁像”的口令来规范学生行为,树立的高大形象,渗透国防教育;主教材教学所需要的器材是高和宽分别为80cm、68cm的立体拱形钻洞器材(以下简称“钻洞”器材),教师利用“钻洞”器材的4种颜色,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便于教学分组和调动学生;“钻洞”器材在准备活动的游戏时作为标志物来分隔学生,避免冲撞,为安全教学护航;在主教材教学时“钻洞”器材用来规范学生的跪撑爬行动作,同时在跪撑爬行游戏比赛时利用“钻洞”器材的摆放,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达成教学目标;在搭配教材投准游戏时,“钻洞”器材又作为打击目标,当击中器材时所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命中目标的乐趣。这些游戏紧紧围绕着主教材展开,为主教材服务;在主教材的教与学过程中更是以分组连续“钻洞”爬行15~20m和分组连续“钻洞”爬行60~80m游戏比赛为载体,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身协调发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五、片段呈现及设计思路 片段一:准备部分
根据跪撑爬行的动作结构和所使用的器材特点,教师在热身环节的准备活动中采用了“揪尾巴”游戏。把20个“钻洞”器材作为标志物,按红、黄、蓝、绿不同颜色分为4组,每组5个,以塔形、圆形、三角、半圆等形状间隔3~5m摆放在篮球场地内。游戏时每组10人,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能碰倒标志物,每个标志物旁只能有2名学生游戏,这样既增大了活动范围,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安全活动。游戏时共分为4个层次进行。首先,利用护膝的粘扣功能,把2个护膝粘扣在一起,然后塞在自己后腰的裤子里来模仿动物的尾巴。其次,装好尾巴后,听教师口令,开始“摸尾巴”游戏,小组同伴间互相来摸对方的尾巴,快速躲闪、避让,能摸到5个人的尾巴为胜利,并举手向教师示意。第三,“揪尾巴”。在“摸尾巴”的基础上,分组进行“揪尾巴”游戏,小组内同伴间互相躲闪、避让的同时要把同伴的尾巴揪下来,看每个同学能揪到多少条尾巴,尾巴揪得多的学生获胜。第四,“还尾巴”。把揪到的尾巴还给同伴,还尾巴时,同伴间互相帮助,把护膝绑在膝关节上。层层递进的游戏,为主教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活动。
片段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由主教材《跪撑爬行与游戏》和搭配教材“投准”游戏2部分组成,主要是为了避免教材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1.复习模仿各种动物爬行。教师带领学生一边念儿歌(儿歌:大象行,大象行,四肢伸展向前行,大象大象你真行;蚂蚱爬,蚂蚱爬,仰面朝天前后爬,蚂蚱蚂蚱真可爱;鳄鱼爬,鳄鱼爬,屈臂蹬腿俯卧爬,鳄鱼鳄鱼慢慢爬),一边模仿“大象行”“蚂蚱爬”“鳄鱼爬”。引出跪撑爬行,并教会跪撑爬行的儿歌(儿歌:跪撑爬,跪撑爬,膝腿跪,手掌撑,手腿交替向前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样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学习新动作的状态,通过学儿歌,知道了所学动作的名称和跪撑的具体部位,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
2.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重点是上下肢协调配合,难点是爬行的节奏。学生按照器材的颜色分4组在本组范围内继续练习跪撑爬行。在练习时教师利用口令、哨声、击掌、音乐等不同的手段,避免了学生一直爬行的枯燥,让学生在不同的声音中反复练习,发现错误动作及时纠正,促进学生掌握重点。同时教师利用口令、哨声、击掌、音乐等声音的节奏让学生练习爬行的节奏,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控制爬行的节奏,突破教材的难点。
3.分组游戏比赛,体能锻炼。学生分成4组,小组长带领钻过本队的“山洞”,游戏时要求学生保持距离,跟随节奏,注意安全,不要碰倒“山洞”,谁碰倒谁扶起。这次游戏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和同伴一起爬行的感受,明白比赛比的是爬行的好坏以及和同伴合作的效果。各队连续爬行5个“山洞”,距离在15~20m,强度中等。教师利用第一次游戏激发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体育精神,迅速进入第二次游戏,爬过所有的“山洞”,距离在60~80m,加大了爬行的强度和练习密度,真正激发出了学生潜在的体育精神,达到了本次课的高潮,起到了体育课锻炼身心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凸显出体育课的“育人”作用。同时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课中小结游戏情况时,引导学生说出跪撑爬行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体现本课的核心素养。
4.搭配教材“投准”游戏是在完成主教材教学的基础上设计的,是依据儿童成长的身心特点,为避免教学的单一性,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而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在本课教学中也克服了学生长时间学习爬行游戏的单一形式,来通过投准游戏进行直立运动,促进儿童身体的和谐发展。投准游戏时将护膝做成投掷物,将器材作为投准目标,学生还分4组进行“投准”游戏,投掷线距离目标3~5m。比赛哪组把目标全部击倒为胜利。搭配教材和主教材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相呼应,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片段三:结束部分
放松游戏《小鸟飞飞》,在各小组长带领下,各组学生给本组起不同的鸟名,如,老鹰、麻雀、海鸥、信天翁等。游戏开始后,所有“鸟”在原地双腿屈伸,双手在体侧做摆动,模仿鸟飞,教师(或指令学生)可叫任一鸟名,被叫到的“鸟”要围绕器械转一周,模仿鸟飞行。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教师给予奖励。在游戏时让学生放松身心,平静情绪。最后教师通过课堂评价,检测教学效果,最终完成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