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3期 石 化 技 术 与 应 用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Application Vo1.24、No.3 2006年5月 Mav 2006 环境工程(227—229) 水解+A/O工艺处理综合污水 刘柏智 ,丁雪红 ,郭淑君 (1.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厂,甘肃兰州730060;2.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60; 3.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安全环保处,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化工污水处理装置由传统活性污泥法改为水解+A/O工艺后,装置 的污水排放达到GB 8978--1996中第Ⅱ时段一级标准(下同)。结果表明,采用水解+A/O工艺处理综合 污水,对污染物抗冲击能力强;当实际处理污水量高于设计值的10%时,出水COD 及NH,一N含量仍可 达到或接近GB 8978--1996标准;系统在高浓度污染物的条件下,COD。及NH,一N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 75.O%。71.O%以上。 关键词:化工污水;水解;A/O工艺;污水处理 中圈分类号:X 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45(2006)03—0227一O3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化工污水处理装置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设计规模为10 000 m /d。 现了装置污水排放达到GB 8978--1996的要求。 1 实验方法 1.1 原料 经多次扩容改造后,其处理规模已提高到 50 000 m /d。由于原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传统的活性 污泥法,没有处理NH 一N的能力,出水NH 一N含 量(4o一60 mg/L)一直高于GB 8978--1996中第Ⅱ 综合污水来自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各生产装置排放的工业废水(简称化工污水), 以及周边其他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和部分生 时段一级标准(下同)的要求,有时甚至出现出口 NH 一N含量高于进口的现象,这成为制约污水处 理装置全面达标排放的瓶颈。从2000年开始,经 活污水(简称城市污水)。综合污水主要成分 为:苯胺、腈类、氰化物、硫化物、酚、拉开粉、 醇、石油产品、酸类、盐类等。水质情况及国家 排放标准见表1。 mg/L 多方调研、筛选,最终选择水解+A/O处理工艺。 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相对稳定情况下,实 裹1污水水质及国家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2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 1.2.1工艺流程 由图1可知,化工污水与城市污水在混合池 出水 中混合后,由提升泵输送到水解池进行水解酸化 反应,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水解池出水进入 A/O池,对有机物及氨氮进行降解,为防止硝化 菌流失和提高单位容积的生物量,在0池加入球 形塑料填料。A/O池混合液进入二沉池进行泥 水分离。二沉池回流污泥由外回流泵送至A池 再利用,二沉池上清液外排。 收稿日期:2005—11—03;修回日期:2006一O1—18 圈1水解4-A/O工艺流程 作者简介:刘柏智(1966一),男,辽宁北镇人,工程师。从事 污水处理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8・ 石化技术与应用 第24卷 1.2.2操作条件 溶解氧:硝化段DO大于2 mg/L,反硝化段 7o0 6o0 5oo 4O0 300 DO小于0.5 mg/L。pH值:硝化段为8.0~8.5, 反硝化段为7.5~8.0。温度:硝化段为25~ 35℃,反硝化段为15~30℃。停留时间:好氧段 为12 h,反硝化段为1.5~2.0 h。污泥负荷 (BOD5)为0.06~0.10 ks/kg。 o 8 200 lo0 0 80 该工艺特点为:通过水解酸化可提高污水的 60 可生化性,降低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污泥量,对 污染物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A/O工艺是前置反 40 硝化,可实现脱氮所需碳源的自给自足;缺氧段 在好氧段之前,有利于控制污泥膨胀¨ 。 1.3分析测试 窆20 0 1 3 5-/9 11 13 15 17 19 2l 根据GB 11914—89测定CODc 。NH3一N采 用GB 7478—87测定。BOD 采用GB 7488—87 测定。其他项目的测定见参考文献 。 2结果与讨论 2.1平稳运行试验 频次 。一水解;●一进水;△一标准;▲一出水 圈2平蠢运行期CODc,殛Nil3一N曲线 由图2可知,污水经水解+A/O工艺处理 后,出水COD ,和NH3一N含量达到GB 8978— 1996要求,二者平均值依次为90.3,10.9 mg/L。 2.2水力负荷冲击试验 系统经过3个月的微生物驯化后,培养出相应 菌种,塑料球形悬浮填料表面附着一定厚度的生物 膜。通过对生物膜的镜检,可观察到有大量不同种 在水力负荷冲击试验中,增加系统的污水处 理量。当进水量由原设计值的3.00 m /h提高到 3.30~3.53 m。/h时,经过为期1周的稳定运行, 出水COD 及NH,一N含量结果见表2。 类的原生及后生动物,另外还有与其共生的藻类出 现,此时系统进入稳定运行期。经3个月的稳定试 验后,COD ,及NH,一N含量监测结果见图2。 裹2水力负荷冲击试验CODc 殛Nil3一N含量 进水CODcr/(mg・L ) 423 45l 492 439 498 468 出水CODcJ(m ̄・L ) 去除 % 进水Nit3一N/(mg・L )出水Nit3一N/(mg・L ) 去除辛 % ll2 l23 101 115 1l2 lO6 73.5 72.7 79.5 73.8 77.5 77.4 41.4 32.3 45.4 31.8 42.3 38.9 14.8 l5.O 15.2 15.4 14.8 14.6 64.3 63.6 66.6 51.6 65.O 62.5 由表2可知,选用水解+A/O处理工艺,在 原设计水量1.1倍的条件下进行水力负荷运行 NH 一N的去除率仍分别保持在75.O%,71.O% 以上(见表3)。在此期间,由于微生物并未受到 时,系统仍可正常运行,并保证出水COD ,及 NH 一N含量达到或接近GB 8978--1996标准。 2.3污染物负荷冲击实验 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因而当进水污染物COD 小于700 mg/L,NH 一N小于55 me,/L(设计进水 CODc,不大于600 mg/L,NH3一N不大于50 me,/ 在试验过程中,有时发现排入污水厂的废水 水质不稳定,污染物浓度波动比较大,这对于污 水处理厂的微生物造成了冲击。在试验期间,处 理系统经6 d的高浓度污染物冲击后,COD 及 L)时,系统出水水质可达GB 8978--1996一级排 放标准。系统能承受进水COD NH,一N浓度 大于设计值的冲击,进一步证明该工艺对污染物 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刘柏智等.水解+A/O工艺处理综合污水 表3污染物负荷冲击试验CODc,爰NH3一N含量 ・229・ 进水CODc|/(rag・L-1) 1 O2O 694 782 439 497 433 出水CODc|/(nag・L-1) 去除率/% 进水NH3一N/(mg・L-1)出水NH3一N/(mg・L-1) 去除 % 139 116 121 1o4 94 1o6 86.4 83.3 84.5 76.3 81.1 75.5 112.0 71.0 90.9 51.9 55.4 50.2 29.7 16.9 16.6 14.6 14.8 10.9 73.5 76.2 81.7 71.9 73.3 78.3 3 结论 [3]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编.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编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采用水解+A/O工艺处理综合污水,对污染 物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当实际处理水量高于设计 值的10%时,出水COD ,及NH,一N含量达到或 接近GB 8978--1996标准。在高浓度污染物的冲 击下,COD ,及NH,一N的去除率仍分别保持在 75.0%,71.0%以上。 相关文献链接: [1]刘靖,万维光.。水解+A/O”工艺处理化工废水[J].甘肃科 技纵横,2005,34(5):53. [2]张士杰,徐自万.水解+A/O工艺处理化工污水的实践与探 讨[J].甘肃科技,2005,21(8):88—89. [3]杨伟明.酸化水解一活性污泥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有机 参考文献: [1]王凯军,贾立敏.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77—81. 污水[J].中国氯碱,2003(7):33—35. [4]谌汉化,邢希运.炼油污水A/O生物处理装置的设计与运行 [J].炼油设计,2001(7):58—62. [5]彭若梦,王艳.A/O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油废水并回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8):78—8O. [2]孙美琴,彭超英.水解酸化一好氧生物处理工业废水[J].工 业水处理,2003,23(5):16—18. ・简讯・ 四川80万t/a乙烯动工兴建 四川80万t/a乙烯项目2005年l1月28日获 核准,由国家于2005年l2月13日正式下达核准 区石化、化工、轻工、纺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工业产 值l 400多亿元,并将改善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大多数石化 产品依赖沿海调入和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 四川乙烯工程主要建设的项目是80万t/a乙烯、 35万t/a芳烃等生产装置。产品有聚乙烯、乙二醇、丁醇、 辛醇、苯酚、丙酮、双酚A、顺丁橡胶、丙烯酸及酯等,产业 结构符合中国石油化工的“大规模、短流程、低成本、高附 加”的发展战略。 (成都汪家铭供稿) 通知。2006年2月28日,在I ̄lJII成都市彭州隆丰镇举行 了该项目的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已正式进入实施阶 段,从而实现了西南地区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工业零的 突破。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石油 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工程总投资约210亿元,预计在 “十一五”期间建成。装置投产后,可带动四川和西南地 生产甲基异丁基酮的多相催化剂 据“C E,2006—03一l3”报道,荷兰Utrecht大学开发 了可生产标题物的多相催化剂。该催化剂以氢氧化锰和 酮的工业生产中,以其为催化剂。生产标题物的常规生 产路线使用均相催化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并需外加提 纯步骤以便从产品中去除催化剂。 氢氧化铝组成的活性水滑石为基础,并将其沉积在碳纳 米纤维上制备而成。在丙酮和氢气反应生成甲基异丁基 (上海钱伯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