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体育技能教学-----背越式跳高
教材分析
跳高,是一种运动文化。有人说:这是竞技体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体育教材中的跳高姿势,并不能直接用于实践,而是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跳跃方式来学习的。学习锻炼的过程,就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锻炼参与的过程比其结果更重要。因此,要把它看作是一种体育文化,是一种认知和锻炼的过程。
背越式跳高的学习是在高中一二年级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节课将初步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进一步丰富跳高的有关知识,重点是基本掌握弧线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教与学,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体验乐趣,培养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课中通过救助小知识的演练与讲解,引伸到爱心救助。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2.培养学生勇敢、探索、合作、竞争意识和顽强意志品质,体验成功的乐趣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培养良好的个性
4.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学会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策略
1.通过看多媒体课件、图解、教具、教师示范,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直观理解。再通过教师质疑启发和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加强对动作原理的理解,发展学生智力。
2.学生交往中,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良好品格,以及对自我的认识。
3.学生学习要以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按自己的基础制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允许完成更高水平动作;一般水平学生要完成本次课的任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并提出学生适当的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4.教学组织上采用集体与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5.结束部分,在“脚尖—脚跟—脚尖—踢”练习中,轻松愉快地结束本节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助跑与起跳的配合
难点:起跳腿、摆腿与手臂的协调配合
教学设计与反思
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习体育文化,学习体育的技术,掌握体育技能。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校尝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本课选取了以背越式跳高为主教材,为了使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我们设计了一节体育技能学习的教学课。“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式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就其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体育教学中,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差别教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完成技能学习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