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

来源:化拓教育网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3)班:向显卯

本学期,我担任四【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踏踏实实地进行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二、正面的鼓励赏识,一视同仁对待学生。

公平是教育的前提。教师要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优秀率,更要关心爱护那些“潜能生”,不要因为他们调皮捣蛋和成绩偏下而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是鄙视体罚。力是相互的,如果教师不重视兼有放弃他们的打算,那么他们更是破坛子破摔。俗话说:爱屋及乌,反之,他们一样产生逆反情绪,和教师处于对立状态,别谈热爱你这门课程啦。倘若教师以关爱的眼神和亲切的微笑对待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意感染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了爱心的桥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班里有一名“潜能生”,数学成绩每次考试都不及格,纪律性不强,自控能力非常弱,每次上课基本上被老师点名,每次家庭作业都不能按时认真完成,每次辅导都要守在他旁边,稍不留神他就搞小动作。于是,我经常给他爸妈打电话“告状”,每节数学课堂上都要训斥他,每天中午都要把他留下来重做家庭作业,可是事倍功半仍然外甥打灯笼——找舅 (照旧)。有一次,数学期中考试他得56分,比前一个单元进步2分,我觉得无计可施,便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在他卷面上打了个61分,然后写了一通表扬的话要他带回去家长签字,同时发了一张进步奖的奖状。以次为契机,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张旗鼓表扬了他,希望他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第二天,他妈妈专程来到学校和老师沟通,还说彭瑞同学昨天拿着奖状小脸红通通的,激动中又略显害羞……没想到教师的一番表扬,爸妈的夸奖,以及同学们看法的转变,对他产生了“化学反应”,他似乎脱胎换骨像变了个人似的,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家庭作业再也没拖欠,而且字迹端正。于是,我不断的当众表扬他,而且号召个别后进生向他学习,我发现学生无意中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在我的不断鼓励下,这个学生确实转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考试真的考了92分。

“十个指头不一样齐”,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差生。无可否认潜能生最需要教师的爱,最渴望老师的信任与表扬,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接近“潜能生”, 用赞赏、鼓励的语言指出其优点,肯定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一点点进步,不失时机的激励他们产生\"想学\"愿望。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候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爱昵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

三、课堂上师生要“互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成功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借助对问题的探究,互相追诘,智慧在撞击中产生睿智的火花。这种活动在教师居高临下“满堂灌”的课堂是难以出现的,只有在民主、平等、友爱的和谐氛围中才能孵化繁衍出来。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信息交流过程,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交融互动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互动课堂的前提。互动的问题要准确而且难度要适宜。能紧扣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热点,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使互动成为对教学内容深化,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对学生主体地位要尊重,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韩愈在《师说》中关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哲理,就是关于学生主体地位重要性的论述,在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不能只有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判,而缺少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判;学生应大胆质疑问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但互动的组织要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精心设计方案,艺术的课堂教学进程,适当的“释惑解疑”以及 必要的补充,对差生的关注(差生往往在课堂中被忽略,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尝受到成功的喜悦,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对教师的畏惧,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等等。教师驾驭和课堂教学互动的能力越强,师生互动的效果就越好,师生因“互动”而相长,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越高涨,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三、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知识抽象

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而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例如:在教学“垂直”一课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几何,他们在理解上有很多的困难,特别是很难理解“互相垂直”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以后给三角形画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里就需要借助与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可以在学生认识了相交的基础上,使用课件出示一组相交的直线,然后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形成几个角?都是什么角?学生会很快发现是2个锐角,2个钝角。然后课件演示,转动其中的一条直线,使其中的一个角成为直角,可问:当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几个角是什么角?生很自然的推出也都是直角。这时就可以引出互相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的演示了两条直线由相交关系到垂直关系,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垂直,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深刻的思维过程。

以上就是我本人对这学期工作的总结,当然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有很多的不足,以后

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2017年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