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制作模板
一、 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
编制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施工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及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达到作业程序简明易懂,操作方法具体可行,施工过程有序可控,质量标准满足要求,让施工人员能快捷了解施工作业工序、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
二、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
1、《XXX项目的施工图纸》
2、《XXX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3、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4、现行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范围内的相关项目的作业。
四、组织机构及分工
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完成相关项目的作业指导书的审定及审批工作,各专业负责人组
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方案的汇编及报审。
五、相关内容及要求
1、编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1.1与该作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1.2 作业内容的描述,包括施工的产品及其工序、操作步骤、过程流程图;
1.3 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材料型号、规格和材质;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规定和维护保养规定;
1.4 作业所使用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要求,过程能力的要求,判定质量符合标准所依据的准则;
1.5 检验和试验方法,包括计量器具要求、调整和校准要求;
1.6 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安全、职业健康、环保水保方面的要求。
2、编制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编制作业指导书的专业技术干部,必须要掌握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安全规定、环保水保,依据本项目部施工装备、环境作业条件、各项专业技术内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编制,达到作业程序简明易懂,操作方法具体可行,施工过程有序可控,质量标准满足要求的目的。以及以下列原则和要求:
2.1确定性:作业指导书的重点内容应该是解决如何作业的问题,应列出具体操作的详细过程,包括每一步骤所使用的原材料、仪器设备以及过程作业的结果和判定标准。
2.2 实用性: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形式应以实用为原则,尽量简洁、易懂,而且要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以文字叙述作业过程时,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表达,方便各个层次人员的理解和领悟。同时尽量多采用图表、图示、流程图和照片等形式,或图文并茂,更容易为使用者接受。
2.3 必要性: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活动的复杂性、事实活动的方式、完成活动所需的技能、人员和资源要求等,以便确定需要规定的内容及其详细程度。
2.4 协调性: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认真分析现有文件的特点和适用性,以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作为编写依据,以确保作业指导书以这此文件协调一致。
3、编制、审批、存档、考核
3.1 由项目部根据施工需要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作为施工人员操作的依据;作业指导书编制力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能正确指导施工。
3.2 作业指导书应按照国家、铁总现行标准、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工艺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批后施行。
3.3 施工过程中使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新型施工机械及采用新的检测、试验手段,必须经过试验和技术鉴定,并制定可行的技术措施,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标准补充条文,报上级部门审批后施行。
3.4 大型土石方、软基处理、路堑开挖(控制爆破)、钻孔桩、扩大基础、墩台模板与混凝土、桩基工程、深基坑支护、大体积砼、悬灌梁、连续梁、简支箱梁预制与架设、无碴轨枕板预制与铺设、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工程(防侵蚀)等特殊部位、结构、工序的施工,必须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和特点,逐项编制作业指导书,达到作业程序简明易懂,操作方法具体可行,施工过程有序可控,质量标准满足要求。并报上级部门审批/备案后方可施工。
3.5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将具体的施工准备、工艺标准、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尤其是一些重要部位和关键工艺的施工,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交底,并制订、实施相应的跟踪检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3.6 操作人员必须领会设计图纸要求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自觉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其它
指导书发放和接收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并进行统一编号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