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拜读了某文学爱好者的小传:某某,笔名沧山,洱之海。男,汉族,因患小儿麻疲症轻微残疾&&目前有40多篇散文小说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这位文学爱好者我认识,许多年前我与他在同一个城市生活过几年,当时我一直没有发觉他有什么残疾他的残疾确实是很轻微的。我虽然佩服他在工作之余勤于笔耕,但他对自身残疾的介绍让人颇感别扭。这位文学爱好者把大学毕业的学历介绍省略掉,把身患轻微残疾的内容堂而皇之地放在小传的主要位置。当然身有残疾不必遮掩,但残疾毕竟是一种残缺,并非是一定要推而广之的好东西,别人都看不出来你有残疾,你又何必去大张旗鼓地揭自己的短呢?
这位文学爱好者的心思谁都看得出来:一个爱好文学的正常人,老大不小了,工作之余积少成多写了40来篇文章算不了什么,一个残疾人,在生活多有不便的情况下能写出作品来,那可是身残志不残,一篇篇作品都是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的写照。张海迪的文学成就不是比许多作家小得多吗?但张海迪的名气却比一些作家大多了。一个文学爱好者希望出名本身没有错,出名是什么?出名是一个人的行为、品质、成就堪称典范而得到人们的承认和尊敬。张海迪文学成就不算高,但她那种在身体高度残疾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人生价值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让人不得不敬佩。而这位仁兄大张旗鼓地张扬自己于生活、工作都无大碍的残疾,充其量只是自暴隐私而已,通过自暴隐私来达到提高知名度的目的在心理上多少是有些不大正常的。不正常就是有缺陷,有缺陷就是残疾。所以,这位仁兄在介绍自己身体存在残疾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心理上的一点残疾。当然,他的这点心理残疾于他人并无大碍,充其量只是为满足自己那份小小的虚荣心而已。不过,虚荣心是可能膨胀的,它一旦过盛,就会滋生出对己对人的危害。虚荣这种心理残疾还是没有为好。 二
说到心理残疾,让我想起一件事来。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一位同事匆匆来到我身旁,一边比较兴奋地说着这有一篇文章与你的雷同’哟,一边把一本已翻开的高考语文练习题塞在我面前。我潜意识地抬起头一瞅,她脸上的表情怪怪的,我正准备开口搭话,她却转身离开了。这位同事的反常行为原来是因为那本练习上有一篇用作现代文阅读的文章与我刚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相同。练习上的文章发表在前,我的文章发表在后,也就是说她认为我的文章雷同了练习上的文章她没用抄袭而用雷同,已经是在很大程度上给我面子了。实际上我的文章也就仅仅是文题与试卷上的文章偶合而已,二文内容、手法迥异。她大概没读我的文章,甚至练习上的文章都没详细阅读,只看俩文的标题就定罪确实草率了一点。何必操之过急呢?看清再说不好吗?
这位同事的心理我清楚,有些东西你有她没有她内心不平衡。我教师一个,课余写几篇不成气候的文章满足一下自己的爱好,消遣消遣罢了,你有什么必要去不平衡呢。心存这样的不平衡于我倒没什么,你自己找累充其量如此而已。
很多时候心存不平衡的心理并不仅仅是自己找累那么简单,它可能无事生事,害人害己甚至危害社会。
我俩一起大学毕业,我没找到女朋友,你却找到了,不行,我要说你坏话诽谤你!我们在一起工作,评什么你都票数那么高,什么好处都归你,不行,我要到领导那去告你,告你拉帮结伙败坏风气!我们都活在这个社会,为什么你那么富有,可以买车买房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我却什么都买不起,这太让人不平了,我要干掉你!诸如此类的心理不平衡一旦变成行动,结果都是很糟糕的。你诽谤别人,诽谤一旦大白,别人会对你不客气;诬告别人,诬告露了马脚,那可是偷鸡不成失把米;你要干掉别人,中国的马家爵、美国的韩籍人赵承熙的恶果已告诉世人,在干掉别人的同时往往也干掉了自己,甚至你还没干掉别人到先干掉了自己的情况也是有的,古时的庞涓就是实例。心存不平衡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心理残疾。 三
有人做梦都想爬个副主任,但结果任命书下来被提拔的不是自己,于是乎他只要有机会就对人表白:副主任?这样小的活路头,打死我也不干!这是饿官失意所产生的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残疾心理,这种残疾心理无异于到处找人笑话自己。有人恨官成疾,骂官成癖,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官不在场,开口就骂官:什么狗屁股长,那点能耐也想管我,我就是不吃你那一套,看你把我咋地!这是因官逆反所滋生的残疾心理,这种残疾心理简直是拿自己的前程当儿戏,因为官们耐性有限,你不给他好看,难道他害怕你?还有一种与骂官癖相反的心理残疾是粘官癖,患粘官癖者,在与官喝酒的场合,几杯酒下肚就失了自己,官不分大小,只要是官就紧紧地粘上去&&有时候看这些心理残疾者的行为就像是看病人表演似的。
有一天甲被没有多少交往的同事乙请去喝茶。在喝茶的过程中,乙首先神秘地问甲:你知不知道我跟一哥(单位一把手)是什么关系?而后施压吓甲:一个人要看准方向,不要做出影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情来。最后乙又加了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谁!甲终于明白了乙请其喝茶的目的。原来乙在单位与人争权的途中遇到了死对头,那对头似乎与乙有点关系。甲不明说只在心里轻蔑地骂道:神经病!乙这人其实在平日很宽怀大度、涵养知礼、心态平和,他是遇到权才变成这样的。
由此看来,权成了许多人心理残疾的催化剂。好端端的一个人,因权而扭曲那是很不合算的。
女人嫁人,最怕嫁给心理残疾的男人;男人娶妻,最怕娶心理残疾的女子;单位用人,最怕用心理残疾的职员。一个人只有过滤掉心理残疾的阴影,才能塑造健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