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探究——以马坝镇为例

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探究——以马坝镇为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管理探索◎ 

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探究

———以马坝镇为例

吕丽丽

摘 要: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建设ꎬ但同时面临着千镇一面、风貌雷同等问题ꎮ在城乡建设进入到量与质并重的转型发展阶段ꎬ如何提炼城镇特色元素ꎬ将空间风貌塑造融入城镇发展建设过程中ꎬ提升城镇空间品质与文化竞争力ꎬ成为未来城镇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ꎮ本文以马坝镇为例ꎬ分析现状建设过程中空间特征与存在问题ꎬ结合挖掘、培育、整合、彰显四步骤ꎬ分别从生态空间、产城空间、人文空间3个方面ꎬ针对性的提出空间特色塑造的总体思路和引导策略ꎬ提升城镇风貌特色和空间品质ꎬ增强小城镇的个性魅力与竞争力ꎬ以期对同类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借鉴ꎬ改变“千镇一面”的发展现状ꎬ促进美好人居环境建设ꎮ

关键词:小城镇ꎻ城镇空间ꎻ高质量ꎻ特色塑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ꎬ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ꎬ全国建制镇的规模与数量得到史无前例的快速增长ꎬ成为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ꎮ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ꎬ过度开发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ꎬ造成了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景观环境等因素的冲撞ꎬ长此以往ꎬ导致城镇特有记忆的逐渐消失ꎬ出现城乡特色丢失、城镇面貌趋同等现象ꎮ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ꎬ我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也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ꎮ党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ꎬ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目标ꎮ城乡空间风貌作为城乡品质与精神的具体体现ꎬ是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引导城乡转型创新的重要手段ꎬ也是构筑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ꎮ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与品质提升的实践中ꎬ空间特色风貌的塑造越来越受到关注ꎮ

马坝镇作为全国重点镇ꎬ淮安市的经济强镇、商贸重镇、历史名镇ꎬ其城镇建设正在进入到量质并重、更加重视质量提升的新阶段ꎮ挖掘与传承城镇多元文化的优势ꎬ梳理与塑造城镇水绿空间ꎬ展现城市特色、提升空间品质ꎬ将有利于提升马坝镇的综合实力ꎬ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ꎬ推动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ꎬ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新期待ꎮ本文结合马坝镇空间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ꎬ探索美丽中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的策略与路径ꎬ以期提升小城镇特有的风貌特色与空间品质ꎬ希望对后续规划管理及其他同类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借鉴ꎮ

一、小城镇的空间特征与存在问题1.自然生态资源基础良好(一)空间发展特征

地、花卉苗木、交通走廊防护绿带、河道绿带、基本农田等组成了全域良好的绿化生态环境基底ꎮ

2.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深厚

马坝镇历史悠久ꎬ秦汉之际在马坝境内东阳城设郡ꎬ成

为当时地方最高行政中心之一ꎮ秦朝末年ꎬ著名的农民领袖陈婴在此地揭竿而起ꎬ反抗秦朝ꎬ东阳郡作为秦末农民的发源地之一而再次载入史册ꎮ2009年底考古发现大云山顶部是汉代的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ꎬ在其南侧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城遗址”ꎬ是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遗址ꎬ出土的大量的秦汉时期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繁华程度ꎮ

3.城市建设资源势头利好

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ꎬ小城镇作为

其重要组成部分ꎬ发展势头良好ꎮ马坝镇地处苏北地区交通要冲ꎬ是盱眙县对外的重要门户ꎬ宁连、宁宿徐、宁淮等高等级公路均从镇区周边通过ꎬ并相互交汇形成快速交通网络ꎻ规划中的蚌盐铁路、淮镇扬城际铁路、宁淮城际铁路在此预留轨道空间ꎬ交通的利好为马坝镇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ꎮ马坝经济开发区位于镇区西侧ꎬ其良好的发展势头ꎬ对镇区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ꎬ推动了镇区西进的发展步伐ꎮ

1.资源利用不足(二)存在问题

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问题ꎮ

马坝镇丰富的河水坑塘等水网景观资源未充分得以保护、梳理与利用ꎬ功能、用地、建设与水网未能充分融合ꎮ大涧河两侧主要为硬质护坡ꎬ河岸亲水性较差ꎬ缺乏开敞性空间ꎬ生态性和景观性较差ꎬ水系污染严重ꎬ滨河公共空间展示与利用不足ꎬ所谓“拥水而难见水”ꎮ

2.产城布局松散

随着城镇空间的扩张ꎬ逐步改变了原有紧凑的空间形态

小城镇作为城与乡聚落体系中重要的连接空间ꎬ农田、

山野、溪流、植被等生态空间环绕、自然资源密布ꎬ形成绿色生态的乡土景观环境ꎮ马坝镇地处洪泽湖南岸ꎬ镇域内水系纵横ꎬ大涧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整个镇区ꎬ丰收湖水库、卧龙湖、云山湖、永兴河、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等坑塘水系散布其间ꎻ镇域东部有大云山、小云山、青墩山三山相连ꎬ与生态林

和小巧尺度ꎬ新老镇区空间往往呈现一种割裂状态ꎬ缺乏串联沟通ꎮ马坝镇西侧经济开发区对于镇区的带动力尚未彰显ꎬ镇区对于开发区的服务性尚未实现ꎬ空间结构尚未形成

—1—

体系ꎮ

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文彰显不足

ꎬ是城市魅力的根本所在ꎮ但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大拆大建的方式ꎬ导致空间特色资源未得以有效整合ꎬ历史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展示ꎮ马坝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ꎬ传统风貌遭受破坏ꎬ空间特色的可识别性和印象性不清晰ꎮ

二、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小城镇的建设不同于大一)发展思路

、中城市ꎬ特色资源是塑造美丽小城镇的基础“史脉络整合”“ꎬ把最具特色的空间资源进行“挖掘”“培育”、河湖水系彰显”ꎬ结合城镇发展空间结构、绿地系统、景观道路等脉络ꎬ利用城镇发展的历ꎬ构建城市特色空间体系ꎬ形成集中展示城市空间特色和文化魅力的特色空间网络要素“ꎬ分类分级挖掘ꎮ

”:梳理现状自然水系ꎬ对特色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历史人文ꎬ、城市建设等资源挖掘有利于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资源因素“培育”:对于挖掘出来的ꎮ

护的基础上ꎬ根据资源的价值与周边的环境现状、有价值的空间特色资源ꎬ因地制宜ꎬ在保地制定彰显和塑造策略“整合”:划定特色区域ꎬ以更加宜人的空间面貌得以呈现ꎻ以廊道、轴线、路径等线性要素

串联ꎻ通过开敞空间与景观环境等节点的织补联络与整合塑造等综合措施ꎬ加强各资源点之间的空间联系ꎬ点、线、面串联融合ꎬ构建独有的特色空间网络体系ꎬ产生整体空间效应大于个体资源之和的效果密结合“彰显ꎮ

ꎬ赋予特色空间以人文”:引导空间特色要素与城镇各级各类公共空间紧

、生态主题ꎬ将文化资源保护、特色空间塑造与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城市活力增强有机结合起来ꎬ鼓励市民参与ꎬ丰富文化活动ꎬ发展城市文化ꎬ促进城镇空间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彰显(结合特色内涵的指引二)空间特色塑造策略

ꎬ通过对马坝镇水绿资源、人文资源和城市建设资源的梳理ꎬ明确“栖居”的发展目标ꎬ通过塑造水绿共生的生态宜居空间、营造结构清晰的现代城镇格局、打造文史融城的沉稳文化气质ꎬ将马坝镇建设成为“绿水雅致、1.开放活力理水串绿结合生态本底塑造自然共生的特色空间

”的特色小城镇ꎮ

、轴带牵引ꎬ对马坝镇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梳

理整合ꎬ保障生态功能ꎬ完善景观风貌格局ꎮ对大涧河水系进行保护、疏浚与整治ꎬ沿河两侧留有充足的绿带ꎬ局部结合街头绿地、商业街区、社区中心等形成可供游憩的小径和驻足的公共活动空间ꎬ打造自然生态、便捷可达的滨水休闲生活景观带ꎬ营造流动、美丽、繁荣的滨水空间ꎮ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ꎬ对丰收湖水库、云山湖、永兴河等水网进行疏通整治ꎬ在水体两侧留出足够的绿地开敞空间ꎬ串联西侧镇区新中心的公共服务、商业商务、科技研发等设施用地ꎬ形成渗透感强、标志性高的滨水活力商务景观带ꎮ

—2—

2.镇园合一结合产城结构塑造丰富多元的特色空间

、分区引导ꎬ结合新老镇区空间布局特征ꎬ形成

分区管控、覆盖全域的空间风貌格局ꎮ以马坝镇水绿开敞空间为生态基底ꎬ结合分布位置、资源禀赋和城市建设发展构想ꎬ将镇区划分为公共服务风貌区、传统商业风貌区、休闲商务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镇区生活风貌区等5个风貌区ꎬ针对每个风貌分区的特点ꎬ明确风貌定位、空间形态、建筑控制、道路建设、开敞空间、色彩搭配等风貌管控措施ꎮ通过在空间布局的渗透、交通组织衔接、生态廊道的贯通ꎬ实现镇区与开发区多元空间的有机融合ꎬ形成空间布局紧凑、功能组成多样的城镇特色空间3.文史融城结合文史资源塑造乡土风情的特色空间

、节点聚焦ꎬ依托城镇特色人文资源ꎬ强化标志

性节点景观风貌的塑造ꎬ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进行合理的保护并组织到城镇功能和各类空间场景中ꎬ提升地方文化内涵ꎬ形成创新活力空间ꎮ通过盱扬路的延伸将东阳古郡的历史要素引入镇区ꎬ结合马坝客运中心ꎬ布置文旅游客服务中心ꎬ融入地方文化精髓ꎬ提升镇区文化品质ꎬ塑造有活力、有记忆、有个性的特色空间ꎻ结合旅游人口的引入ꎬ集聚旅游配套服务设施ꎬ通过广场、绿地、游园等开敞景观节点的布置ꎬ创造层次丰富的城镇景观ꎬ激发城镇内在活力ꎬ提升风貌景观品质ꎮ

三、结语

空间特色风貌是小城镇最具魅力和生命力的标志ꎬ而特色风貌的塑造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ꎬ在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逐步挖掘自身资源条件ꎬ以风貌促品质、以特色强实力ꎬ将小城镇独特的自然山水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现代城市建设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ꎬ以特色化、创新化的发展手段ꎬ构建自然闲适的“生态空间”、丰富多元的“生活空间”、精致独特的“地标空间”ꎬ彰显小镇特有风情、提升城镇内在品质ꎬ助力美丽中国建设ꎮ参考文献:

[1]市凤翔县柳林镇新区为例杨燕如.小城镇空间特色的构建与控制引导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以宝鸡ꎬ2015

(22):1969.

[2]市镇城市设计为例王承华ꎬ杜娟.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探讨[J].小城镇建设ꎬ2015(5):64:以南京谷里新-69.色塑造为例[3]李辉.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特色塑造[J].门窗ꎬ2017(8):138.

:以济南市城市特[4]市化转型期的文化追求周岚ꎬ于春.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与特色塑造策略[J].中国名城ꎬ2011(10):4-8.:江苏城[5]«徐州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研究陈哲明.建立在地方优势基础上的城市空间特色塑造»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ꎬ2013:以(9):26-30.作者简介:

吕丽丽ꎬ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