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黄鹤楼》崔颢)(2)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__。(《小石潭记》柳宗元)(4)节日之际,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在异地的亲人的思念与祝福。练习时间100分钟)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丙】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丙】都选自《列子》。列子,原名______,是战国时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2.【乙】3.解释下列加点字。(1)长风破浪会有时(.(2)汝之不惠(.))4.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句子。为国与身亦皆如之。5.【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_____和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想法。6.【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家中三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前往参与。B.京城氏遗男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支持移山。C.妻子提出批驳,认为无法移动太行、王屋。D.智叟嘲笑、制止,认为愚公无法处理土石。【甲】文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是_____;【乙】文“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寓意是_____;7.经历了困难险阻,【丙】文中关尹子提出“守而勿失”,要“守”的是“_______”。)二、现代文(35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新时代的读书日,关键不在于计较这一天里读了多少书,而在于能否重新认识阅读的习惯。②从龟甲木椟,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从载体看,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争论背后,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从形态看,大部头与碎片化的热议背后,有人坚持花时间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的轻量阅读;从感官看,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当“书”的含义不断拓展,我们不妨也拓展知识的获取方式。多样的读书体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由此可见,读书不拘形式。③读书即学习。有声书未必没有深奥的知识,碎片化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即便如短视频里也未必没有鲜为人知的世界。学习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该如何建构我们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奇闻异事,忙时可供消闲;新闻资讯,了解时事热点;工作指南,掌握一技之长;历史知识,积淀文化底蕴……身处现代社会的复杂个体,往往拥有多重身份、肩负多重使命,似乎每一类知识都有独特的价值。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合理的内容,如何在有效时间里让学习更有意义,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考题。④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不少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许会被算法与机器取代。所以,读书肩负着“重新发明自己”的重任。在猎奇大千世界、在关注冷门知识的过程中,读书能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具备这些能力,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既不会盲目地包容,也不会一味地听从。⑤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化。“”的积累始终重要,“”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都能使我们完成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锻造。⑥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这应当成为世界读书日给我们的启示。8.根据文章内容补全第⑤段的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1)”的积累始终重要,“(2))”的刻苦永远关键。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腹有诗书气自华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书山有路勤为径9.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10.下面材料放入文中哪一段合适,阐述理由。2021年,《论语》在某网络阅读平台上阅读人次达3000万。同年,科幻小说《三体》在某听书平台上听书量超过1亿。放入____段,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①我从城里回来,给家人买回两只小兔子。卖兔子的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吃得又少,又乖巧。”所以,一只非得卖二十块钱不可。②结果,买回家喂了不到两个月,每只兔子就长到了好几公斤。比一般的家兔还大,贼肥贼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动了,只好爬着走。真是没听说过爬着走的兔子。而且还特能吃,一天到晚三瓣嘴喀嚓喀嚓磨个不停,把我们家越吃越穷。给它什么就吃什么,毫不含糊。到了后来居然连肉也吃,兔子还吃肉?后来,果然证实了兔子是不能吃肉的,它们才吃了一次肉,就给吃死了。③还有一次,我从城里回来,带回了两只“金丝熊”。当时我蹲在那个地摊前研究了半天,觉得“金丝熊”看起来要比上次的兔子可靠多了,而且要更便宜一些,才五块钱一只,就买回去了。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这么贵!真是,家里还少了耗子吗?到处都跑的是,还花钱在外面买……”我再仔细一看,没错,的确是耗子,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④只要我从城里回来,一定会带很多很多东西的。但是买回家的东西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场。想想看,家里人都需要些什么呢?妈妈曾明确地告诉过我,家里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头毛驴,进山驮东西方便。⑤可是我回家,所能带给大家的东西不是神气活现的兔子,就是既没尾巴也没名堂的耗子。⑥我在城里打工,没赚上什么钱。但即使赚不上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呆着。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被子太薄了,把窗帘啊什么的全拽下来裹在身上,还是冷。身上还穿着大衣,扣子扣得一丝不苟,还是冷。⑦后来我给家里打电话,妈妈问我:“还需要什么啊?”我说:“不需要,一切都好。就是被子薄了点。”于是第二天晚上她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扛着一床厚到能把人压得呼吸不畅的驼毛被。她挂了电话,立刻买来驼毛洗了,烧旺炉子烘干,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扯匀,细细缝了纱布,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然后又倒了三趟班车,坐了十多个钟头的车赶往城里。⑧我又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呢?每次回家的前一天,总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转到“中老年专柜”,看到麦片,就买回去了。我回到家,说:“这是麦片。”她们都很高兴的样子,因为只听说过,从没吃过。我也没吃过,但还是想当然地煮了一大锅。先给外婆盛一碗,她笑眯眯喝了一口,然后又默默地喝了一口,说:“好喝。”然后,就死活也不肯喝第三口了。⑨我还买过咸烧白。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颜色真好看,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外婆看了也很高兴,我在厨房忙碌着热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台边,兴致很高地说了好多话,大都是当年在乡坝吃席的趣事。还很勤快地早早就把筷子摆到了桌子上,一人位置前放一双。等咸烧白蒸好端上来时,她狠狠地夹了一筷子。但是勉强咽下去后,悲从中来。⑩——不是过去喜爱过的那种,完全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一些过去的事物、过去的感觉,永不再有了。她九十多岁了,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这回又买些什么好呢?最后只好买了一包红糖。但是红糖在哪里没有卖的啊?⑪我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虽然这种红糖上明确地标明是“中老年专用红糖”……到外婆脚下。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她抚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顺的长耳朵,问它:“吃饱没有,饿不饿?”——就像很早很早以前,问我“吃饱没有,饿不饿”一样。天色渐渐暗下来,又是一天过去了。⑬还有小耗子,代替我又一年来到深山夏牧场,趴在铁笼子里,背朝广阔碧绿的草原。晚上,妈妈脱⑫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兔子或者没尾巴的小耗子替我陪着我的家人。兔子在房间里慢慢地爬,终于爬下自己的大衣把笼子层层包裹起来,但还是怕它冷着,又包了一层毛衣。寒冷的夜里,寂寞的没尾巴小耗子把裹着笼子的衣物死命地拽进笼子里,一点一点咬破。它们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11.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到了后来居然连肉也吃,兔子还吃肉?(问号表疑问)B.她九十多岁了,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双引号表引用)C.但是红糖在哪里没有卖的啊?(问号表反问)D.虽然这种红糖上明确地标明是“中老年专用红糖”……(省略号表语意未尽)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我的行为事物特点家人反应特能吃能长,吃肉致带回两只“袖珍兔”/死带回两只“金丝熊”少了条长尾巴的耗子(1)高兴,外婆喝了两口后(2)大家都没吃过不肯喝第三口带回咸烧白(3)(4)带回“中老年专用”普通的红糖/红糖13.请在第⑦段或⑫段画直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语言的表现力。14.文章第③段和第⑬段中划波浪线的两处内容是否矛盾?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A.第③段表现出妈妈疼惜在外辛苦生活的“我”。B.第⑯段照应上文妈妈熬夜为“我”赶制驼毛被的情节。C.因为小耗子价格不菲,所以妈妈百般呵护。)D.两处内容看似矛盾,实则突出妈妈对“我”的爱。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三、综合运用(20分)
请完成九年级“读书改变人生,君子自强不息”主题队会活动中的下列任务。任务一:活动讨论16.根据所学,补全下列对话。甲:我认为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就是自强不息的代表。他刚毅果敢、坚韧顽强,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系在一起,成长为具有钢铁般精神的战士。乙:我觉得《(1)________》中的傅聪也是自强不息的代表。他(2)________,教育儿子要知国家荣辱、守艺术尊严,把儿子培养成享誉世界的钢琴演奏家。丙:其实,(3)________写的《昆虫记》中的蜣螂也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它(4)________,滚动圆球总走险峻的斜坡,最终到达到它希望到达的地方。任务二:制作书签(正面)(反面))()17.你推荐以上这张书签作为本次活动的纪念品,最恰当的理由是(A.这是艾青写于1938年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B.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不知疲倦地围绕祖国大地飞翔,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爱。C.“永远汹涌着”的河流和“无止息”的风是力量的代表。D.“死”、“腐烂”表达作者愿为祖国奋斗不止、死而无憾的精神。任务三:分享交流18.你推荐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合适的读书方法是(A.跳读任务四:活动感悟19.活动后,请结合阅读内容,联系你的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读书改变人生,君子自强不息”这次活动对你成长的影响。B.选择性阅读C.摘抄)()D.笔记四、写作(90分)
20.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2)不得抄袭。九年级语文练习
(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黄鹤楼》崔颢)(2)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__。(《小石潭记》柳宗元)(4)节日之际,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在异地的亲人的思念与祝福。【答案】里共婵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认真审题,根据提示,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答题时,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萋、鹦鹉、洲、披拂、婵娟”等字词的书写。①芳草萋萋鹦鹉洲练习时间100分钟)
.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③.参差披拂④.但愿人长久⑤.千(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丙】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丙】都选自《列子》。列子,原名______,是战国时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2.【乙】3.解释下列加点字。(1)长风破浪会有时(.(2)汝之不惠(.))4.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句子。为国与身亦皆如之。5.【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_____和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想法。6.【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家中三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前往参与。B.京城氏遗男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支持移山。C.妻子提出批驳,认为无法移动太行、王屋。D.智叟嘲笑、制止,认为愚公无法处理土石。【甲】文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是_____;【乙】文“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寓意是_____;7.经历了困难险阻,【丙】文中关尹子提出“守而勿失”,要“守”的是“_______”。【答案】2.3.①.终将①.列御寇②.道)②.同“慧”,智慧4.治理国家和修养身心也都像这样5.7.①.姜尚/姜太公①.积极乐观②.伊尹③.希望得到重用6.C③.“所以然”②.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克服困难【解析】【2题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列子,本名列御寇,周朝郑国圃田(今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句意是: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会:终将。(2)“汝之不惠”的句意是:你真是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智慧:。【4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为国(治理国家)、身(修身)、皆(全,都)、如之(像这样)”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5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典故,典故中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终将像姜尚和伊尹一样受到朝廷的重用。据此填写作答。【6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从【乙】文中愚公的妻子提出“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的疑问,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对愚公移山的批驳和反对。故选C。【7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第一空,从【甲】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看出,诗人对未来理想的实现是积极乐观的。第二空,【乙】文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第三空,从【丙】文“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可知,尹子提出要“守”的是“所以然”。【点睛】参考译文:【甲】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乙】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丙】列子学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事情的结果,而是关心为什么会这样。二、现代文(35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新时代的读书日,关键不在于计较这一天里读了多少书,而在于能否重新认识阅读的习惯。②从龟甲木椟,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从载体看,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争论背后,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从形态看,大部头与碎片化的热议背后,有人坚持花时间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的轻量阅读;从感官看,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当“书”的含义不断拓展,我们不妨也拓展知识的获取方式。多样的读书体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由此可见,读书不拘形式。③读书即学习。有声书未必没有深奥的知识,碎片化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即便如短视频里也未必没有鲜为人知的世界。学习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该如何建构我们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奇闻异事,忙时可供消闲;新闻资讯,了解时事热点;工作指南,掌握一技之长;历史知识,积淀文化底蕴……身处现代社会的复杂个体,往往拥有多重身份、肩负多重使命,似乎每一类知识都有独特的价值。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合理的内容,如何在有效时间里让学习更有意义,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考题。④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不少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许会被算法与机器取代。所以,读书肩负着“重新发明自己”的重任。在猎奇大千世界、在关注冷门知识的过程中,读书能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具备这些能力,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既不会盲目地包容,也不会一味地听从。⑤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化。“”的积累始终重要,“”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都能使我们完成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锻造。⑥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这应当成为世界读书日给我们的启示。8.根据文章内容补全第⑤段的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1)”的积累始终重要,“(2))”的刻苦永远关键。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腹有诗书气自华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书山有路勤为径9.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10.下面材料放入文中哪一段合适,阐述理由。2021年,《论语》在某网络阅读平台上阅读人次达3000万。同年,科幻小说《三体》在某听书平台上听书量超过1亿。放入____段,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BC(2)读书要选择合理内容;(3)读书滋养心灵、锻造精神;(4)9.(1)读书不拘形式;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10.①.第②段②.2021年网络阅读平台阅读《论语》的人次之多,《三体》在某听书平台上听书量之大,而第②段的观点是“读书不拘形式”,这段材料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该观点。【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关键词句的补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比喻学习必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书山有路勤为径”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想要在广博的书山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唯有靠“勤奋”,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据“积累始终重要”可知,此处应填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据“刻苦永远关键”可知,此处应填入与刻苦有关的“书山有路勤为径”;故选BC。【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思路的概括。文章第①段,从“世界读书日”引出话题“重新认识阅读的习惯”,继而第②到⑤段分别展开论述。据第②段段末“由此可见,读书不拘形式”可知,空一应填入:读书不拘形式;据第③段“读书即学习”“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合理的内容,如何在有效时间里让学习更有意义,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考题”可知,空二应填入:读书要选择合理内容;第④到⑤段讲述“读书启迪智慧”,据第④段“在猎奇大千世界、在关注冷门知识的过程中,读书能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可知,此处可概括为:读书能够锻炼人们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据第⑤段“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都能使我们完成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锻造”可知,空三可填入:读书滋养心灵、锻造精神;最后一段总结论点“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这应当成为世界读书日给我们的启示”,故空四的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10题详解】本题考查议论文论据的补充。据“2021年,《论语》在某网络阅读平台上阅读人次达3000万。同年,科幻小说《三体》在某听书平台上听书量超过1亿”可知,讲述的是在网络平台上,《论语》的阅读人次之多,科幻小说《三体》听书量之大令人叹服,告诉我们,阅读不应拘泥于形式,无论是传统的纸质书阅读,还是网络平台的阅读、听书,都是很好的阅读方式。而第②段的观点是“读书不拘形式”,故这一段话适合放入其中,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不拘形式”的观点。(二)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①我从城里回来,给家人买回两只小兔子。卖兔子的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吃得又少,又乖巧。”所以,一只非得卖二十块钱不可。②结果,买回家喂了不到两个月,每只兔子就长到了好几公斤。比一般的家兔还大,贼肥贼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动了,只好爬着走。真是没听说过爬着走的兔子。而且还特能吃,一天到晚三瓣嘴喀嚓喀嚓磨个不停,把我们家越吃越穷。给它什么就吃什么,毫不含糊。到了后来居然连肉也吃,兔子还吃肉?后来,果然证实了兔子是不能吃肉的,它们才吃了一次肉,就给吃死了。③还有一次,我从城里回来,带回了两只“金丝熊”。当时我蹲在那个地摊前研究了半天,觉得“金丝熊”看起来要比上次的兔子可靠多了,而且要更便宜一些,才五块钱一只,就买回去了。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这么贵!真是,家里还少了耗子吗?到处都跑的是,还花钱在外面买……”我再仔细一看,没错,的确是耗子,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④只要我从城里回来,一定会带很多很多东西的。但是买回家的东西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场。想想看,家里人都需要些什么呢?妈妈曾明确地告诉过我,家里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头毛驴,进山驮东西方便。⑤可是我回家,所能带给大家的东西不是神气活现的兔子,就是既没尾巴也没名堂的耗子。⑥我在城里打工,没赚上什么钱。但即使赚不上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呆着。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被子太薄了,把窗帘啊什么的全拽下来裹在身上,还是冷。身上还穿着大衣,扣子扣得一丝不苟,还是冷。⑦后来我给家里打电话,妈妈问我:“还需要什么啊?”我说:“不需要,一切都好。就是被子薄了点。”于是第二天晚上她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扛着一床厚到能把人压得呼吸不畅的驼毛被。她挂了电话,立刻买来驼毛洗了,烧旺炉子烘干,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扯匀,细细缝了纱布,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然后又倒了三趟班车,坐了十多个钟头的车赶往城里。⑧我又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呢?每次回家的前一天,总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转到“中老年专柜”,看到麦片,就买回去了。我回到家,说:“这是麦片。”她们都很高兴的样子,因为只听说过,从没吃过。我也没吃过,但还是想当然地煮了一大锅。先给外婆盛一碗,她笑眯眯喝了一口,然后又默默地喝了一口,说:“好喝。”然后,就死活也不肯喝第三口了。⑨我还买过咸烧白。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颜色真好看,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外婆看了也很高兴,我在厨房忙碌着热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台边,兴致很高地说了好多话,大都是当年在乡坝吃席的趣事。还很勤快地早早就把筷子摆到了桌子上,一人位置前放一双。等咸烧白蒸好端上来时,她狠狠地夹了一筷子。但是勉强咽下去后,悲从中来。⑩——不是过去喜爱过的那种,完全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一些过去的事物、过去的感觉,永不再有了。她九十多岁了,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这回又买些什么好呢?最后只好买了一包红糖。但是红糖在哪里没有卖的啊?⑪我在超市里转啊转啊。⑫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兔子或者没尾巴的小耗子替我陪着我的家人。兔子在房间里慢慢地爬,终于爬虽然这种红糖上明确地标明是“中老年专用红糖”……到外婆脚下。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她抚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顺的长耳朵,问它:“吃饱没有,饿不饿?”——就像很早很早以前,问我“吃饱没有,饿不饿”一样。天色渐渐暗下来,又是一天过去了。⑬还有小耗子,代替我又一年来到深山夏牧场,趴在铁笼子里,背朝广阔碧绿的草原。晚上,妈妈脱下自己的大衣把笼子层层包裹起来,但还是怕它冷着,又包了一层毛衣。寒冷的夜里,寂寞的没尾巴小耗子把裹着笼子的衣物死命地拽进笼子里,一点一点咬破。它们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11.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到了后来居然连肉也吃,兔子还吃肉?(问号表疑问)(双引号表引用)B.她九十多岁了,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C.但是红糖在哪里没有卖的啊?(问号表反问)D.虽然这种红糖上明确地标明是“中老年专用红糖”……(省略号表语意未尽)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我的行为事物特点特能吃能长,吃肉致带回两只“袖珍兔”死带回两只“金丝熊”少了条长尾巴的耗子(1)高兴,外婆喝了两口后(2)大家都没吃过不肯喝第三口带回咸烧白带回“中老年专用”普通的红糖红糖/(3)(4)/家人反应13.请在第⑦段或⑫段画直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语言的表现力。14.文章第③段和第⑬段中划波浪线的两处内容是否矛盾?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A.第③段表现出妈妈疼惜在外辛苦生活的“我”。)B.第⑯段照应上文妈妈熬夜为“我”赶制驼毛被的情节。C.因为小耗子价格不菲,所以妈妈百般呵护。D.两处内容看似矛盾,实则突出妈妈对“我”的爱。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答案】11.B12.(1)妈妈责骂我(2)带回中老年麦片(3)颜色好看(4)外婆高兴地聊当年吃席趣事,狠夹一筷子却勉强下咽;13.第⑦段:动作描写/“熬”字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得知我在城里被子薄后通宵赶制被子的迅速、细致、辛苦,表现妈妈对我的关爱。第⑫段:反复、叠词/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外婆年老动作迟缓表达了外婆对“我”买给她兔子的疼爱,更隐含了外婆对“我”的思念和爱。14.C15.文中写了“我”从城里带回了“袖珍兔”、“金丝熊”、“中老年专用”红糖等礼物给家人,这些从城里带回的实际物品大多派不上什么用处,“我”所能带给家人的关怀远远比不上她们给予我的爱(对于家人的爱的感激),表达出因无法陪伴她们(她们逐渐老去)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她九十多岁了,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一句中的“逐一消失”用双引号是突出强调,引起注意。此项“双引号表引用”说法有误;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据已知信息“带回两只‘金丝熊’”和“少了条长尾巴的耗子”可知,答案可定位至第③段,据“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和“我再仔细一看,没错,的确是耗子,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可知,家人的反应是:妈妈责骂我;据已知信息“大家都没吃过”和“高兴,外婆喝了两口后不肯喝第三口”可知,答案可定位至第⑧段,据“每次回家的前一天,总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转到“中老年专柜”,看到麦片,就买回去了”可知,此处我带回家的物品是:中老年麦片;据已知信息“带回咸烧白”可知,答案可定位至第⑨段,据“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颜色真好看,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可知,烧白的特点是“颜色真好看”;据“外婆看了也很高兴,我在厨房忙碌着热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台边,兴致很高地说了好多话,大都是当年在乡坝吃席的趣事”和“等咸烧白蒸好端上来时,她狠狠地夹了一筷子。但是勉强咽下去后,悲从中来”可知,家人的反应是:外婆高兴地聊当年吃席趣事,狠夹一筷子却勉强下咽。【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词句的赏析。第⑦段“她挂了电话,立刻买来驼毛洗了,烧旺炉子烘干,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扯匀,细细缝了纱布,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挂”“买”“烘”“抽打”“扯”“缝”“赶制”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得知我被子单薄后的担心及连夜赶制被子的速度及细致认真。“熬”字用得特别好,体现出妈妈对我浓浓的爱和无微不至、不求回报的关心。第⑫段“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一句,据“慢慢地,慢慢地”可知,运用了反复和叠词,写出了外婆因年老而动作迟缓,通过对“我”买来的兔子的疼爱,寄托外婆对常年在外工作的“我”的思念和宠爱,令人动容。【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第③段“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这么贵!真是,家里还少了耗子吗?到处都跑的是,还花钱在外面买……’”写出了妈妈因我乱花钱买不适用东西的心疼,体现了妈妈勤俭节约,而第⑬段“晚上,妈妈脱下自己的大衣把笼子层层包裹起来,但还是怕它冷着,又包了一层毛衣”一句,写出了妈妈对家中事物的疼惜,更表达了妈妈借对小耗子的呵护,表达对在外工作的“我”的思念和疼惜。此项“因为小耗子价格不菲,所以妈妈百般呵护”说法有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文章题目“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了“我”从城里为家人带回了“袖珍兔”、“金丝熊”、“中老年专用”红糖等礼物,这是“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虽新奇但大多派不上什么用处,也远不如妈妈赶制并不远千里转车送给我的被子实用,“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用自嘲的口吻,表达出“我”对家人的关怀不足,无法陪伴他们的遗憾和愧疚,还有对家人给予我的关怀和爱的感激。三、综合运用(20分)
请完成九年级“读书改变人生,君子自强不息”主题队会活动中的下列任务。任务一:活动讨论16.根据所学,补全下列对话。甲:我认为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就是自强不息的代表。他刚毅果敢、坚韧顽强,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系在一起,成长为具有钢铁般精神的战士。乙:我觉得《(1)________》中的傅聪也是自强不息的代表。他(2)________,教育儿子要知国家荣辱、守艺术尊严,把儿子培养成享誉世界的钢琴演奏家。丙:其实,(3)________写的《昆虫记》中的蜣螂也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它(4)________,滚动圆球总走险峻的斜坡,最终到达到它希望到达的地方。任务二:制作书签(正面)(反面))()17.你推荐以上这张书签作为本次活动的纪念品,最恰当的理由是(A.这是艾青写于1938年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B.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不知疲倦地围绕祖国大地飞翔,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爱。C.“永远汹涌着”的河流和“无止息”的风是力量的代表。D.“死”、“腐烂”表达作者愿为祖国奋斗不止、死而无憾的精神。任务三:分享交流18.你推荐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合适的读书方法是(A.跳读任务四:活动感悟19.活动后,请结合阅读内容,联系你的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读书改变人生,君子自强不息”这次活动对你成长的影响。【答案】16.17.BD18.CD①.傅雷家书②.秉性刚毅、爱子情深③.法布尔④.刻苦忍耐、百折不挠B.选择性阅读C.摘抄)()D.笔记19.合乎题意即可【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给长子傅聪的书信汇编。信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他要求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故第一空填“傅雷家书”。根据原文“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可知,父亲傅雷爱子情深;根据原文“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可知,傅雷鼓励儿子要坚强。故第二空可填“秉性刚强、爱子情深”。法布尔,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做出贡献,曾经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主要作品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故第三空填“法布尔”。根据《昆虫记》第四章《蜣螂》“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他们以为这种甲虫具有这样多的天文学知识,因而是很神圣的,所以他们叫它‘神圣的甲虫’……这圆球并不是什么可口的食品。因为甲虫的工作,是从土面上收集污物,这个球就是它把路上与野外的垃圾,很仔细地搓卷起来形成的”可知,蜣螂做圆球可看出它的刻苦和忍耐;根据“假使那贼安然逃走了,主人只有自认倒霉。它擦擦脸,吸点空气,飞走,另起炉灶。我颇羡慕而且嫉妒它这种百折不挠的品质”可知,蜣螂具有百折不挠的品质。故第四空可填“刻苦忍耐、百折不挠”。【17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书签的正面画的是一只鸟,结合诗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可知,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故B项更符合。书签的反面写的是诗歌《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故D项更符合诗歌主旨的表达。综上所述,故选B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跳读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摘抄是指阅读文刊、文件等资料里的时候,把值得品析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笔记是用笔所做的记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如果跳读或者选择性阅读,就无法完全了解保尔的生平,所以选择摘抄和笔记最合适。故选CD。【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结合阅读内容,联系你的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这次活动对你成长的影响。作答本题时先选准角度,再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事例,谈活动对自己的影响。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经历着不同的困难,无论风吹雨打,他都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也让我明白,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不应该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过这一生,而应该带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朝着理想而奋斗。这次读书活动,让我变得更坚韧、顽强,让我勇毅前行,笑迎人生的挑战!四、写作(90分)
20.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2)不得抄袭。【答案】例文珍惜人生最难熬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常常也会对自己产生疑问,觉得出发时选错了方向,而又不知道该如何更改,便迷迷糊糊地继续走了下去。跨进初中的大门以来,如同咿咿呀呀童谣的无忧生活瞬间转变成了快节奏的青春奏鸣曲。而我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跟上节拍,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离自己梦想的高中还相隔甚远。然而这却并没有成为我奋进的动力,相反,我选择了逃避,以求得暂时的安逸。于是每每与家人老师谈论起成绩,我都会推说下学期再努力。一直克服不了惰性,一直盘算着拖延。诚然,时间的洪流不会因为我的无知而减速,初中生涯的最后一个寒假悄然而至。我手足无措,陷入极大的震惊与恐慌中,回想当初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来报道时的情景,恍如昨日。面对我期末时更糟的成绩,妈妈的疾言厉色变成苦口婆心的劝说。我始终不为所动,并不是不懂她的良苦用心,毕竟心中还揣着一直以来的梦想。只是始终觉得自己需要去体会一下那颓废的生活,从中获得拼搏的力量。在寒假刚开始的那一周时间里,我整天对着电视,对着电脑,睡到中午才起,不洗脸不整理头发,更不出门。妈妈也不再劝说,只有叹气,偷偷的抹眼泪。下学期就毕业了,我想我真的不能也无法不努力了。难道我要看着父母失望吗?难道那种颓废堕落的生活是我所期待的吗?我觉得眼前有好多问号,心里像是被一团棉花堵住了,闷闷的。这次寒假是个暖冬,雪也不多,日子很长,该是我好好沉淀,确立自己接下来目标的时候了。我接二连三不知疲倦的奔向书店,购买许多有益的书。在家里仔细品读,汲取其中营养。作者经历许多风霜磨难而总结的经验教训,让我得以在涉世未深时一窥究竟。我享受优质的音乐,轻音乐舒缓悠扬,平息内心的烦躁不安;摇滚乐放荡不羁,燃起胸腔的炽热渴望。我感动于古今杰出人才的艰难成功之路,并大受鼓舞。冰面是光滑的,但却容易摔倒,因为没有坎坷。有谁不是在泪与汗的陪伴下披荆斩棘博取成功的呢?又有谁的人生没有迷茫过呢?洋溢着书香、环绕着音乐,温存着感动的生活,使得我逐渐自信,拥有了奋进的勇气与力量。沉淀自己的假期过的异常踏实,我已经做好在初三最后关头搏一把的准备。感谢这个假期引领我慌乱,悔恨,波涛汹涌的心趋于平静。暖冬会带给每个人感动,将暖流注入我们心中。人生总有那么一段空白的时光,不喧嚣,不造次,我们在等待,在坚忍,在静默。用时间去沉淀,远离喧嚣,洗尽铅华,我们都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1.审题立意:珍惜,是“珍重爱惜”的意思。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本次作文,首先应该确立珍惜的对象。可以是岁月中的某个人值得珍惜,也可以是岁月中的某个机会值得珍惜,还可以是某种场景的温暖和感动值得珍惜。当然,也可以议论“珍惜的重要性。”作文适合写作记叙文、记叙散文或议论文。2.选材构思:可以写于某种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一本笔记、一副眼镜、一块橡皮擦)相关的事情,其中这件物品可能承载着某段被“我”忽略的友情;可以写与某种自然美景(蓝天碧海、落日黄沙)相关的内容,其中这个场景中可能有被“我”忽略的亲情与欢笑;可以写与某个对我影响深刻的人(老师、父母)相关的事情,其中可能有长辈对“我”的殷切期盼和谆谆教诲,而当时的“我”年轻气盛,不理解他们的苦心。其中这段“值得珍惜”的经过和感触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写出这一次经历或与人相关的事例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它给我鼓励,它给我温暖,它给我带来触动等。在写作过程中,描写语言要细腻,重点写出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变化过程,如能注重细节描写,文章一定能够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写作议论文,可以围绕“珍惜的重要性”进行议论。例如,可以针对“为什么需要珍惜呢”“珍惜拥有的意义何在呢”这些问题深入议论。当人们习惯了某些东西之后,可以这样构思:就容易忽略其之的重要性,由此导致错失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拥有的东西可能会丧失或是消失,人们不可能再将其找回,那样会给人留下遗憾而追悔不已。当某些重要或珍贵的东西即将消失或消亡,我们却无力挽回,这也会让人很痛苦无奈。而珍惜拥有会让人活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待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自己活得充实自在。珍惜拥有会让人抓住眼前的幸福快乐,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珍惜拥有会让人减少对过往的追悔,抓紧时间过好当下。珍惜拥有也能让人增加对未来的信心,减少迷茫和恐慌。珍惜拥有能够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珍惜拥有可以减少盲目的攀比,珍视自己的东西,求的心理的健康平衡。珍惜拥有可以让人更好地活出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接着进一步论述:怎样珍惜拥有的东西呢?可以珍视并且好好对待,懂得感恩,时刻关注和反思,那样自然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活出真我的风采来。写作的时候,应注意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列举事例要恰当,应做到联系自我,联系实际生活,说理要透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