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测查分析报告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年6月29日凉州区教育局对对全区农村六年级毕业班进行了统一测查,为提高测查的价值,教研中心统一组织监考、阅卷,测查活动组织严密,测查结果真实可信。测查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同时通过阅卷研讨为教师间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现将测查结果作以分析。
一、总体情况
参加人数47人,总分2881 ,平均分61.3 ,优良率48.9% ,及格率46% 。学校最高分98 ,最低分35 。
二、对试题的分析
1、试卷结构与题型安排合理。
知识块面的结构分配力求大体均衡,题型力求丰富。主要设置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含口算、解方程、简便计算、求积等)、操作题、解决问题、统计等题型。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完成试题的兴趣。
2、试卷内容覆盖面大,全面考察学生能力
本试卷中的内容力求覆盖本学期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全面考查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
握情况。因此试卷信息量大,内容多。
第一至三大项中,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一、二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题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又综合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辨析、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
第四项是计算题。包括了本学期有代表性的计算题目。
第五项重在考查学生的基本画图能力。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画出的图形,量一量,再根据公式算一算。第2小题按要求画圆、画扇形,是最基本的作图要求。操作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必须读懂题意与较准确地画图。
第六大项为解决问题。本次试卷应用题题量适中,类型多,整体难易相当。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七项统计考查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与计算,需要理解图意,全面考虑,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总之,本次数学试卷命题,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三、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
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清,整体计算能力不强,计算不够熟练,计算准确率偏低,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
2、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好象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没有做到“认真细心”这4字。虽然我们教师对每次考试前都强调一些关于答题时的注意事项,审题时要注意看清问题,不要把要求看错。
3、学生的一些习惯不规范
作为小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好几个学生数字抄错。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可能在 考试时可能就会成为学生失分的原因。 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四、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应关注新课改理念下\"双基\"的内涵,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的整合,把一个\"点\"一个\"点\"的教学,连接成\"平面\"、\"立体\",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
3、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要切实加强对差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差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助手。
5、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细、抓实。
6、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师要努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备情境以激发兴趣,要重视迁移规律的运用以形成方法。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过程教学要到位,给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不同阶段的练习作用,让学生练有目的,练得有趣,练有所得。通过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对每一次考试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教学工作做好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检测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