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吉林省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原则及对策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0年第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4,2010 第26卷 JOURNALOFEDUCATIONALINS'ITrUTEOF JILINPROVINCE VoL 26 (总244期) ToralNo.244 吉林省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原则及对策 李珍何剑 (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通过对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深化我省新农村建 设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l0)04—0071—02 吉林省发展现代农业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2.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系统工程;应当从本省的 我们所说的经济、社会、生态三统一的效益农 实际出发,谋划整体思路,制定基本原则,提出对策 业,是赋予全新内容的现代产业,它不仅具有持续发 建议。 展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蕴含着不断创新的现代制 一、整体思路 度。坚持上述三者的统一,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 收、财力增强,使传统的数量农业、任务农业、粮食农 指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吉林的重大战略任务出 业变成知识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是吉林省农 发,围绕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坚持 村经济跨越发展的主攻目标,也是现代农业引领新 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 3.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原则 力建设现代农业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内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自然禀赋各不相同,农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运行机 村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业发展水平高低不一, 制,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统筹的跨越式发展,加快 要求平面推开、齐头并进几乎是不可能的。应该从 现代农业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实际出发,首先抓住中部地区实现重点区域率先突 二、基本原则 破,首先抓住玉米精深加工实现主导产业率先突破, 1.坚持城乡经济统筹整合、工农联动发展的 首先抓住民营经济、科技能人、经营大户实现优势群 原则 体率先突破。 充分重视城市对农村的驱动作用、工业对农业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的拉动作用、市民对村民的带动作用,实行城乡统 吉林省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要始终注意把加 筹、工农联动。要破除城乡、工农壁垒政策,整合多 强存量生态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加快存量生态农业资 方面的优势资源;要破除条块、部门的严明界限,整 源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农业经济资源开发与生态环 合各领域的生产要素;要破除区域、行业的分割樊 境保护结合起来,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将关爱保护 篱,整合全方位的特色产业,使其分散的个别优势建 资源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到突出位置,实现经济、 构成特色的复合优势。 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同步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1O—02—20 作者简介:李珍(I969一),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何剑(1977一),男,吉林延吉人。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助教,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项目简介: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7147 7l 三、对策建议 1.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装备水平,挖掘农业 的多种功能,是吉林省现代农业引领新农村建设的 重要内容。 4.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 通业态,催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是吉 林省现代农业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 吉林省要健全优势产区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 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作 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集散中心,并在优势产区集 中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产区专业批发市场,完善市场 在原有良好条件的基础上,吉林省要继续抓好 以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村清洁能源、农村安全用 水、农村公路筹资养护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 开发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 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农业。最终 使全省农业基础设施完备齐全,农业装备水平大为 提高,农业综合功能特色鲜明。 2.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 断提高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吉林省现代农 业引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条件。 吉林省要打破多年积习的陈旧定势,牢固树立 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制定农产品价格不但要顾 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加快发展精品 畜牧业,根据市场需求提出精品畜产品的开发规模 和品种结构,建立相应的畜产品精品生产基地和畜 禽良种繁育及防疫体系;搞好农产品的梯次加工,积 虑增加附加值,在实施精品战略中推出更多的名牌; 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在市场竞争中形成高科技含量 的优势;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折不扣地执行 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用标准化手段规范农产品的 生产过程,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最终 使全省农产品结构优化合理,农产品品类百花绽放, 农产品质量标准规范。 3.拓展绿色食品生产规模,扶植农产品加工龙 头企业,甥造“绿色经济”形象,是吉林省现代农业 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吉林省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继续建立一批 省级绿色食品大型龙头企业,扩大精深产品加工比 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园 艺作物以及肉蛋奶产品、酒类产品、土特产品等的多 样化和系列化;在抓好龙头企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发 展适度规模的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小型绿色食 品加工企业;要针对省内、国内、国外制定不同的营 销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 口创汇农业,勇于进入国际市场参加竞争,使吉林省 的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最终使全省 绿色食品生产规模拓展扩充,各类绿色食品龙头企 业竞相涌现,绿色食品吸引力竞争力世人称雄。 72 交易、检测检验、产品贮运、配送和信息服务等配套 设施和功能,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搭建农 产品市场营销新平台;根据优势农产品的不同特性, 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5.关注改善村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加快发 展各项社会事业,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吉 林省现代农业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 吉林省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在公路“村 村通”的基础上,搞好村组条路的网络建设,加快供 水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加快农村电网 改造,提高供电水平;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推 广应用秸秆气化、沼气等清洁能源。修整美化村容 村貌,实行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消除人畜混居现 象;种草植树、美化绿化村屯,建设生活舒适、生态良 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的新乡村;_整治环境重点搞 好“四改四清”,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环境治理 长效机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对乡村义务教 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质量;加快卫生事 业发展,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农 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搞好各村 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 体活动;最终使全省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有改善, 农村社会事业大有发展,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大有 升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发【2004]1号[N].《人民FJ报),2004年2月9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R].中发E2oo5]1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 见,中发[2oo6]l号[N].2005年12月31日.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N】.(人民日报),2007年1 月29日. [5]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 2006年1月l9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