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2022年传染病防治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 )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未分类
2、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 )
A 性传播 B 静脉吸毒 C 输血 D 母婴传播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2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
A 2022年12月1日 B 2022年8月28日
C 1989年09月1日 D 1989年2月21日
4、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
A 预防为主 B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第 1 页 共 10 页
C 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 以上三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 )
A 35 B 28 C 38 D 40
6、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 )。
A 处罚措施 B 强制措施 C 行政拘留 D 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7、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 )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D 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 隔离、消毒 B 预检、分诊 C 分类、隔离 D 定点、隔离
9、《消毒管理办法》自何时实施?( )
A 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B 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第 2 页 共 10 页
C 2022年9月1日起实施 D 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10、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
A 灭菌要求 B 消毒要求
C 清洁要求 D 卫生要求
11、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
A 无菌要求B 消毒要求C 清洁要求D 卫生要求
1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 )
A 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 B 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 C 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D 毁形后卖掉
1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处理?( )
A 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B 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C 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 D 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
第 3 页 共 10 页
14、《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
A 用后灭菌 B 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 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D 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15、以下( )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 煮沸 B 高压蒸气 C 优氯净 D 紫外线
16、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
A 冠状病毒 B 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
C 猪链球菌 D 一种甲型H1N1病毒
1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 A 专用车 B 救护车 C 面包车 D 大卡车
18、关于处理高危物品和中危物品朊毒灭活方法正确的有( )
A 134℃~138℃ 8min B 134℃~138℃ 18min
C 134℃~138℃ 38min
第 4 页 共 10 页
)
D 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h,再121℃ 60min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 )
A 鼠疫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霍乱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 )
A 医源性传播 B 性接触传播 C 母婴垂直传播 D 经媒介生物传播 E 一般接触传播
3、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 )
A 肠道病毒71型(EV71)
B 柯萨奇病毒B组的16型(Co某B16)
C 肠道病毒78型(EV78)
D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某A16)
E 肠道病毒171型(EV171)
4、下列可以灭活肠道病毒的有( )
第 5 页 共 10 页
A 75%酒精 B 植物消毒剂 C 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D 过氧乙酸 E 碘酒 5、下列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消毒的消毒剂有( )
A 碘伏 B 醋酸氯已定 C 漂白粉
D 苯扎氯铵 E 过氧乙酸
6、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
A 传染源 B 自然环境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 E 社会环境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 )
A 隔离 B 控制传播
C 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
D 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E 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8、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即可通过以下途径等造成传播。( )
A 粪-口 B 飞沫、咳嗽、打喷嚏等
第 6 页 共 10 页
C 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
D 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E 以上都对
9、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 )
A 隐性感染者 B 患者 C 动物 D 食物 E 水
10、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 早发现 B 早报告 C 早隔离 D 早治疗 E 早转运
三、判断题
1、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
3、通过吸入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器具感染。( )
4、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第 7 页 共 10 页
5、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 )
6、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
7、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
8、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过程。( )
9、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
10、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 )
11、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
1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
四、简答题
第 8 页 共 10 页
1、国卫疾控发[2022]28号文对传染病做了哪些调整?
2、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什么措施?
2022年传染病防治培训试题答案
一、1、B 2、B 3、A 4、D 5、C 6、D 7、B 8、B
9、B 10、A 11、B 12、C 13、A 14、B 15、C
16、B 17、A 18、D
二、1、AD 2、ABC 3、AD 4、CDE 5、ACE 6、ACD
7、ABCDE 8、ABCDE 9、AB 10、ABCD
三、1、√2、√3、√4、×5、√6、√7、√8、×
9、×10、√11、×12、√
四、1、答: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2、答:(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第 9 页 共 10 页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四)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