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3. 膜内在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以疏水氨基酸与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结合,结合力较强。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崩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 4.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
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5.胞吞作用(endocytosis)细胞摄取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将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6.胞吐作用(exocytosis)细胞排出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通过形成囊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囊泡的膜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7.信号分子(signl molecular)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特称为信号分子。
8.受体(receptor)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地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
生物学效应。
9.信号肽(signal sequence/peptide)分泌蛋白的N端序列,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 10.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 11.半自主性细胞器(seminautonomous organelle)线粒体和叶绿体
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12.亲核蛋白(karyophilic protein)是指在细胞质基质内合成后,
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13.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亲核蛋白一般
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的特殊氨基酸序列,具有定向、定位的作用,保证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转运到细胞核内)。
14.微管组织中心(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
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MTOC决定了细胞中微管的极性,微管的(-)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
15.细胞质骨架: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
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调的运动。
16.细胞周期(cell cycle/division cycle)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
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复制,各组分加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7.细胞周期检验点(cell cycle checkpoint)在细胞内存在一系列
的监控机制,可以鉴别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错误,并诱导产生特异的抑制因子,阻止细胞周期的进行,这些监控机制称为检验点。不仅存在于G1期,也存在于细胞周期的其他时期。
18.MPF(细胞促分裂因子):又称促成熟因子或M期促进因子,是指
存在于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可以诱导卵细胞成熟的一种活性物质。已经证明,MPF是一种蛋白激酶,包括两个亚基即Cdc2蛋白和周期蛋白,当二者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可以使多种蛋白质底物磷酸化;MPF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进化上较保守的G2/M转换调控者。
19.细胞衰老(cell aging/senescence)细胞衰老又称老化,是细胞
的一个基本的生命现象。是指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和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的现象。
20.Hayflick界限:由Hayflick等人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细胞,
至少是培养的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
21.桥粒(desmosomes)又称点状桥粒,位于粘合带下方。是细胞间形
成的钮扣式的连接结构,跨膜蛋白(钙粘素)通过附着蛋白(致密斑)与中间纤维相联系,提供细胞内中间纤维的锚定位点。中间纤维横贯细胞,形成网状结构,同时还通过桥粒与相邻细胞连成一体,形成整体网络,起支持和抵抗外界压力与张力的作用 22.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
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生和组织的构建,协调细胞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是必须的。
23.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统称,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分泌泡等
24.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驱动自
身沿着微管或微丝定向运动的蛋白,如驱动蛋白,动力蛋白和肌球蛋白
25.灯刷染色体(lampbrush chromosome)较普遍存在于鱼类,两栖
类等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双线期,由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环形成的类似灯刷的特殊巨大染色体
26.原生质体(protoplast)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或其他去壁细胞 27.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一种与其他多肽或蛋白质结合
的蛋白质,以防止蛋白质错误折叠,变性或聚集沉淀,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组装以及跨膜转运有意义
28.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
细胞支架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保外基质之间的连接结构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29.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30.周期蛋白(cycle protein)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其含量随细
胞周期进程变化而变化的特殊蛋白质。最初在海胆卵中发现,一般在细胞间期内积累,在细胞分裂期内消失,在下一个细胞周期又重复这一消长现象,即在每一轮间期合成,G2/M时达到高峰,M期结束时被水解,下一轮周期又重新合成积累。已经证明周期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是诱导细胞进入M期必需的,说明周期蛋白是细胞周期的调控者,可能参与了MPF功能的调节,是MPF的一部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