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6卷第3期 2006年3期 海 军 院 校 教 育 V01.16.NO.3 Mar.2006 Education oi NavaI Academies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李 袜 余青明 (江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33)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其业务需求的分 析、不同类型的比较和系统局限性的研究,对今后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局限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 求,才有可能适应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需 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与基础,是反映高 求。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教学改革 1.共性方面的需求。高校教学活动是以其规 的不断深入,综合大学教务管理逐步由班级管理过 律性、周期性、包含不确定因素等等为特点的复杂 渡到个人管理,其结果是日常教务管理工作量剧 的教育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每个 增,以信息化为主的教务管理系统能极大地方便教 角色,都需要能准确、实时地了解和掌控各项教学 学管理工作者,将其从繁重、复杂的教学管理工作 信息数据,以完成各自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因 中解脱出来,以科学、严谨、程序化的制度来规范高 此,教务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实时的数据采集、分析、 校教学管理过程,并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及统计分 发布等基本功能。 析功能适应高校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及发展趋势, 逐步成为高校教务管理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手段。 2.面向管理者的需求。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 作的具体参与和实施者,各级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对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务管理系 教学计划进行制订和规划,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控 统自身的局限性,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善于 制和调配,需要对教行过程进行监控和反馈, 使用系统提供的功能,合理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 需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同时,还要对教 避免盲目地追随教务管理系统,片面地认识数据分 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协调 析,而成为机器的奴隶。同时,针对各高校自身的特 和解决。教务管理系统应该具备全面的教学管理功 点,积极面对教务管理系统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 能,并能迅速的对各类突发问题进行处理。 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进行论证和分析,以满足不同 各项要求。 一3.面向教师的需求。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活 时期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及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 动的主要执行者,教务管理系统必须能够适应教师 对教学信息的查询和使用,适应教师对成绩等资料 的录入和分析,适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个性化需求,并能符合相应的学科特点。当然,最好 4.面向学生的需求。教务管理系统应该成为 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包括教学的全部过程,涉 还能提供师生交流的平台。 及到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教务管理系统必 须能够适应如此大范围、长时间和高数据量处理要 学生在教室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场地,所以, ①收稿日期:2006—4—7 ②第一作者简介:李袜,江汉大学教务处教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O 海军院校教育 2006拄 教务管理系统应该满足学生各类报名、查询的基本 数的数据处理业务,系统对Server端的要求较高。 功能,并能为其提供完善的师生交流和网上教学平 台。 2.自主开发与购买商业产品: (1)自主开发。有很多工科类和综合性高校采 二、各类教务管理系统的对比分析 取的这种方式,一般是由学校教务主管部门牵头, 组织学校内相关的技术力量进行开发,这种方式的 现各高校应用的教学管理系统有很多,在发挥 好处在于,能够完全根据学校的特色和要求来定制 着同样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规范功能时,各具特色。 系统,能够充分反馈系统开发者的意图,使用和操 例如:国家教育部牵头开发的高校综合教务管理信 作非常符合开发学校的特色,能够满足高校一段时 息系统、湖南青果公司开发的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 期内的全部需求,并且对使用者的培训成本较低。 统、湖南强智公司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杭州正方 自主开发方式的弊端在于,由于受到系统设计 公司开发的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其模式主 者主观意图的影响,系统功能虽然看似强大、有效,要有两种:c/s模式和B/S模式。其开发过程大多 但是内部数据规范和相互的关联缺乏必要的测试 采用两种方式:由高校自主研制开发和购买商业产 和安全性考虑,同时受开发人员水平的,系统 品等等。由于开发系统的语言软件类别太多,且基 的整体效率较低。而且,由于这种方式多以校内科 本功能大同小异,在此就不作详细的分析了。 1.C/S与B/S模式: 研项目的形式进行开发,在整个系统完工之后,科 研项目随之结题,缺乏后期的技术力量对系统进行 (1)c/s模式,是指基于Client/Server模式开 维护及二次开发,不利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及长期使 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因为借助专业的程序开发工 用。具,c/s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一般都具有相当豪华 (2)购买商业产品。商业产品的优势在于,拥有 的界面,数据的处理较快速、功能菜单丰富、直观, 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前期的实施服务和 易于操作,同时拥有强大的报表功能,能提供美观、 中长期的技术支持服务,能够确保系统程序的安全 丰富的报表格式。由于c/s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 性、稳定性,系统自身的规范化程度较高,能够提供 一般是在特定的终端上安装及使用,因此具有较高 较高的工作效率。 其不利一面为:商业产品多为某一公司开发的 无法满足不同高校的特色和个性需求,系统的使用 的安全性。而且Client终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 Server端的工作压力较小。 能,不需要Server端提供全部的数据处理功能, 通用型教务管理系统,虽具备大而全的功能,但是 但是,由于c/s模式决定了使用者必须在安 和操作与高校的实际教学管理习惯可能存在一定 装了Client程序的终端上才能使用,因此需要在全 的差异,易用性较差,对使用者的培训成本较高。同 校范围安装Client程序,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非常 时,商业产品的价格一般不菲,而且可能存在后续 大,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B/S模式,是指基于Browser/Web Server 模式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没有Client程序, B/S模式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具有最低安装、维护 的升级和维护费用。 三、教务管理系统的局限性分析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来看,无论采用何种模式的 成本,使用者只需要Internet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全 教务管理系统,都会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 部的操作,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部在网络上运行,因此其安全性要比c/s模式开 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这需要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 1.数据集中管理与灵活性。采用统一的数据 与此同时,因为B/S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全 来进行具体的情况分析。 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更低,需要有完善的数据保护和 结构,确保实现各项业务的数据高度共享是教务管 身份论证机制以提供保障。由于受到网络编程技术 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一个基本要求。作为需要被高 的,一般B/S模式下的教务管理系统在界面 度共享的公共数据,如何界定其被共享的程度是一 和报表功能上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受到网络因素的 个重要的问题。数据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将公 影响。同时在B/S模式下,Server端承担了绝大多 共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其在各子系统中的共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三期 李棉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61 度。但是集中管理的缺点就是缺乏灵活性,数据的 2.人性化的功能。技术的变革将给高校应用 集中管理程度越高,其系统使用的灵活性就越差。 教务管理系统带来更多的选择,系统将能提供更多 2.数据模块规范与通用性。数据模块规范、严 的模块和功能来实现高校的业务需求,对更多软、 谨是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如果基础数据缺乏相应 硬件设备的支持,也将改变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冰 的规范约束,那么系统本身将存在重大的隐患,将 冷、生硬的界面,越来越多的定制服务将会出现在 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 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之中。 各所高校的特色不同,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3.更高的安全性。Internet安全性问题是目前 规范化、程序化、模式化的认识和定义有着很大的 最麻烦也是最需要得以解决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 差异,这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践产生了很大 的不断发展,实施合理可靠的安全策略,实现安全 的影响,必然造成高校自主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无 的数据传输,也将越来越容易实现。身份认证、多重 法通用;而通用型的教务管理系统,在高校的使用 加密、基于系统或第三方软件的安全组件,将确保 情况也不太理想。 数据的准确与安全,确保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可靠 4.决策建议与评价。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还 3.系统功能与规范。高校自主开发的教务管 运行。 理系统,其功能一般仅能满足自身的需求,符合其 个性化特色,但是由于缺乏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 仅仅停留于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工、发布,管理者 规范化研究,系统自身的严谨性程度较低。商业通 仅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对这类数据进行判断和分 用产品虽然系统严谨规范,而且功能上大而全,但 析,并制订相应的决策,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教务 是又缺乏对不同高校个性化需求的考虑,其功能也 管理系统充其量只能算作管理人员的一个工具。在 存在着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 今后教务管理系统的发展中,系统不再仅是单纯地 4.适应现在与着眼未来。不能满足目前高校 提供原始数据,同时还会根据标准教学规律及高校 需求的系统显然是要被淘汰的,但是仅仅满足于此 的特色,为管理者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并对管理 又显得过于局限。教务管理系统必须在解决目前高 者制订的相应决策进行评价,以协助管理人员制订 校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兼顾适应未来需求的考 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 虑,这无论是对高校本身还是商业软件公司而言, 作为国家教育部本科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教 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设计思想陈旧、缺乏二次 务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手段的重要组 开发能力和广泛数据接口的系统,也必将在未来遭 成部分,尽管目前各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水平参差 到淘汰。 不齐,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不可否认,高校教 务管理系统已经在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扮演着 四、今后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将发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仍然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新时期新环境对高校提出的各类要求, 的变革中来。 参考文献: 必然会直接反映到教务管理工作与教务管理系统 1王帮海,李振坤,陈平华等.基于分散校区和完全学分制的网络化 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5:123一 l3O. 1.技术更新。技术问题是教务管理系统开发 2黄万华,陆声链,王志星.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与实践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1:1l4—124. 采用更先进、更高级的技术手段来设计和开发高校 3姚争为.立体化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杭州师范学院学 教务管理系统,采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来解决 报(自然科学版),2005,1(1):72—76.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问题,将为其带来更新的活 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也将朝着更准确、更高效的 趋势发展前进。 4及歆荣,滕桂法,王芳等.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J].河北农业 大学学报,2003,5:30o一3O1. 5伍珍贞.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与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 学院学报,200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