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论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浅论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3年第12期(总第41卷第274期) doi:10.39698.issn.1673-7237.2013.12.025 建筑节能 一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 浅论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朱崴 2001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通风供热 都是依靠空调系统来实现的,要完成建筑内部的科学散热通风就应该对空调安装技术不断研究,促使空调系统在设计时更加 合理。 关键词: 供热; 通风; 空调; 建筑工程;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37(2013)12—0103—02 Modern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of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zHU Wet (China Construction Ei th Engineering Co.,Ltd.,Shanghai 200129,China) Abstract:Instllatiaon technologyfor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is developing with the improved architecture in China.In general,ventiltiaon and heating of high-rise buildings relies 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0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tiaon should be researched continuously to complete the iternior ventiltiaon with Dzore reasonable如s of ir aconditioning s ̄tem. Keywords: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 0 引言 现代建筑中,空调的使用已经很常见。空调的特 点就是通过其制冷或制热设备来完成对空气温湿度 1.2空调系统中的结露滴水问题 在建筑工程供热通风设计和空调安装时,必须使 用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保证空调系统在运转时不出现 结露滴水问题。在空调系统中出现结露滴水问题是由 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在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中未能严格贯彻其安 装操作规程; (2)安装时选用的管道及管件与工程要求质量不 符,使用劣质材料等; (3)在空调系统安装完成之后,没有对其进行水压 检测,造成局部出现结露滴水; (4)一些大型工程的空调安装路线很长,因 的有效调节,且在一定限度内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 进而完成空气的有效循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越来越多的空调产品及施工技术得到了引用,但 是在空调系统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实际情 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 中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就目前空调安装中应对这些问题而应该采取的技术 做了阐述。 1建筑工程中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中的常见 问题 1.1设备和管线配置问题 目前我国在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工程中,所用的 大多数设计图纸均由CAD制图软件绘制,但是由于 在工程设计前期受到测量方式、计算能力、复核等众 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设计图纸中的定位和标高等 此,其坡度以及弯度控制难度很大,导致空调系统出 现结露滴水问题; (5)使用的保温材料容重差、保温材料较薄等导致 空调系统在工作时,管道外部温度超过露点温度,进 而出现了结露滴水现象。 1.3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中存在的水循环问题 大多数的供热通风设计和空调安装时,均存在一 定的水循环问题,尤其是冷冻水系统中的水循环易出 现问题,导致管道循环效果不佳。通过实践总结认为 导致水循环出现问题的因素: (1)空调系统水循环管道和其他专业管道交叉,但 出现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对一些商业建筑、大型 工程、吊顶空间中的空调末端设备及送风回管、排风 管、喷淋管、冷冻水管、消防管道、热水管、电气桥架等 特殊管线,如果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出出现设备与管 线的配置问题,将大大影响工程质量,有些甚至直接 影响工程进度。 收稿日期:2013.07.Ol;修回日期:2013—12—04 在安装时未进行合理的协调处理,导致在管道中存在 很多的气囊,使得冷冻水系统循环效果差强人意; 朱崴:浅论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2)在管道安装之前对管道内部未进行有效清理, 造成管道内部出现堵塞现象,影响空调结构的水循 环,最终导致设备的制冷缺陷。 2管线的制备、安装与合理布置 2.1管线的制备与安装 在供热通风设计与空调系统的安装中,管线的制 作和安装是其中的重点环节。现在我国在管线制作时 大多使用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以机械制作 为主。在管线制作前期,管理人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 充分考虑系统中有关的电气线路、给排水管线、环控 线路等一些交叉线路的管线,确立适当的方案及空调 安装图纸,并且和管理人员做技术交底。 制作风管时,对于法兰、支吊架的制作应该同步 进行,首先在地面将风管相互连接为10 ̄20 m的管 段,然后采用槽钢、电动葫芦等设备将风管吊装到指 定位置,用吊架做固定处理,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 升降梯。如果管线要穿过墙体或者楼板,应该尽可能 的使用厚度超过2 mm的钢板来进行焊接,并保证其 与墙体或者楼板的间距大于200 nllTl,且用防火材料 包扎,以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2.2管线的合理布置 在供热通风和空调安装时,各类管道、管具必 须要符合实际工艺要求,特别是针对一些两者或两 者以上管道共占同一空间现象、交叉现象等。另外, 施工人员应该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设计图 纸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解决, 适当对设计图纸做调整,以保证各个线路管道的合 理分布。 3新风量的控制与利用 3.1合理控制室外新风量 在建筑工程供热通风的设计中,通过合理地控制 室外新风量可更好地构建通风及供热系统。空调系统 中对室外新风量的利用,可大大节约空调系统的能 耗,新风量与空调系统的能耗成正比关系,因此有效 的利用室外新风量是建筑内供热通风及空调设计中 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空调系统在不同季节的最小 新风量的是按照建筑内部有害物质多少、局部排风量 及房问内正压值来计算的。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一般为 30 m (re人),该值是按照房间内部二氧化碳气体规定 浓度来计算的,且在设定时充分地考虑了室内温度、 湿度、粉尘量及气味等因素,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室 内新风量,应该安装合理的手动调节空调系统阀门, 从而实现新风量的控制,完成节能效果。 3.2积极利用新风量 对于建筑内部持续运行的空调系统,除去在冬夏 两季使用新风量进行节能外,在其余过渡季节也应该 积极利用新风量。在过渡季节外界气温较低时,应该 积极利用室外空气完成室内的降温,特别是在一些发 热量很大的建筑及公共场所,应该积极引入室外新风 以减少人工冷源及空调系统的工作负荷,尽可能实现 自然通风供热。总之,在空调设计中应积极使用可变 新风系统,在其内不但要安装湿度及温度器,而 且还要安装有自动识别季节工况的转换装置,并且其 内最少应该含有3个工况设计,即夏季、过渡期、冬季 这3个基本工况类型。 4空调系统安装重点 4.1设计图纸的会审 对于空调系统的安装工作必须要严格要求,否则 将会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效能,在空调系统安装之前 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要对施工图纸严格会 审,将与工程有关的各主要领导集中起来之后针对设 计图纸中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详细的研究各个 工序中的要点、难点,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 免在工程施工时问题的发生。 4.2设计理念的落实 (1)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将工程目的、设计理念、施 工的重点部位向施工负责人介绍清楚,并做好技术交 底工作,促使施工责任人清晰地把握整个工程环节, 最终顺利地完成整个工程施工。 (2)在施工时要进行严格监督,保证每道工序都可 按照设计图纸严格执行,严禁施工人员擅自改动施工 工艺及施工图纸,如果在施工时确实出现无法根据设 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必须与设计人员进行协商,再决 定是否要更改施工方案。 4.3施工材料选取 建筑供热通风设计及空调系统安装中,材料的选 取也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因此,必须要选择专业的 技术工作者来进行材料的选购工作,切实做到货比 三家。确保供应生产材料的厂商必须要有生产资质, 且在行内信誉有保证,最后在材料选购完之后还要对 材料进行充分的检测,经过检测确认合格之后才可用 于施工。 4.4施工队伍的选取 在选取施工队伍时,必须做细致的甄选,确保 施工单位有足够的施工能力,施工人员素质较好, 且有严密的组织管理规章规程,另外还应强调持证 上岗。 5空调系统必须进行试运行 在空调系统安装完成之后,带有冷热源的设备对 其联合试运转必须超过8 h,在试运转时必须综合考 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用于建筑装修的材料的干燥程 度、室内的湿热是否达标。与此同时,在进行联合试运 转时必须尽可能排除不利因素,例如室温没有达到要 求,就应该对盘管的过滤网进行检查,确定其有无堵 朱崴:浅论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塞;新风过滤器中的集尘器是否达标及制冷设备是否 参考文献: 【1】戴磊磊.浅谈空调系统安装工程中噪声的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 信息,2005,(4):49-5 1. [2]钟德刚.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机电 信息,2010,(36):11-12. 【3】洪伟.空调安装工程施工及调试过程中常见问题浅析[J].安徽建筑, 2001(6). [4]郑万兵.空调工程质量监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J].暖通空调, 2003(1). 合格等。如试运转出现问题应该由施工方、设计方及 建筑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如果试运转状况良好,必须 在试运转结束时对系统进行调试,最终构建良好的供 热通风系统。 6结语 总之,在供热通风及空调安装中,必须尽可能的 使用各类新技术,以解决在空调安装中出现的问题, 要想实现良好的供热通风,就必须要对整个系统做科 学合理设计,最大可能的利用自然通风,在构建健康 的建筑内部系统的同时有效实现建筑的节能,最终实 现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有效结合。 f上接第81页)该地区2007年~201 1年近5年的气象 数据以及调查取样分析了2007年12月~2O1 1年1 1月 该地区居住建筑电耗,综合得出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建 筑电耗特征、发展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住宅建筑 电耗中空调电耗进行了关联性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作者简介: 朱崴(1980)男,重庆市人,工程师,从事通风空调方向 的研究。 与制冷耗电与气温的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1]江亿.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2005,35(5): 30.40. (1)浙江地区为典型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夏季 和冬季室内热环境较恶劣,且夏季室内热环境要比冬 季恶劣得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O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 中国: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3】钱晓倩,朱耀台.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J】 .施工技术,2012,358(41):27—29. f21浙江地区用电住宅群体中以低消费用户为主, 但所占比例逐年减少。3种消费类型用户的户平均建 筑面积和户单位面积年用电总量随年份变化均较小, 但由于中高等消费用户比例逐年增加,户均年耗电量 和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均逐年增长,面临的节能减 排形势非常严峻; (3)居住建筑电耗增长趋势主要与当地居民家庭 平均空调拥有量、人均住宅面积逐年增加有关; [4]钱晓倩,朱耀台.基于间歇式、分室用能特点下建筑耗能的基础研 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392—399. [512012年浙江统计年鉴[J/OL].http:llwww.zj.stats.gov.crdzjtj2012/in— dexch.htm..2012.8 [6]任俊,孟庆林,刘娅,等.广州住宅空调能耗分析与研究[J].墙材革新与 建筑节能,2003,(4). (4)浙江地区用电具有显著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 用能特点,且夏季制冷用电远远高于冬季制热用电, 本文对统计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分析得出了空调制热 (上接第102页 3.5设备箱、柜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作者简介: 钱晓倩(1962),男,浙江嵊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教授, 结构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建筑材料及建筑节能研究(qianxql@zju edu.on)。 布线有困难的,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网络 天线的安装应根据现场场强测试数据确定安装部位。 干路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等中间设备宜采用保护 箱安装。 参考文献: [1]季柳金,许锦峰,徐楠.能耗监测系统及分项计量技术的应用与研 究[J].建筑节能,2009,(8):65-67. [2】节能环保网上展览馆.http://www.enerbeiji (11设备箱、柜安装部位应与建筑环境的布局相 适应。箱、柜前应留有开门的空间距离,宜不小于 800 mm。 (2)箱、柜安装应稳定、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3 mm。带箱设备直接墙面安装时,应装置背板。 (3)机柜应通过底座安装于地面,不应直接安装于 活动地板上。 3.6传输方式 [3]郭梁雨,马文生,李现辉.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据监测系统 构建[J].建设科技,2012,(9):34—37. 分项计量数据的传输方式应根据前端计量装置 数量、分布、传输距离、环境条件、信息容量及传输设 备技术要求等因素确定,应采用有线为主、无线为辅 的传输方式。根据传输设备技术性能要求采用总线制 传输方式、以太网传输方式,或两者混合应用的方式。 作者简介: 杨修 ̄(1982),男,四川西昌人,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主 要从事建筑节能、工程建设标准化等相关管理和技术工作(yxm8708@ 126.corn)。 I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