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四上《第19课:剪纸中的吉祥纹样》教案
四 )年组
教 师 电 子 教 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美术 班级: 四年级
教 学 计 划
美术 )学科 时间:2014-8-27
( (一、全册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了解漫画与动画的艺术特点,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20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个学习领域。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 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美术)学科 时间:2014年9月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起讫 月日 9.1--9.5 9.8--9.12 9.15--9.19 9.22—9.26 9.29--10.10 10.13--10.17 10.20—10.24 10.27—10.31 11.3—11.7 11.10—11.14 11.17—11.21 11.24—11.28 12.1—12.5 12.8—12.12 12.15—12.19 12.22—12.26 12.29—1.2 1.5—1.9 教 学 内 容 四季的色彩 生活中的暖色 生活中的冷色 在快乐的节日里 有趣的字母牌 飞天 猜猜我是谁 自行车局部写生 泥玩具 多姿多彩的靠垫 降落伞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刻印的乐趣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剪纸中的阳刻与阴刻 字的联想 复习、考试 课时数 备课人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段慧
第一课 四季的色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 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二)技能目标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 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l 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 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 节的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一、导入
1 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 问题:
(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 自学:打开书第 2 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_______季, 是_______的季节。”来形容它。
4 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 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6.新授 1)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四季的色彩
1.怎样欣赏四季的色彩 2.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反馈 (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 书上第 2 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请参考书上第 2 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 (请参考书上第 2 页对这幅 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 (请参考书上第 3 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 l 晦。 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 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 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 表达艺术作品和大 自然带给我们 的感受。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四季的色彩 1.学会欣赏四季的美
2.谈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 生活中的暖色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暖色的色彩 特点和所表 达的感受。 2 技能目标 应会:能画 一幅以暖色 为主的画。
3 情感目标 了解暖色知 识,体验暖 色带来的感 受.提高学 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 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 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1 准备 2~3 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2 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 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1.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2.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
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3.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4)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复习“色相环” 2.回答课前准备的 3 个问题
1)准备 2~3 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3.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 生活中的暖色 色相环 通过你的感受,
表现暖色画
第三课 生活中的冷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2.技能目标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3.情感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 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准备:
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 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欣赏书中图片《水》。 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 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2.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 (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 将生宣纸覆盖在 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3.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4.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展示冷暖色手套 2.设置场景:
师:老师怕冷,帮老师选个暖和的手套。
生:暖色的手套 设下疑问:为什么不是这个呢?(板书—生活中的冷色) 二 、复习新课 :
投影六色环,提问哪些是冷色 暖色能联想到什么?生:阳光,秋叶,火,节日,鞭炮。。。 三 、传授新课
1.冷色的概念 提问:那蓝色呢 ?生回答 (天空,大海,冰山上的蓝色阴影。。。 提问:绿色能联想到什么?
生回答 (田野,希望,幼芽。。。 提问:紫色联想到什么?
生回答 (优雅的紫丁香,神秘的山洞,让人觉得寒冷,清爽,宁静。。。 师总结:这些叫做冷色:安静,清爽,寒冷,朴素,高雅。。。 2.冷色的相对性 展示三张色卡纸钴蓝,普兰,橘黄)
提问:钴蓝和普兰比较哪个更暖?湖蓝跟橘黄比哪个暖? 生回答,师总结:冷色不是绝对不变的 3.色调概念
a.展示教具图片,(凡高 松柏中的麦田)
师:里面有哪些颜色?哪些冷色?有没有暖色? 它给我们什么感受? 生:安静朴素
总结:有冷色多,也有少许暖色,以冷色为主,我们把它叫做冷色调的画 b.出示两幅画《麦田上的乌鸦群》《向日葵》 学生回答:冷色调,暖色调 4.运用于生活(揭示课题)
a.展示可乐罐(雪碧,旺仔) 学生分辨冷暖色调。
b.提问设置场景 老师的房子还没有窗帘, 天气冷了, 请 同学们帮老师选块布做窗帘。
提示: 天 气冷,要暖和。 生:暖色调的布
5.布置作业: 可是老师墙上没画,老师喜欢安静,清爽整洁的感觉,同学们帮
忙画一幅 风景画送老师?
要求:冷色调,完整构图,以海,河为主题的风景画(目的减少课堂构思 时间,更快的进入状态,重点考虑颜色) 6.个别辅导
7.点评:选三幅典型的进行点评,从冷色调应用出发 板书设计:
第三课 生活中的冷色
教学反思.:
欣赏:对比 讨论:创作
第四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学目的:
1、 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 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 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
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 教学准备:油画棒、牙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 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 (2) 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 (3) 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 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 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2、欣赏范作:
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 3.制作刮1.在白纸上用各色蜡笔涂满 2.再用黑色蜡笔覆盖整个画面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提醒注意卫生
第二课时:
一、欣赏刮蜡画作品
1、课件画面是怎样表现节日的快乐的? 2.运用刮蜡的方法绘画时应注意什么? 二、学生说说自己打算怎样表现节日的快乐
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 三、布置作业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板书设计:
第四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 范画 作业
课后反思:《在快乐的节日里》是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
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并学会运用刮刻版画的表现方法描绘有特色的节日。 五年级的学生能从他受局限的日常生活中突破出去,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力的目的性更明确,想象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完整和系统,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律性的相似来。想象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并能服从于一定的目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景——聆听节日音乐”为首要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情的激发”。所以在教学一开始,我采用播放音乐片段的手法,首先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从而自然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从而导出课题并板书。 接下来的环节我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节日的海洋中,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不同的节日。目的是感受节日气氛,观察不同节日特点。首先是介绍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儿童节和国庆节。接下来是民族节日泼水节、火把节为后面设计创作做好铺垫,最后介绍的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节日,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引导学生通过体会节日的意义,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并在欣赏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对话。 通过课件演示、对话化解重、难点。为学生的创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本课要掌握的技法在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本环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语言表述与观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想法,这个节日最富特点的装扮或活动是什么?并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的表现通过这种安排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探讨。
第五课 棋牌乐——牌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 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2 技能目标 牌的设计制作方法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 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 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 用。 教学准备:
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 物。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导人新课 提问:同学们学习英语单词,会不会借助一些卡片呢? 2.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 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 颖、美观
3.讨论与分析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 18 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 每个人的分工。 (每人设计两套四个字母的牌。) 例如:blke,gme, (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1、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 谁的设计最好看, 还
有哪些地方 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第 2 课时
组织教学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 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 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2.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 16 页的问题,根据问 题设计本组的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3.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棋牌乐——牌篇 列举牌类 方法, 方法,材料的选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