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

来源:化拓教育网


附件:

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指标 A级 B级指标 指标 评估标准 C1县(市、区)政府制定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评分方法及细则 查有关文件、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A1 发 展 规 C3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制度,完善查有关文件、数据库和档案。 划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和监测评价机制。(21.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活动(1分)。2.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 分) 信息库,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进行逐校监测和分析(1分)。 保 障 查相关财务报表。1.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高于上年(3分)。 C4县(市、区)政府依法落实“三个增长”,2.2.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且高于上年(3分)。☆经核实,县(市、区)财政教育 且能向农村倾斜。(6分) 支出比例未达到省财政厅核定的标准的(鄂财办发[2011]24号),暂缓通过评估验收, 待整改后复核确认。 25分 B2 C5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额查上一年度相关财务报表。1.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率达到3%(1分)。2.地方教育附加 经费投入 征收,并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征收率达到2%(2010年以前为1.5%)(1分)。3.由教育部门提出使用计划经财政部门 (15分) (4分) 审核,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2分)。 C6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 查近两年相关财务报表。1.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 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且能向 60%,综合两年结果,体现出向农村倾斜(1分)。2.中央、省拨付的各项教育专项资金 农村倾斜。(3分) 及时拨付并按规定使用(2分)。 查文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相关档案:1.县(市、区)政府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B1 C2县(市、区)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1分)。2.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政策规划 任制度、城乡中小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良好,校园校车安全(1分)。 (5分) 议制度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2分) ☆经核实,义务教育学校当年发生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暂缓通过评估验收,待整改后复核确认。

(接 上 B3 页) 经费管理 (5分) C7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的政策,并在安排支出上向农村倾斜。(2分) C8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3分) 查相关财务报表。县(市、区)政府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并在安排支出上向农村倾斜(2分)。 查相关财政预决算报表。1.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1分)。2.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2分)。 C9县(市、区)政府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查有关文件、公告文本。1.县(市、区)政府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度(1分)。2.上级拨付的义务教育资金和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全额用于义务教育(1分)。 (2分) 查有关规划。1.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明确永久性保留学校、过渡性保留学校和撤并学校,经县级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3分)。2.稳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新建学校应当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3分)。☆经核实,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未完成,中小学生标准课桌椅配备率、标准食堂配备率和寄宿制学校一生一铺及宿舍楼内洗浴、如厕率未达到100%的,暂缓通过评估验收,待整改后复核确认。 查有关工程进度、听取汇报。1.制定并落实“校舍安全工程”年度实施计划和逐校逐栋改造方案(1分),并得到落实(2分)2.新建或改、扩建校舍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1分)。☆经核实,未采取积极措施,按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消除D级危房,仍使用D级危房的,暂缓通过评估验收,待整改后复核确认。 A2 学 校 标 准 化 建 设 10分 B4 C10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调整 规划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布局。(6分) (6分) B5 C11按照国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校安工程 安全工程。(4分) (4分) A3 教 师 队 B6 C12按编制标准足额配备义务教育教师。新增伍 教师配置 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建 (10分) (5分) 设 35分 查阅有关编制、教职工名册、教师录用文件。 1.按省定编制标准足额配备义务教育教师(2分)。 2.义务教育教师学科结构合理,满足开足开齐课程的需要(2分)。 3.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1分)。

A3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35分 查有关教师招录文件。 C13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1.县(市、区)政府根据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3分)。 制,新进教师根据省里统一部署,主要从资教2.资教生、特岗生或免费师范生政策得到落实(2分)。 生、特岗生或免费师范生中招聘录用。(5分) ☆经核实,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尚未建立或运转的,暂缓通过评估验收,待整改后复核确认。 查有关校长聘任文件、教师交流文件、访谈校长、教师。1.实行校长聘任制(1分)、任期制(1分)、交流制(1分)。2.县域内每年义务教育教师校际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C14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城乡之间定10%,计3分;占5%,计2分;否则计0分。3.把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作为期轮岗交流,确保师资均衡配置。(10分) 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的(2分)。4.探索“一校制”、“联校B7 制”、“学区制”、“集团化”、“协作区”等多种办学模式,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教师管理 校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制度,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2分)。 (15分) C15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围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活动载体。(5分) 查有关文件、实施方案、“比教学、访万家”工作评价方案、教师家访手记等。1.“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三个100%的目标(3分)。2.建立“比教学、访万家”工作考核评价体系(1分)。3.“比教学、访万家”工作评优指标向农村倾斜(1分)。 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文件、培训经费划拨和支出记录。1.制定教师每五年一个周期的B8 C16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城乡教师统一安排落全员培训规划,确保培训率达到100%(1分)。2.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义务教育教师教师培训 实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4分) 培训经费纳入政府预算(1分)。3.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4分) 教师培训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2分)。 C17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查上一年度教师工资报表和相关凭证。 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1.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时足额B9 发放(2分)。2.制定并落实乡镇以下教师补贴政策(1分)。 教师待遇 发放。(3分) (6分) 实地察看部分学校教师安居房和周转宿舍。1.制定教师安居房和周转宿舍建设规划(1C18城乡教师住房问题得到解决。(3分) 分)。2.建设规划得到落实(2分)。 C19县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合理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4分) 查文件、会议纪要、规划、招生文件。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的比例达到70%以上(4分)。

A4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20分 B10 查有关文件、资料,访谈学生、信访调查等。1.无办重点校、重点班现象(1分)。2.C20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课办学行为 无利用节假日、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现象(1分)。3.无乱订滥印教辅资业负担逐步减轻。(4分) (8分) 料现象(1分)。4.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课业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1分)。 C21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择校”问题明显改善。(4分) 查文件、统计报表。1.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1分);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3%(1分)。2.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每所公办学校招生范围、公布招生人数(1分),择校问题明显改善(1分)。 查课表、作息时间表、校本教材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相关文件、档案。1.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分)2.切实保证中小学生C22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的学校覆盖面达到80%划。(3分) B11 以上(1分)。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实施面达到90%以上,学生测试合格教育质量率达到80%以上(1分)。 (12分) 查有关文件、档案。1.教职员工普通话水平达标率100%(1分) 2.教职员工在教学、会C23中小学校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议和集体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0.5分)。 3.中小学校的名称牌、标通用语言文字法》(2分) 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牌)、电子屏幕、墙报、橱窗、校刊(报)、试卷、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以及教师教案、板书等用字规范(0.5分)。 C24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均衡考核评价机制,并查有关文件、档案。1.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均衡考核评价机制(2分)。2.每学期对教育质对教育质量均衡实行每学期考核评价。(3分) 量均衡进行考核评价(1分)。 A5 C2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义 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分) 务 教 B12 C26建立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帮扶制育 关爱机制 度。(2分) 关 (10分) C27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政策落实。(2分) 爱 (10C28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分) 权利。(2分) 查阅相关文件、就读名册、留守儿童档案等。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落实流入地政府为主(1分)、落实公办学校为主(1分)。2.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2分)。 查阅相关资料、档案。建立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帮扶制度(2分)。 查有关文件、资助名册及档案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落实(2分)。 查入学名册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85%(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