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对策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对策

来源:化拓教育网
节能与环保 文章编号:1671—071 1(2012)08—0066—03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对策 李天云,丁建军,张来雁,魏东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吐鲁番采油厂,鄯善838202) 摘要:分析了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系统效率的措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 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节能抽油机 中图分类号:TE933+.1 文献标识码:B 石油开采企业如何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对于其节 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抽油机工作过程中负荷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其瞬时输 入功率、光杆功率、输出功率等也是不断变化的,相应的 各种瞬时效率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便于研究,将有杆抽 油系统及各部分的效率指定为抽油机每工作一个周期的平 、抽油井系统效率分析 1.抽油井系统效率的定义 抽油机井采油的原理是将电能从地面传递给井下液体, 从而把井下液体举升到井口。这是一个能量不断传递和转 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能量损失。抽油机系统的效 均效率,所采用的各种功率值也是每一周期内的平均功率。 2.地面效率 地面部分的能量损失产生在电动机、皮带和减速箱、 四连杆机构中,按下式计算: 叼地面= X叼1×町2X"qs 率分为两部分,即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以光杆悬绳器为 界,以上的机械传动效率和电机运行效率的乘积为地面效 率;悬绳器以下到抽油泵为井下效率: 叼=叼地面X叼井下 式中:卜有效载荷系数; 叼,——电动机效率; 不够时,设备自动停机,恢复压力,设备自动启动,并在 停机前的状态下运行。 发黄的现象。通过对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二氧化氯发生量的 调整,消除了反应水发黄的现象,经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检 化验出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宣钢生活水厂2008年 (5)电源断掉,设备自动停机,恢复电源后,设备自 动启动,并在断电前的状态下运行。 底投入运行,经过两年多的使用,一直运行良好,水质化 验进行日检、月检、季检、年检,合格率百分之百。 参考文献: [1】符九龙.水处理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设备配有特制的防爆阀,具有单向可逆自动恢复 功能。 三、应用效果 宣钢生活水厂选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型号为 CPF一1000C,数量为2台,通过出水端余氯值设置,可闭环 控制二氧化氯的发生量和投加量。由于宣钢的厂区管网大 多数为铸铁或钢管,且使用年代较长,水厂刚投入运行时, 管网末梢有时会出现水发黄的现象,通过分析,发现这种 现象与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发生量设置和管网材质有关。在 夜间厂区生活用水偏少,而二氧化氯的发生量仍与白天一 收稿日期:2011一l2—02 【编辑:郭霄] 样投加,造成管网余氯值偏高,对铁材质的管网氧化出现 66 中国设备工程l 201 2年08Y] 节能与环保 厂皮带和减速箱效率; 田广四连杆机构效率。 由于皮带的输出功率(减速箱输入功率)不便测试, 因此不再进一步将它们分开。有效载荷系数K是由于上下冲 程时四连杆机构中能量的传递方向不同而引入的一个系数。 各个效率又可分别表示为: 田l= 1只 町2= P2 3=只, 式中:P。——电动机输入功率,即P ,kW; 一电动机输出功率,kW; R一减速箱输出功率,kW; ——光杆功率,即P光,kW。 3.井下效率 井下部分的能量损失在盘根盒、抽油杆、抽油泵和管 柱中,因此: 井下=’74× 5×v/6×7}7 式中:叼 ——盘根盒效率; ——抽油杆效率; 叼6_——抽油泵效率; 叼广一管柱效率。 各个效率又分别表示为: q =P P4 田 =P P5 P1|P6 717=P ̄/P7 式中:Pr一光杆经盘根盒后传给抽油杆的功率,kW; ——舶油泵的输入功率,kW; —一抽油泵的输出功率,kw; P厂有杆抽油系统的有效功率,即 ,kW。 所以,抽油机系统的效率为: ==田地面X叼井下=K×叼lx 2×叼3×叼4X 5× 6×叼7 二、提高抽油井系统效率的方法 1.提高技术装备,提高地面系统效率 (1)合理匹配电机。抽油机电机效率主要受抽油机电 机负载率的影响,抽油机井的电机一般都存在“大马拉小 车”的现象(电机的负载率30%左右)。 (2)调整抽油机平衡。平衡率较差时,电机在冲程周 期运行的某一时间段出现做负功(即发电)现象,根据电能一 机械能一电能的转化过程,转化效率一般只有60%左右,且 发电相位落后于供电相位,不能充分被系统利用。因此, 提高抽油机平衡,可以减小电机轴功率波动,消除负功现 象,提高地面效率。 (3)应用高效永磁电机。根据抽油机的工作特性,近几 年积极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平均有功节电率6.21%, 平均综合节电率达l9.75%,平均系统效率提高2.26%。 (4)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加强地面设备的保养 维护,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状况。 2.优化油井参数,提高井下系统效率 就一般的生产井而言,在正常情况下地面设备的效率 不会太低,大多数低效井的功率损耗主要在井下。因此, 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关键在于降低井下的能量损耗, 提高井下效率。 (1)确定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提高井下效率的关键 是提高泵的充满系数。根据油井的工作状况,确定合理的 工作制度,使抽汲参数与油井供液能力相适应。降低井下 功率损失的主要途径有:①减少抽油杆柱的磨损和油井的 非正常漏失;②减少抽吸参数的不匹配;③减少泵的沉没 度不合适及气体影响等矛盾。 (2)优化抽油泵的泵径。对于供液严重不足的油井, 通过加深泵挂、调小泵径增加产液量,提高泵效,对于日 产量较低的低泵效油井,为降低能耗,实施间开措施。这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较大泵径配 以合理的最小冲程,可以使能耗最小,提高系统效率。 (3)优化下泵深度抽油杆尺寸。下泵深度不合理会造 成抽油机上下行程悬点载荷增加、摩阻增加,从而能耗增 加。下泵深度以及抽油杆尺寸同样对油杆抽油系统产生影 响。较重的抽油杆柱能耗较大,对于某一特定的杆柱有某 一最小冲程才能使其耗能较低。 (4)优化参数组合及抽杆组合。近两年来应用提高 机采系统效率优化设计软件,先后在33口井上实施优化参数 组合及抽杆组合。对比检测结果,优化后产液量略有增 加,平均有功节电率15.34%,平均系统效率提高5.73%。 (5)应用防蜡降黏技术。为减小结蜡对井下系统效率 的影响,开展了油井防蜡技术研究,通过对多口防蜡井进 行的药剂种类、加药量、加药周期优化,药剂有效时间比 例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地抑制了抽油机悬点载荷上升。 3.提高油井管理水平 (1)合理调整盘根盒及其配件。应适当调节皮带及盘 根盒的松紧;加强对抽油机的滑润,减少连杆机构的磨损。 通过对偏磨井应用偏心盘根盒调偏及盘根材质的选择、松 紧度的调整,使系统效率得到提高。 (2)及时分析抽油机平衡状况。改善抽油机平衡度, 减少抽油机电机处于轻载运行的情况。分析抽油杆柱应力 情况,防止抽油杆断脱事故发生。分析泵的工况,避免产 生漏失。 201 2年o8月f中国设备工程 67 譬 ≥ 囊 三、抽油井系统提效的实例 按照以上提高抽油机效率方法,对62口井抽油机的系 统效率进行了测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1.测试布点 本次测试采油厂抽油机的各部分效率,依据sY厂I ’5266—2006《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进行。测 点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1)测试点1,位于电动机动力输入端,该点测各种电 参数。 (2)测试点2、3,测点2位于电动机输出端,测点3位 于减速箱皮带轮上,测试转速。 (3)测点4位于悬绳器处,测试光杆的载荷与位移关系 曲线,即示功图。 (4)测点5、6测油压、套压。 2.测试内容 输入功率、功率因数、油压、套压、冲程、冲次、示 功图、漏失、平衡度(液面深度、产液量由对方提供)、系统 效率等。 3.测试结果分析及评价 通过本次测试数据和现场提供相关技术数据,依据 SY/T6275—2007《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对所测试 62口抽油机井综合数据分析如下。 对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测试,通过计算分析平均地面 效率为66.20%,平均井下效率为39.79%,平均系统效率 为26.55%,系统效率较实施前提高7%。 四、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大量的现场实验表明,提高抽油 机系统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调 整,实现最优化的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效率。 (1)加强地面管理,提高系统效率通过改善抽油机井 地面管理工作,使抽油机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 68 中国设备工程I 2012f-08 ̄J 节能与环保 (2)在生产过程中定期检查抽油机的平衡,并及时调 整平衡率。根据研究,抽油机平衡率在85%~100%之间时, 抽油机的能耗最低、系统效率最高。 (3)参数优化措施是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主要途径。 在满足油井产量的前提下,以能量消耗最低或机采成本最 低为原则,通过优化作业井杆柱设计、改造地面配套设备 和优化油井工作参数等措施提高油井系统效率。使用提高 机采系统效率优化设计软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4)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强抽油机的保养维护,确保 抽油机设备工作处于良好的状态。 (5)优化防蜡降黏工艺及合理调整盘根盒,可以降低 油井负荷,有利于系统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文耀.有杆抽油井系统效率与日产液量匹配关系测定fJ1.石油 机,2006,34(3):83—84. [2】陈兴元.从合理配置源头提高机采系统效率fJ】.节能与环保,2005 (3):39—41. 【3】李炳超.抽油机曲柄平衡的调整计算及效果预测【JJ.石油矿场机 械,2006,35(2):48—51. 收稿日期:2012—06—01 【编辑:吴建卿】 我国首套8 000m钻机 在中石油宝石机械生产 近日,中国石油宝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自主设计开 发的我国首套8 000m超深井钻机在该公司钢结构厂下料 生产。这是我国首次设计开发8 000m超深井钻机,将使 国产钻机系列更加完善。 这套8 000m超深井钻机是宝石机械为塔里木油田山 前作业区量身打造的,作为建设“大庆”的关键装 备,能够满足塔里木山前特殊地理环境对超深井钻探的 需求。 8 000m超深井钻机的井架有效高度为48m,与常规 的9 000m超深井钻机井架有效高度相当。同时,它具有 结构紧凑、配套齐全、重量较轻和操作安全等优点。 这一钻机是宝石机械继2005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 9 000m超深井钻机和2007年研制成功全球首台陆地用 1.2万m特深井钻机后,在深井钻机研制方面取得的又 一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国资委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