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抽油机井措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浅谈抽油机井措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来源:化拓教育网
科学论坛 I■ 浅谈抽油机井措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王海彦 (大庆油田采油六厂第二油矿地质队 黑龙江 大庆 1 63000) [摘要】本文分析措施井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提高系统效率的机理,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措施 系统效率 节能 中图分类号:T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 4x(201 0)28—0040—01 系统效率是衡量抽油机井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是指将液体举 升至地面的有效作功能量与系统输入能量之比值。系统效率分为两部 分: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地面部分的能量损失发生在电动机、皮带 和减速箱上。井下部分的能量损失发生在盘根盒、抽油杆、抽油泵和 井下管柱部分中。 2008年6月,全矿共有抽油机井398口,经过上半年各种节能 措施的实施,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从2007年上半年的30.7 1%上升到 2008年上半年的32.40%,日节电0.548万kwh,上半年节电98.65万 kwh,节约费用56.23万元。 本文针对四项措施:换大一级泵径下调参、换大泵、下入大 流道泵+高强环、下入锚,分析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其 提高系统效率的机理,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抽油机井措施及井下工具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1.1换大一级泵径下调参措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2 00 6年以来,全矿换大一级泵径下调参3 6口井,对其中的8 口井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见表i。 时问 日产液 沉没度 举升高度 消耗功半 吨液百米耗电 系统效半 节电百分牢 (t) (III) (n1) (k 1 (kw*h) (%) (%) 措施前 52 88 506 45 389.48 9 4l 1 l0 27 09 27 l3 措施后 65 75 320 46 478 75 l0.48 O 80 35 54 差值 l 2 87 —185 99 89 27 1 07 —0 30 8 45 表l换大一级泵径下调参节能效果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措施前,这8口井的平均系统效率为27.09%, 换大一级泵径下调参后,平均冲次从8.2下调到5.5,平均系统效 率上升到35.54%,系统效率提高了8.45%,与措施前相比,平均日产 液上升了l2.87t,平均举升高度提高了89.27m,节电27.1 3%。 抽油机井换大一级泵径下调参后,参数得到了优选,泵径增大,冲 次降低,系统效率显著提高。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换大一级泵径下 调参后,产液量上升,举升高度增加,系统效率提高;二是抽油机井 抽油速度变慢,减少了抽油杆与、抽油杆与液体问因摩擦造成的 功率损失,也减少了液体流经泵阀时由于水力阻力引起的损失,降低 了井下部分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系统效率。 1.2换大泵措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2007年1—11月,全矿换大泵23口,对其中的7口井进行对比 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 时f叫 甘产液 沉没度 举升高度 消耗功率 吨液雨米耗电 系统效率 节电雨分率 (0 (m) (m) (1cW) (kw h) ( ( 措施前 53 9fi 711 07 ≯82.1 3 11.45 1.8f 1 5 R8 措施后 85.14 521.58 420.62 11.75 0.79 32.16 56.38 差值 3I I 8 189 49 l 38 49 O.3O 1.02 I6.28 表2换大泵节能效果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换大泵前这7口井的平均系统效率为 l5.88%,换大泵后,平均系统效率上升到32.16%,系统效率提高了 16.28%,与措施前对比,平均日产液上升了31.18t,平均举升高度 提高了l38.49m,节电56.38%。 换大泵后,节电效果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换大泵的 井,换泵前通常沉没度过大,有很多液面在井口,换大泵后,不仅产 液量增加,而且沉没度下降,举升高度升高,系统效率大幅度提高。 1.3大流道泵+高强环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2006年以来,全矿下入大流道泵+高强扶正环的井5 8口,对 其中的l 2口井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 40 I科技博茏 时间 f_I }瘦 C 艘 举川高度 消 E功 吨液百水耗 系统效率 节电百分 (c) (m) (m) 电 (%) (kw) (kw*h) (%) 措施前 56 5 339 78 549 58 l 3 06 l 0l 25.19 17 97 {告i葱}a 609.79 29 ll 差值 54 nq n 92 3 92 表3下入大流道泵+高强环的节能效果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措施前这1 2口井的平均系统效率为 25.19%,措施后,平均系统效率上升到29.11%,系统效率提高了 3.92%,与措施前对比,平均日产液上升了1.2t,平均举升高度提 高了6O.2lm,节电1 7.97%。 下入大流道泵和高强环后,系统效率提高,节电效果好,主 要从下入的这两种井下工具加以分析:大流道泵放大了柱塞与泵简间 的间隔,增加过流面积,从而减少了进液阻力,减少了液体流经 泵阀时由于水力阻力引起的损失,柱塞与泵筒间的摩擦力减少,降 低了井下部分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系统效率 而高强扶正环的下入 防止抽油杆偏磨,减少了抽油杆与、抽油杆与液体间因摩擦造 成的功率损失,提高系统效率。 1.4锚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2006年至今,全矿下入锚3 4口,对其中的8口井进行对 比测试,测试结果见表4。 时间 日产激 C没度 举Yl高度 消耗功率 吨渡 米耗电 系统效率 节电百分牢 (t) (111) r_T1、 (kw) (kw’I1) (%) (%) 措施 J 04 措施后 3l 20 差值 5:,4 8 94 4 02 2:’:j 表4下入锚的节能效果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措施前这8口井的平均系统效率为 28.87%,措施后,平均系统效率上升到31.2%,系统效率提高了 2.3 3%,与措施前对比,平均日产液上升了5.34t,平均举升高度 提高了4.0 2in,节电l 0.8 3%。 下入锚后,系统效率提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锚 是防止弯曲,减少损害的一种工具。在抽油泵的下冲程过程中,油 管承受全部液体重量,在泵的上冲程过程中,柱塞和抽油杆承受一部 分液体重量,由于作用在上的重量减少,的拉长量减小。一 般称的这种反复伸长和缩短过程为“的呼吸” 在泵的上冲程 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生弯曲,必须保证在下冲程过程中可以 自由伸长:而在上冲程过程中避免缩短。换句话说,在伸长到最 大位置处,必须用锚将其固定。在“呼吸”循环过程中所 达到的最低位置处,放置锚将下端固定,卡住使其不发生弯 曲。锚节能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停止“呼吸”后,可以提高泵的 容量效率;二是消除的弯曲后,减小了抽油杆与之间的摩擦。 2,抽油机井措施节电效果评价 今年这四种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产量,防止偏磨,而 且还能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节能效果都很明显。节电百分率由高 到低的顺序是:换大泵、换大一级泵径下调参、下入大流道泵+高强 环、下入锚。四种措旌节电效果对比见下表 措施 u,g液I 米 最统效率 节屯百分枣 }B电减 值 增加值 换人泉 换大一缎_泉径下渊磐 下入大 通l泉高强环 下八 管锚 表5四种措施节电效果对比表 与其它各种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法相比较,这几种措施的优势在 于:实用、节能幅度大,在改变井况、防止偏磨的同时,大幅度的提 高系统效率,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