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学院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专业
工程力学
年级
2009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已知参数为:某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样。
设计要求:根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样,用CAD软件完成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
三维建模,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学生用CAD软件完成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并提交相应的课程设计报告。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千斤顶的二维图样。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时间安排:2012年1月4日至2012年1月13日2、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地点:A理119
任务下达日期2011年12月30日指导教师
(签名)
完成日期学生
年月(签名)
日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3。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二、设计过程
2.1千斤顶的二维制图2.1.1绘制二维图的基准图
1、打开“AutoCAD”,选择“格式”|“图层”命令,弹出“图层特性管理器”窗口,新建“粗实线”、“细实线”、“中心线”、“文字说明”、“虚线”五个图层。设置如下图:
2、选择“格式”|“线型”命令,将全局比例因子设为“0.4”;选择“格式”|“线宽”命令,将“显示线宽”勾选;选择“标注”|“标注样式”,弹出“标注样式管理器”窗口,单击“修改”,修改如下:
3、保存当前绘图,命名为“基准图”,并关闭。2.1.2绘制二维底座零件图
1、打开“基准图”,选择“粗实线”图层,绘制“200x287”的边框,按照1:1的比例绘制底座零件图并标注,按照要求写好文字说明;
3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2、将窗口另存为“底座”并关闭。2.1.3绘制二维螺杆零件图
4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1、打开“基准图”,选择“粗实线”图层,绘制“287x200”的边框,按照1:1的比例绘制螺杆零件图并标注;
2、绘出“A-A部分局部图”,并以2:1的比例绘出上图细实线圆圈部分“局部放大图”并标注;
3、按照要求写好文字说明;
4、将窗口另存为“螺杆”并关闭。
5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2.1.4绘制二维螺套零件图
1、打开“基准图”,选择“粗实线”图层,绘制“287x200”的边框,按照1:1的比例绘制螺套零件图并标注;
2、以2:1的比例绘出上图细实线圆圈部分“局部放大图”并标注;
3、按照要求写好文字说明;
4、将窗口另存为“螺套”并关闭。
6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2.1.5绘制二维铰杆零件图
1、打开“基准图”,选择“粗实线”图层,绘制“287x200”的边框,按照1:1的比例绘制铰杆零件图并标注;
2、按照要求写好文字说明;
3、将窗口另存为“铰杆”并关闭。2.1.6绘制二维顶垫零件图
1、打开“基准图”,选择“粗实线”图层,绘制“287x200”的边框,按照1:1的比例绘制顶垫零件图并标注;
2、按照要求写好文字说明;
7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3、将窗口另存为“顶垫”并关闭。2.1.7绘制装配示意图
1、打开“基准图”,选择“粗实线”图层,绘制“200x287”的边框,按照适当的比例绘装配示意图;
2、按照要求写好文字说明;
4、将窗口另存为“装配示意图”并关闭。
8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2.2千斤顶的三维建模2.2.1标准螺钉的三维建模1、打开AutoCAD,
新建图层“标准螺钉”,改变图层颜色为“红色”新建图层“底座”,改变图层颜色为“黑色”,新建图层“螺杆”,改变图层颜色为“灰色”,新建图层“螺套”,改变图层颜色为“洋红色”,新建图层“铰杆”,改变图层颜色为“蓝色”,
新建图层“顶垫”,改变图层颜色为“青色”,其余均为默认值;
2、打开“标准螺钉图层”,在主视图中绘出标准螺钉M10x12和M8x12的二分之一剖面图,并形成面域,画出旋转轴,然后用“旋转”命令生成三维实体,如图所示:
M8x12(开槽长圆柱端紧定螺钉)
M10x12(开槽平端紧定螺钉)
3、在“工具”菜单下选择“AutoLISP”|“VisualLISP编辑器”,将Joseflin的Threads.lsp程序(网上查找)复制到新建的文件中,关闭编辑器并命名为
9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threads”;
4、在“工具”菜单下选择“AutoLISP”|“加载应用程序”,然后在命令行输入\"metric\"(公制螺纹)或\"iso228\"(英制螺纹),用“ucs”命令,将坐标原点建在M8螺纹的右端形心处,以原点为圆心建立外径为8,长度为12,的标准螺纹,用“三维选转”将新建螺纹旋转90°,然后与M8的螺纹轴取“交集”,如下图:
5、重复步骤4操作,绘制M10,如下图:
10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6、用“ucs”命令,将坐标原点设在螺钉右端中心处,在图上左端(-12,-0.6,-20)绘制开槽,,M8的开槽设置为1.2x2.5,“拉伸”至40,然后用“差集”命令即可;同理,M10的开槽设置为2x3.6,得如下图:
2.2.2底座的三维建模
2、关闭“标准螺钉”图层,打开“底座”图层,在主视图中绘出底座的二分之一剖面图,并形成面域,画出旋转轴,然后用“旋转”命令生成三维实体,如题所示:
11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3、在“工具”菜单下选择“AutoLISP”|“加载应用程序”,然后在命令行输入“metric”(公制螺纹)或“iso228”(英制螺纹),根据提示输入参数。绘制外径为10,长度为17的外螺纹。用“移动”命令,将其移动到底座相应位置,用“差集”命令,得到如下图形:
2.2.3螺杆的三维建模
1、将“底座”图层关闭,打开“螺杆”图层;
2、在俯视图中绘出螺杆的的二分之一剖面图,并形成面域,画出旋转轴,然后用“旋转”命令生成三维实体,如图所示:
12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3、用“ucs”命令,将原点建在螺杆的末端形心处,创建一个半径为11的圆,用“拉伸”命令拉伸100mm,用“三维移动”命令将其移动到螺杆(-160.5,0,-50)处,用“差集”命令,挖出小孔;在主视图中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如下所示图形:
4、将轴进行旋转,使X轴垂直窗口,Y轴竖直向上,Z轴水平向左;选择“绘图”|“螺旋”,按提示绘制螺旋线;在任意地方绘制4x4矩形,形成面域,然后进行“扫掠”,轨迹为螺旋线,最后取“并集”。
13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2.2.4螺套的三维建模
1、将“螺杆”图层关闭,打开“螺套”图层;
2、在主视图中绘出螺套的二分之一剖面图,并形成面域,画出旋转轴,然后用“旋转”命令生成三维实体,如图所示:
3、在“工具”菜单下选择“AutoLISP”|“加载应用程序”,然后在命令行输入“metric”(公制螺纹)或“iso228”(英制螺纹),根据提示输入参数。绘制外径为10,长度为17的外螺纹。用“移动”命令,将其移动到螺套相应位置,用“差集”命令,得到如下图形:
14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4、用“ucs”命令,将原点建在螺套的底端形心处,将轴进行旋转,使X轴水平向右,Y轴垂直窗口,Z轴竖直向上;选择“绘图”|“螺旋”,按提示绘制螺旋线;在任意地方绘制4x4矩形,形成面域,然后进行“扫掠”,轨迹为螺旋线,基点为“矩形的底边中点”,最后取“差集”。
15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2.2.5铰杆的三维建模
1、将“螺套”图层关闭,打开“铰杆”图层;
2、在主视图中绘出铰杆的二分之一剖面图,并形成面域,画出旋转轴,然后用“旋转”命令生成三维实体,如图所示:
2.2.6顶垫的三维建模
1、将“铰杆”图层关闭,打开“顶垫”图层;
2、在主视图中绘出顶垫的二分之一剖面图,并形成面域,画出旋转轴,然后用“旋转”命令生成三维实体,如图所示:
16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3、在“工具”菜单下选择“AutoLISP”|“加载应用程序”,然后在命令行输入“metric”(公制螺纹)或“iso228”(英制螺纹),根据提示输入参数。绘制外径为8,长度为17的外螺纹。用“三维旋转”命令将其旋转90°,然后用“三维移动”命令,将其移动到螺套相应位置,用“差集”命令,得到如下图形:
17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2.2.7千斤顶的三维装配图
1、打开“底座”和“螺杆”图层,其余图层均关闭,将底座和螺杆各设置一中心线,应用“三维移动”“三维旋转”命令将两者的中心线对齐,并调整位置,得到如下图:
2,、关闭“螺杆”图层,打开“螺套”图层,应用“三维移动”“三维旋转”命令将螺套与底座装配在一起,切记不要移动底座的位置。
18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3、关闭“螺杆”、“底座”图层,打开“顶垫”“螺杆”图层,应用“三维移动”“三维旋转”命令将顶垫与螺杆装配在一起;
5、关闭“顶垫”图层,打开“螺杆”与“铰杆”图层,应用“三维移动”“三维旋转”命令将铰杆与螺杆装配在一起;
19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6、将全部图层打开,应用“三维移动”“三维旋转”命令将“标准螺钉”安装到装配图中;
7、修正图形,将多余的辅助线删掉。
8、选择“视图”|“渲染”命令,得到如下图:
20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三、总结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尤其像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这种动手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本学期CAD理论课程刚刚结束之际,一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CAD这门课程的认识,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两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设计即将结束,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一直以来,我都偏好画图,这次的课程设计本就建在我的兴趣的基础上,所以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这种想法仅限在画二维图时,三维图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画图工具使用不熟练,标准件的规格不清楚,螺纹的绘制方法不知道等等。但是,我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以及不懈的努力,这些困难都迎刃而解了。其实,在绘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绘制螺纹。由于以前没接触过螺纹的绘制,又不会变通,一度走入了死胡同。在同学的帮助和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终于千辛万苦的把问题解决了。在绘制三维图时,由于我采用的是不同零件占用不同图层的方法,有几次由于前面的图没有保存,后面又多加改动,致使前功尽弃,还需重头来过,这也给了我一个教训,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这种类型的错误应该很少去犯了。
这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CAD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以前的《工程制图学》的知识,巩固和扩充了课堂上的内容,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能熟练地掌握CAD
21姓名:齐静题目:千斤顶的二维工程图和三维建模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千斤顶的构成及组装,提高了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操作也有了提高。四、参考文献
[1]丁一,何玉林。《工程图学基础》出版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2008
[2]杜鹃,李彬,高雪强,邓飞。《AutoCAD2008完全自学手册》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9
出版地:北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