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暑初阶13优秀作文精编
一、小小科学家
1、现象描述要生动;2、原理阐释要清晰;3、结尾可以有升华二、小小哲学家
哲学家善于反思,善于多角度看待问题,总能得出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结论。这些结论不是显而易见的,是需要思考发掘的,所以可以称为“发现”。
我的发现C25班吴筱蕾
作文课上,我看到花生酥老师在调有颜料水和食用油的杯子里,抛下一颗白色的药丸。顷刻,里面的颜料水就像小鱼吐出的泡泡似的,一颗颗冒了上来,冲到顶端的泡泡又像小雨点一样,成群结队地落下来。又过了一会儿,水面上有磁铁似的,颜料水仿佛那金属,在强大的磁场下形成一根乳胶似的水柱向水面冲去……看了这一幕,我不禁心里痒痒的,自己也想要做一做。
前天晚上,我开始了我的实验。首先,我在玻璃杯中倒了点水,水
在杯壁的冲撞下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这让我的心情更加激动。然后我把红中带橙,橙中带黄的颜料挤进杯中,用小木棒搅了搅,过了一会儿水就变成了朱红色,如同天边的晚霞。接下来我端起油壶,向杯中倒油。油如同黄豆一般滚进了杯中,好像一块Q弹的果冻,晶亮、透明。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可凑近一闻,呀!真难闻!我拿着杯子晃了晃,向左倾,中间那层淡黄色的膜就向左倾斜,向右倾,它就向右倾斜,有趣极了!
最后,我取出了一颗硬币大小的药丸——泡腾片。为了使它精准地投入怀中,我采取灌篮的方式进行投射。只听“咚”的一声泡腾片就沉到了杯底。接下来,发生的变化真叫人兴奋。起初,泡泡就像水母一般在杯中起舞,小一点的泡泡如同雪花为水母伴舞。过了一会儿,无数的小泡泡在杯中升腾,犹如火山爆发时迸出的岩浆,发出“滋滋”的响声。又过了一会儿,泡泡好似沙尘暴一样在杯中乱舞。此时,杯中的水像一瓶芬达,悬浮着无数的泡泡。不久,泡腾片消耗殆尽,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为什么泡腾片放入油和水中可以发生这样的奇观呢?原来啊,泡腾片在水中会吐出许多二氧化碳,形成的气泡把水带到油面,自己一接触到空气就消失了,没有了气泡的支持带上去的水也就落下来了。
科学的奥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其乐无穷!一句短评:玻璃杯中的奇妙变化带领我们遨游神奇的科学世界。
我的发现A39班徐肯
近几天上网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在做“鸡尾酒”。我十分好奇,产生了一股做鸡尾酒的强烈欲望。
说干就干!我找来一个瓶子,加入一点儿水,接着又把酒精、食用油、红蓝两色的颜料找了出来。我把水滴上蓝颜料,顿时,那水变得瓦蓝瓦蓝的,好似喜马拉雅山的圣湖水。我又将酒精滴入红颜料,那酒精立刻变得红艳艳的,像一朵怒放的玫瑰。我把红红的酒精缓缓地倒入装水的瓶子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瓶子里的两股液体竟然没有融合在一起,而是分得清清楚楚。
你瞧!下面的一层是蓝色的,上面的一层是红色的,像是有个什么东西把两股液体隔开了。
我得意极了,迅速将油壶的壶嘴紧紧贴住瓶口,然后将手肘一点一点地往上扬,食用油便缓缓地流入瓶中。这下鸡尾酒就做成了吧,可当我看那瓶“鸡尾酒”时,立刻“啊”地叫了起来。只见食用油和红色酒精融合在了一起,那颜色,难看死了。“一定是顺序弄错了。”我叹了一口气。
我不死心,准备再试一次。这次,我依然把水放在最底层,但我把食用油放在第二层,而把酒精放在最上层。终于,食用油和酒精没再融合,实验成功了。只见那杯鸡尾酒,就如同太阳刚升起时,那红彤彤的倒影投在了湖面上,美丽极了。
在喜悦的同时,我不禁有些好奇。我查了一下百度,我明白了:水的密度是这三种液体中最大的,因此能托住密度比它小的油和酒精,油的密度第二大,因此能托住密度比它小的酒精;酒精的密度最小,托不住水和油,这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次实验失败的原因。
我十分开心,因为我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而有了更多的收获。
一句短评:有时,生活只需一点点的用心,一个普通的瓶子也可以获得多彩的经历。
我的发现A61班何应龙
一个杯子,一些墨水,一些油,构成了一个有趣的发现。
下午,我感到很无聊,就想搞点儿事情。我偷偷拿了一个杯子,然后去书房“偷”了一些墨水,再去厨房悄悄拿了一点油。我把“赃物”拿到房间。我看着这些赃物想:能不能用它们做点啥呢?不如做我前段时间在手机上看到的双层水吧。
我先把墨水放进杯里,然后放入油的那一刻,油沉入底下,被染黑了。我原以为失败了,没想到几秒后,无数气泡一串串地奔涌而出,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观:无数气泡沿着杯壁奔腾而出,整个杯子里的油混沌起来。接着无数气
泡涌出墨水,在墨水上变成了一片黑色气泡的海洋。开始气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打越大,把墨水压到了杯底。然后,气泡急剧减少,墨水乘势反扑,夺回了半壁江山。随后气泡持续破裂,杯顶出现了一些有点发黑的油。过了一会儿,气泡几乎破裂殆尽,只在油底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泡泡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油中还有不少珍珠般的气泡,只不过极其得小。静置十几分钟后,油变回了从前清凉的面貌。油在上,墨水在下,双层水制作成功了!
这时妈妈推门进来了!我吓了一大跳,见妈妈进来了,只好等着受罚。可是,妈妈不但没有惩罚我,反而夸我:“儿子,你真聪明。”我见妈妈不惩罚我,就大胆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原理啊?”妈妈回答说:“这是因为墨水比油的密度大多了,墨水在下,油在上,墨水把比自己密度小的油举起,那还不容易!”
就这么一次“捣蛋”,我就获得了一个新知识:密度小的液体会被密度大的液体“举”起来啊!
一句短评:好奇心是打开未知领域大门的钥匙。
我的发现A49班杨夏萌
夏天的雨后,一道绚目的彩红挂在遥远的天边,美丽极了。我不由想起了周六晚上做过的一个奇妙的小实验——彩红雨。
起初我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一个细长的透明的玻璃杯,大约200毫升。一个小小的量杯,一根搅拌棒,三瓶色彩分明的色素,干净的清水,色泽诱人的花生油。
我先小心翼翼地把材料端进实验室。首先,我往量杯里倒入20毫升花生油,里面的小气泡晶莹剔透地往上冒着。接着滴入了红、黄、蓝三种色素,快速的搅拌。往透明瓶子里倒入150毫升清水,最后,我小心翼翼地将拌有色素的食用油倒进玻璃瓶里。
慢慢地,水和油出现了明确的分层,油层底部悬浮着大小不一的,晶莹剔透的彩色小颗粒,大约10秒钟,奇迹出现了,小小的蓝色颗粒宛如一颗流星缓缓地滑落。右边的黄色颗粒也不甘落后,圆滚滚的小身体慢慢地膨胀,好似体态轻盈的水母,又忽然化作一缕轻烟,散落在水里。红色颗粒也登场了,它幻化成一条灵动的小金鱼,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好戏来了,数十颗五彩缤纷的雨滴忽地同时往下洒落着,各种色彩争奇斗艳,一场梦幻的彩虹雨诞生了,仿佛一幅变幻莫测的色彩斑斓的油画。我不由的赞叹,太奇妙了!
妈妈试探地问:“你知道原理是什么吗?”我摇了摇头。通过百度我明白了:患有色素的食用油倒入清水后,由于食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食用油包裹着色素浮上水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色素密度最大,色素开始沉入水中,且与水相互溶解,于是形成了梦幻的彩虹雨。
有趣的科学实验总是让我快乐无穷,科学世界还有更多奥秘需我们去探索!加油吧,伙伴们!
一句短评:那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呈现给我们一幕幕新奇的体验。
我的发现
B22班刘思婕
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妈妈送我了一个科学礼盒。它非常大,里面有乒乓球、针筒、色素、EVA海绵塞……看着这些各式各样的工具,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
我整了整衣服,搂了搂袖子,准备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了!我往瓶子里加了半瓶水,水倒入瓶中时,犹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又好似一条透明的绸带一样,柔柔的、轻轻的。接着,我用量杯取了些金黄金黄的食用油,滴上了几滴我喜欢的颜色。接着用搅拌棒在食用油中
搅动了两下,顿时,水美得犹如夜晚的星空,五彩缤纷。里面的色素点点伴随着搅动的旋律,跳起舞来。然后,“星空”食用油被我一股脑儿地倒入准备好的瓶中。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瓶子,期待着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变化?果然,过了一会儿刚才还在“天空”上的“星星”,瞬间,变成了一颗颗“流星”冲了下来。嗤!好美啊!太不可思议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我一声不吭地坐在电脑前,上网查起了资料。
原来,食用油包裹着色素浮在水面上。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色素密度最大,开始下沉,到达水层后融入水中,形成了流星雨。
这些化学物质相接触会发生这么有趣的变化。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现象,只要我们肯停下脚步去观察,一定会发现越来越多美的事物。
一句短评:一次实验,打开了我人生的探索之旅,让我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我的发现C10班李锦程
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因此我从小就对实验充满兴趣与好奇。平时我最喜欢用瓶瓶罐罐来做实验,家里整天噼里啪啦的,像开了个杂货铺。
3个透明塑料瓶,1根竹棒,一点食用油、一点洗洁精,这就是我今天实验的所有材料。实验开始。我先往塑料瓶里倒了一点水和食用油,再用竹棒搅拌,开启抖音模式,“爱的魔力转圈圈”,咦?水和油怎么不溶解呀?上面是黄澄澄的,而下面却是十分清澈的凉水,中间形成了很多小小的黄黄的小圆点,摇一摇,小圆点欢快地跳起了水上芭蕾,动作优美而舒展。沾一沾,油油的,闻一闻,有点臭。
我又往另一个塑料瓶里倒了一点水和一点洗洁精,一边搅拌,一边想:水和油不能溶解,水和洗洁精也应该不能溶解吧。搅拌后发现水和洗洁精可以溶在一起,amazing,但瓶子里却多了好多半透明的小泡泡,小泡泡一蹦一跳的,好像在说:“嘿,谢谢你,谢谢你创造了我。”沾一沾,搓一搓,全是泡泡,闻一闻,香香的,比那臭味好闻多了。
最后,我把刚才做的两瓶“神奇药水”倒在一起,用竹棒疯狂搅拌。结果变成了又黄又白的不明液体,静止5分钟后,一种像奶酪的黄色液体浮到了水面,再摇一摇,黄色液体混合到水里,而浮在上面的成了网格状的泡泡,我拿着研究成果给妈妈看,问妈妈这是什么原理?妈妈说:“洗洁精可以把油分成更小的油分子。”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所以我们平常可以用洗洁精来洗油渍。
你看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有这么大的奥秘,那大自然中该有多少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啊!
一句短评: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我发现了鸡蛋的奥秘A32班王乐乐
一杯清澈见底的冷水,一个椭圆形的鸡蛋,一包晶莹洁白的食盐,简简单单,一个好玩又有趣的实验,让我意外地发现了鸡蛋漂浮的奥秘。
一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作业: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鸡蛋漂浮在水面?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做实验。首先,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装有水的杯子里,只见“小光头”往下一沉,像婴儿一样安静地躺在水底,纹丝不动的。正当我眉头紧锁的时候,妈妈笑眯眯地走过来,提醒我:“乐乐,你还记得以前我们在书上看到的那个《死海传说》的故事吗?”我恍然大悟地拍了拍脑门。然后,迅速地冲到厨房,拿起勺子,挑了一些盐,放进水杯里,只见
那晶莹洁白的盐开始溶化,可是,鸡蛋还是一幅心闲气定的样子,无动于衷地躺在水底。
我左思右想:难道我加的盐不够多?接着,我把半包盐都倒进了杯子里,拿来筷子,在杯子里搅拌了几下,加速盐的溶解,等到食盐消失到无影无踪时,我就趴在杯子前,开始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现,只见鸡蛋在杯子里一会儿转圈,一会儿跳舞,一会儿翻跟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约两分钟后,鸡蛋居然像施了魔法似的,神奇的晃晃悠悠地浮到水面上来,好似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仿佛一只小鱼儿跳出水面来透气;又似一个小娃娃仰泳在水面上,晒着阳光浴……可有趣了!此时的我,终于发现了: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鸡蛋才能漂浮起来!
是啊!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勇于实践,才能发现大自然里更多的奥秘。
一句短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的发现C82班黄锦怡
听说鸡蛋能浮出水面,可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好奇心迫使我想一探究竟,这时一个“伟大”的想法在我心里萌发了——我要做一次实验来证明事实真相。
首先,我拿了一个玻璃杯,一个鸡蛋,一只筷子和盐;将鸡蛋轻轻地放在杯里,再加满自来水,鸡蛋水中翻了个身,像一个睡着的娃娃躺在了杯底。接着,我往杯中倒入一勺盐,用筷子急速搅拌,只见杯中的水像大海中的风浪,浪花急速地旋转,鸡蛋像一个掉进大海的孩子,被大浪卷起。我停止了搅拌,鸡蛋又沉入杯底,一动不动。奇怪呀,我明明加了很多盐了,可是它
怎么不浮起来呢?我思考着:鸡蛋怎么不浮起来?还是里面的盐没溶化?我又认真地搅了一会。鸡蛋浮上来了一点,我很惊喜,于是我又继续使劲搅,鸡蛋在水里晃晃悠悠,一动一动地像一个不倒翁晃来晃去,我心里又惊喜,又有些紧张,我眼睛紧盯着鸡蛋。哈哈!鸡蛋漂起来啦!我开心地跳起来了。我用手压了一下鸡蛋,那鸡蛋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被挠了一下痒痒,头缩到水里又快速地蹦到水面上。实验成功!
我疑惑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原理呢?”妈妈笑着对我说:“鸡蛋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清水中加了食盐,水的密度变大了,浮力也跟着变大,鸡蛋就上浮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处处是科学!只要用心就能发现它们的影子。一句短评:处处科学,用心发现。
牛奶开花了A95班黄圣达
星期日早晨,我正在津津有味地吃早餐,忽然,妈妈指着我的牛奶语重心长地说:“宝贝,你见过牛奶开花吗?”我听了妈妈的话惊讶得目瞪口呆,莫名其妙地说:“咦?牛奶怎么会开花?”妈妈笑呵呵地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于是我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圆滚滚的,好似一个大西瓜,我大步流星地冲进妈妈的房间,拉着她的手迫不及待地说:“妈妈,您来给我看看牛奶开花吧!”妈妈不紧不慢地走出房间,拿来颜料盒,棉签、
洗洁精、盘子,让我把没喝完的牛奶倒进盘子里,我百思不得其解,喃喃自语道:妈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当我纳闷时,妈妈发话了:“宝贝,我们开始做实验吧!”
我半信半疑地按照妈妈的话去做,先往盘子里的牛奶依次滴红、黄、蓝三种颜料。我赶紧弯下腰,目不转地看着盘子里的颜料,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一动不动,我失望地看了看妈妈,妈妈摆摆手说:“别着急,牛奶马上就要开花了。”
妈妈让我把沾了洗洁精的棉签放进盘子里,我瞪大了玻璃球般的眼睛,伸长了脖子,凝视着盘里的动静,只见颜料如老鼠见到了猫一般迅速四处散开。我高兴地大喊:“牛奶开花了!牛奶开花了!”接着我又往盘里滴五毫升洗洁精,顿时盘子里的牛奶不停地向四周翻滚,如同锅里煮开的水,真是太神奇了!
实验后我和妈妈查了资料,原来牛奶里藏着一个叫脂肪的小家伙,洗洁精里藏着一个叫活性因子的小家伙,两个小家伙一相遇,就使得安静的场面变得混乱,所以会把颜料推散开。
这次实验让我看到了个奇妙的现象,让我学到了一个科学道理。大千世界真是奇妙无比!那天我看牛奶开花时,觉得特别得美。
一句短评:科学之美,在于不同的物质相遇,会带给你不同的惊喜。
发现小路的美C33班杨昀辉
一望无际的天空好似大海般蔚蓝,而那闲逛的白云则是翻滚的浪花。我今天心情甚好,准备去散散步。
可由于一条正在修路,我只好走另一条,那只是一条无比普通的小路。可我到了那里感觉完全不同,路由青石砖铺成,别有韵味,踩上去一阵民族风气扑面而来。风负责发声,竹叶负责拉弦。萧萧竹叶宛如绿色的大手托起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七彩的光泽,简直就是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竹叶的绿时何等的绿呀!清澈而透明,含蕴着强大的生命力,鲜艳的花
朵就像美少女,婀娜多姿,每一片花瓣似乎都有着一个可爱的生灵,生动而活泼。
一片叶子的掉落的声音、风儿吹动声、虫儿爬动声都能清楚地听见,它们汇聚成一首莫扎特交响曲,可真自由!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雅雅的花香与纯朴的民族风气,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一丝秋风挟着温情拂过我的脸颊,多么惬意!城市的美是繁华的美,而小路的美是宁静的美。原来,美,就在身边!
一句短评:竹开小路通萤过,松守空巢待鹤回。
我发现了一条路的美C61班陈可妮
不是国家AAA级景点,也不是修剪讲究的游乐公园,只有一条无人问津的小路。路两旁杂草丛生,参天大树棵棵挺拔,草丛处,奇特的野花竞相开放。但就是在这里,我发现一种令人赞叹的境界,那是一种令人回味、奇特的美。
我们小区直往前走,再向左转,就是一条被树林遮得光线阴暗的泥土路,路面坑坑洼洼,路边杂草丛生,两旁树木高耸入云。
平时很少人去那里散步。“没事可别去那条路散步,夏天蚊子特多。”这是隔壁大婶或是邻家姐姐都说过的话。但我一直都很好奇。
雨后的一天,闲来无事,走出家门。那公共场所大多人烟密集,索性我走进了那条安静的小路。小路与阳光普照的大地相比,逊色多了。虽不平坦的小路上,有序的摆放了一块块青石板,因无人在这儿走动,青石板也变得黯淡无光,但经雨水冲刷,变得鲜亮发白。有些青石板的缝隙里长出密密的青草。杂草丛生之处,偶尔会冒出几朵不知名的野花,高挑在一片绿色之中。
路两旁,一棵棵参天大树好似怪胎,各有各的奇葩之处,有的像一只粗糙的大手,要抚摸一望无际的蓝天;有的像只想要承载天地的大盘子,树枝之间距离比较长;有的树枝延伸到天空,像一根要捅破天层的棍子。粗壮的柳树郁郁葱葱,清风一拂,柳枝微微摆动,像牧人挥舞着长鞭,像少女晃动的裙摆。
“吱——”一声清翠的鸟鸣在高大危耸的杨树上响起,抬头时,一个黑乎乎的飞行物已经嗖地一声,飞到了另一棵树上,我饶有兴趣地仰望着。我忽然发现参差不齐的树枝就像云朵一样,可以让人联想到非常有趣的东西。有的延伸到辽阔无际的天空,凹凸有致,宛如夸父的手要去触摸太阳,那叶子就是他奇粗无比的汗毛啦。
和其它鸟语花香的小路相比,它确实有些特别,它无人修整,杂草遍地,树木参天。但这不更是自然的创意吗?春使它苏醒,夏使它茂密,秋使它昏昏欲睡,冬将它孕育,而公园的植
物只能受人类的摆布,与其相比,小路更称得上自然之子。
世上不缺少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正美的东西不一定在外表,而是在你看不见的心灵深处,只凭外表漂亮这一点,好像也没法变得真正漂亮。这条小路上的风景不仅让你拥有令人回味的瞬间,更让你拥有久久难忘的自然之美。
一句短评:绿树浓荫小路长,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我发现了美B6班范旖然
人们都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美在哪里呢?其实美并不神秘,我留心观察,发现美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晨光初露,街道就有环卫工人在扫地,清运垃圾,他们桔红的工作服在清晨中显得那么鲜艳,这是劳动者平凡朴实的美!
夏日的中午骄阳似火,交警在街心指挥车辆,引导行人。黄绿色的制服背心在车水马龙中那么醒目,这是忠于职守刚毅的美!
新冠病毒突然降临,人民受难,祖国召唤。八十岁的钟南山院士挤上北去的列车,连夜赶赴武汉。他靠在餐车椅子上,休息片刻,准备去与病魔搏斗。照片中的他满头白发,微闭双眼,绷紧嘴唇。虽然满脸倦容,仍然难以遮住将军的沉思与威严。这是多么的壮美!
在疫情风暴中心,医护人员日夜职守,疲惫至极,有时便穿着沉重的防护服席地而卧。一张照片记录了感人的一幕。他们的姿态显露出辛苦与疲惫,也彰显了他们勇力奉献的心灵美、精神美!人们把他们称为白衣天使,钢铁战士,人民的守护神。他们的行动感动得许多人流下眼泪,亿万民众齐声赞美!
美无处不在。它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也不一定是高歌猛进,而往往是默默无闻,悄无声息,像阳光普照大地,像春雨润滋万物,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尽善尽美。一句短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伟大常见平凡处。
我发现了葵花的美C19班任可然
葵花是什么?有人说它代表热情;有人说它代表快乐;有人说它代表美好;有人说它代表希望与梦想……其实他们说得都对,但我认为葵花是一种朴素的美好,简单的快乐,只要从一朵葵花的视角看阳光,你就会发现它真正的含义。
一望无际,金黄色的天使们,它们看着空中那一轮炽热的火球,眼里充满希望。一片一片柔软而温和的黄花瓣,散发着淡的香味,长长的茎,直直的挺立在田野上,绿得发亮的叶,衬着花更美了。
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是金黄的,洒在金黄的葵花中,到处都是充满生机的金黄。
坐在树荫下,有些疑惑,别的花在如此刺眼的阳光中,早就蔫了,为什么葵花却一直朝着太阳的方向呢?它不热吗?又重又大的花盘,它们的茎又是怎么撑起的呢?细细想想,你会认为葵花很笨,它一心望着阳光,不去阴凉的位置,还偏偏选夏天开花,它为了什么呢?
也许,它们不是笨,虽然知道晒,但依然坚持着,努力盛开着。它们的心中,永远有着无限的希望,美好,它们渴望在阳光下怒放的快乐。它们热爱着生活,热爱着生命,它们的词典中没有悲伤,没有放弃,就算被太阳晒干,也一心向阳。现在想一想,葵花就是生活中那些积极乐观的人,就算一盆一盆冰冷的水,一次又一次浇在他们头上,他们也能重燃希望,满血复活。
不必要求自己有别人那么优秀,就算普通一辈子,也要热爱身边一切的小美好。不必拥有莲的高洁,没必要像梅一样孤芳斗雪,不必像竹那么坚韧,但要有葵的美好,要有葵心中的阳光,把所有叹息和悲伤放入青春的熔炉,铸成一座金黄的葵花雕像。
田野上、一朵朵葵花,看着太阳的运转,看着空中那一轮金色的希望,眼中充满幸福。它们一直这样,乐此不疲……
一句短评: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我发现了下雨的美D11班王颖楠
那是最让人厌恶的天气,那是最让人喜爱的天气;那是人类生命的源头,那是洪涝灾害的源头;那是北方人想要却要不来的,那是南方人想避却避不开的。那就是下雨。
从小到大,我对雨的印象并不好。我讨厌雨前的闷热、雨中的孤寂和雨后的潮湿。直到有一次,我意外地欣赏了一场雨,这场雨彻底颠覆了我对雨的看法。
那是一个闷热的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空气似乎不流动似的,吸一口气都感到十分困难。根据以前的经验,一定是要下雨了。
过了一会,果然下起了雨,我闲得无聊,就坐在窗边看起了雨。
先是乌云打头阵。它驱赶白云,遮挡太阳,占领了蓝天。一道闪电迫不及待地从云中探出了头,它快速地将树枝似的身体探出去,又快速地缩回来。它在向人们示威,向大地示威,向世间万物示威。雷将军“轰隆隆”地打起了战鼓,成千上万的雨点士兵扑向地面,战争开始了。你看那花朵,努力地支撑着花瓣,却避免不了雨点的打击。再看那小草,不断地接受雨点的捶打,不断地抬头低头,有一些小草终究还是倒下了。还有那些流浪猫和流浪狗独自承受来自上天的冲击,露出狼狈不堪的窘态。
雨停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叶子更鲜绿了,小草更嫩绿了,小花更鲜
艳了,那些流浪猫、流浪狗呢?他们更是精神,更是可爱了。雨水像一块抹布,把灰尘抹净;雨水像一个调色盘,把颜色变新;雨水更像一个公平的上帝,适者生存,弱者淘汰,不停循环,保持平衡。
这场雨不仅代表着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要单纯地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也代表着这公平的自然规律:适者生存,弱者淘汰。更启迪我们要努力向上,不停适应环境,成为一个强者,否则下一个被淘汰的将会是自己。
我的心中突然有了这么一句话:这场雨真的好美!一句短评:雨生百谷,雨诉万情,可败万物,可生万物。
我发现了大自然的美D19班吕文博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的美既可怡情,又可养性,既能抒情,又可述志。它是诗,是画,是知己朋友,值得你吐露心声,它的美,是灵魂的美。如果你虔诚地来到大自然,细细品味它的四季,就会发现无数个动人的美在向你招手呢!
春,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春,散发着朝气的春雷是它的开始。正如张维屏所说:“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是啊,春雷一响,我就知道北国的春天来了!和它一起的,往往还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阵春雨过后,迎春花露出一片金黄,杜鹃展示它一片血红,月季释放出迷人的芳香,仿佛在歌颂大自然的美。
还未细细品味春的美好,热火朝天的夏就来了。你看,太阳疯狂地炙烤着大地,恨不得把它晒成两半。鸣蝉也不甘示弱,一边吸着甘甜的“饮料”一边大声号叫着,抗议着。好似一个不服管教的摇滚乐队,只有荷花还保持着高雅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经受着酷暑的考验,这使我很自然地想起白居易的诗:“人人避暑走如狂,惟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我们不也要像禅师一样经受考验吗?
绿荫送走了夏,迎来了秋。秋天是金黄色的,你看,它用季节的魔法书把银杏树碧绿的扇子变成了金黄,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是橙红色的,柿子红了脸,好似一个小娃娃,等着人们去摘呢!秋天是彩色的,菊花仙子穿上了漂亮的衣裙:雪白的、金黄的、丹红的、深紫的。在风霜下争奇斗艳,保持着不向困境低头的风骨。
寒冷的西北风扫过,我不禁打一个寒颤,冬天来了。大雪飞舞着,似梨花,似柳絮,在这漫天大雪中,一点清香飘来,是梅,凌霜傲雪,不惧严寒,争奇斗艳。这就是冬天的清奇之美。
让我们放慢生活的脚步,细心观察,仔细品味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发现了大自然的美。
一句短评:自然之美,莫过于四季,四季之美,莫过于春雨夏荷秋月冬雪。(发现部分扣题不紧,希望在进阶班再接再厉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